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钗(39)
.
宣帝下旨封赏了宋家,赵氏赶来了行宫见宋南枝,她红着眼眶,"枝儿你三叔或许遇难了。"
宋南枝反倒安慰她:“三叔何其聪明,自然吉人天相。”
赵氏道:“圣上下旨给你三叔封了赏,宫里来的人说太子前日便因受伤已经回了京,而你三叔为了护着太子,被反贼围困,想是凶多吉少。”
宋南枝顿在那,想了一会儿,坚定道:"不会的,三叔不会是那么鲁莽之人。"
或许别人不了解,可她却是知道,三叔不仅武力强,亦是最懂变通的一个。当初她还没提及去追随太子去固州时,三叔就已经提前谋划好了此事。
与太子随行的武官何其多,以三叔的聪明,必然不会冲动让自己冲锋陷阵,陷入险地。
赵氏见宋南枝如此肯定,也莫名也抱着一丝希望,心道老天爷不会这么无情,将他们宋家一个个都遭了殃。
夜里,沈洲回了行宫。
太子负伤而回一事,行宫上下无人不知。想起她先前为了救她爹,筹钱又冒险随太子去固州,如今听闻这消息想必是接受不了。
可进了屋,才发现人安静伏在案上,抄写佛经。
沈洲道她先前都知道来问自己,怎么今日这般沉得住气:“你便没有什么想问的吗?”
宋南枝未抬眸:“我信三叔。”
沈洲行至她对面坐下,坦言道:“那些反贼并非是普通人,全是亲王部下精兵,朝中武将皆奈何不得。”
若是换作旁的女子,看见沈洲这张冷血无情的脸,想必已经是慌乱了。
但宋南枝没有,她一脸平静,甚至还听出了他是故意说给她听的,只是猜不到他存了什么心思。
她冷静回他:“可是世子也插手了不是吗?太子去固州是你向圣上举荐的,让我三叔随去,亦是世子的主意。”
沈洲瞧了她一眼,不吝夸道:“你倒是个清醒的。”
宋南枝搁下笔:“过奖。”
她信任三叔,同样的也信任沈洲。虽然不知他到底在筹谋什么,可若是三叔此行立了功,与太子与沈洲皆有利。
“嗯,是个好学生。”
沈洲似有些满意,起身走向了软榻,躺下。
宋南枝也收拾完案桌,然后准备歇下,可想起昨日,她问了句:“世子昨夜不是睡床上的吗?”
她觉得她问得不算很直接。
但沈洲回答得很直接:“没有。”
......
第25章
行宫避暑因太子遭刺杀而提前结束了, 宣帝开始担心起那些前朝反贼一事,匆忙摆驾回宫。
宋南枝在沈洲那确认了他对三叔一事不会放任不管,也知三叔无碍后, 宋南枝便对他多了一份信任。
似乎只要忽略两人是夫妻这件事, 就能好好的相处。
从行宫回来后,便入了秋。宋南枝本以为来行宫定然能看见纪野的, 不料她旧疾又犯了, 不便出行, 于是终于给她回了信。
不回信时,纪野能与她分享很多宫里的趣事, 说歇肉肉麻麻的话,可若真回了她,又开始生气了。气自己这么久不理人,然后骂了四五张关于她没有良心之类的话, 列举过往种种不是。
宋南枝光看着这些字, 就会想到纪野那张炸了毛的脸。笑她大大咧咧,直来直去, 还真是个野性子。
她只顾着看信,没注意身后有人靠近。
见她弯唇笑着看得入迷,沈洲眉眼沉郁:“你倒长情,这些信竟是没个断的?”
递眼一瞧,那锦匣里都已经迭放满了。
宋南枝不觉有什么,回道:“嗯, 自幼在一起,没法子断的。”
沈洲目色一凛, 怔看她:“宋南枝,你胆子不是一般的大。”
.....
宋南枝也怔住, 若是担心被人误会纪宋两家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可她也没有将自己与纪野的信往外传,谁能知道?
何况沈洲不早都已经知道宋家与纪府关系么?
他又不在乎。
“世子.....”
宋南枝觉得他语气酸的有些莫名,但想问又问不出口,把信摆进锦盒里,诚恳道:“我不会牵连世子的。”
沈洲懒得与她争:“随你,别给我惹祸就行。”
宋南枝点头。
如今两人都回了王府,丁冉不在,也没有太后身边的人,按说大家都应该已经自由了的,可他怎么还在自己的房间里?
他现在对她要不要守规矩一事并不提起,宋南枝有些不适应。
她转头又道:“世子还有事吗?”
上次在行宫醉酒一事,她想了想应该还是有误会的。
他说没有睡床,或许也没有睡软榻的。
否则,两人交换着睡......也太不规矩了。
沈洲眉色淡淡,将手中长盒递给了她:“寻母妃生辰礼时多出来的。”
宋南枝接过,打开一瞧,竟是一支极为精巧的金镶玉钗,雀鸟镶宝珠,瞧着价值不菲。
“嗯,我会收进宝库的。”
王府宝库宋南枝也是管着的,就像今日朝中官员家中有喜,她便代替王府送了件礼过去。
沈洲不管她:“行。”
然后出了房门。
.
沈柯自从见了崔三郎,好像解开了一些心结,不再那么死气沉沉了,偶尔会抱着茉莉花盆出来晒太阳。
只是她还是不喜人近身,除了宋南枝以外。
宋南枝今日从宝斋回来,特地在桂香楼买了金乳酥还有樱桃肉,拿来给沈柯,她却抱着那盆茉莉并不领情,连看都不看。
“你又来做什么?”
“自然是来找你的。”
沈柯皱眉:“我又不是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