上辈子她是缺乏毅力和动力,练字一事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练好才怪。
但现在不同了。
她既有练字的动力,又有足够的时间去执行,而且还有老师监督,是不容错过的大好进步机会!
下午一放学,林麦就跟周晓晴结伴来到校门口的文具店。
练字前文具先行,田字格、钢笔墨水、庞中华字帖,这些缺一不可。
“这种写完消失的隐形墨水加字帖根本没用,晓晴你信我,还是得最朴实的字帖和田字格。”
“可是这个好玩呀,那我两种都买!”
“林麦你买印章干什么,用来偷懒吗?你不想练字的时候,就盖印章假装自己写了?”
“不是!我买来打卡,练完字就给自己盖一个大拇指,多有成就感~”
“哇,好好玩,我也要!顺便再买张谢霆锋和周迅的贴画嘿嘿。”
两个女孩凑在货架前,边聊边选,足足采购了半小时。
最后自然是,除了练字工具,还花里胡哨买了一大堆别的。
一波采购,林麦的小金库瘦了大半。
她危机感顿生。
上辈子,林麦学生时代特别穷。
父母不给零花钱,她很多欲望都得不到满足,那时妈妈又喜欢通过控制钱来控制人。这导致她对钱很敏感谨慎,很早就养成了储蓄习惯,总要有个小金库才有安全感。
哪怕这辈子的妈妈已经全然不同,林麦刻入骨髓的危机意识仍改不了,也不想改。
小孩没人权,才更要掌控经济大权!
印章和贴画这些算自己的,但练字相关都是学习开销,可以光明正大问家长要。
翌日早餐时,她便理直气壮伸手跟妈妈报销:
“妈妈,老师叫我练字。”
“我要买字帖、田字格本,还有钢笔和墨水,你今天给我十块钱好不好?”
果真,妈妈一听是跟学习有关,立马就点了头。
林麦彻底放下心来。
然而钟慧仪却没去自己包里拿钱,反而是看向丈夫:
“愣着干嘛?麦麦要买字帖,我要找人谈装修了,快把昨晚摆摊的钱给我。”
林志成直接给女儿二十块:“练字买好点的钢笔,爸爸多给你十块。”
林麦不可思议望着父亲。
从前,她最怕跟爸爸要钱了。
因为每次跟他要钱,一定都是妈妈跟他吵架,故意不给自己钱,要她去找爸爸去充当他们夫妻间的缓冲。
每一次,林志成都会先皱着眉,将她数落一顿再把金额打个折才给。
可此时此刻,爸爸不仅没有数落,居然还加倍地给了她钱!
难道蝴蝶效应竟如此强大,在妈妈改变的同时,爸爸竟也脱胎换骨?
林麦此念刚起,就见父亲看向母亲。
“装修钱先不急。”
林志成幽幽道:“等我去看过门市,再找人打听好装修市场价,我再给你钱。”
钟慧仪眉头轻蹙:“你什么意思?”
林志成抱臂:“既然以后我一个人出摊,那出摊的钱当然就归我。”
他盯住老婆,几分趾高气扬:“之后家里的钱都归我管,免得你成天乱花!”
第13章 微机课
林志成上辈子也争过家里的经济权。
生意越做越大,他接触到的人阶层也越高。别的老板们个个出手阔绰,而他却囊中羞涩,兜里连张属于自己的银行卡都没有。
交际时,人家一口一个“林总”,叫得他飘起来。
不能像其他老板那样随心所欲消费,林志成觉得有损脸面,回家后就伸手要钱最多的公账银行卡。
“餐厅拉业务,我总得带人家享受点高端的。那些地方消费没个准,万一哪次现金没带够,我又不能刷卡多臊皮!”
“你也别总拿我打牌说事,在蓉城,牌桌谈生意那是传统。”
“再说了,我一个老板身上连张卡都没有,被人晓得丢不丢脸?于公于私,我都该把银行卡拿着。”
其实他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
男人出去应酬社交,的确该有点钱傍身,适当维持他的自尊,日子也会更和谐。
道理钟慧仪都懂,可她却没蠢到有求必应。
丈夫好赌,头脑又简单,只拿住一点小钱都被人在牌桌上算计,要是拿大钱那还得了?
他要银行卡,钟慧仪就替他现办一张。
公账一个月流水近七位数,怎么可能拿给赌鬼挥霍。最后她拍板,除了现金,每个月再给他卡上打2万块。
每个月近3万的零用,多少人一辈子的月薪都没到这个数,林志成却仍不满意。
他非要经济大权,要享受真正大老板的待遇,他不要老婆施舍的这点自尊。
恰逢老家拆迁。
林志成问老婆要了本钱,在拆迁前成功扩建,结果分钱分房的时候跟亲妈串通好,一毛钱都没落进钟慧仪口袋。
上百万的拆迁款他全拿到手上,三个月就归零了。
事实证明,林志成永远只出不进,大钱小钱到了他手里,最后都会变成泡影。
上辈子,为防他去赌去养小三,钟慧仪后来把钱捏得更紧。
没钱的丈夫果然翻不出什么大风浪,而家底也在她的打理下越过越好。
哪怕补贴再多人,哪怕经济形式再不好,因为她捏着钱,一家人的日子都过得还算轻松。
然而,此时此刻。
再次面对争夺经济权的丈夫,钟慧仪却点了头:“行啊。”
从前她拿着钱保一大家子人生活无忧。
公婆自己有积蓄,却也五十岁开始从她这领退休工资,活得有声有色;小姑子家暴雷负债几百万,贷款还不上的时候,全靠她帮衬;小叔子二婚,又生了小儿子不管大儿子林涛,林涛是她接济养着;连林家的远方亲戚酒驾把人撞瘸了,赔不起钱,也是她帮忙出了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