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钗(68)
沈洲皱眉看她:“你缺钱?”
“有人欣赏,与钱无关。”
这画是她弟弟所作,先前摆在宝斋无人看,添了鸟就被人相中。一副无名新画卖了五百两,怎么不算是欣赏呢。
宝斋当初是什么人开的,沈洲心知肚明,他不想追问下去,只道:“近些日子别往宝斋跑了,它与纪府有关,少不了有麻烦事。”
宋南枝脸色一变:“为何如此?宝斋又得罪谁了?”
沈洲见她如此激动,眉宇间到底带了几分寒,起身往外走:“宋南枝,你不妨多关心一下你自己。”
.
薛长卫并非是谨慎之人,加上十分情急,处理事情就有很多漏洞。
而这死的两人又都不是普通人,在这京城里产业众多,名气亦不小,北玄司稍一细查,家庭人口利益关系都给抹清楚了,一一排查,很快得知都是给薛家办事的人。
薛长卫也很快成了杀人的嫌疑犯,至于以薛家为首的官员也都有了牵连,五城兵马司的提督见三皇子卸磨杀驴,连夜进宫,将三皇子命人行刺沈洲,甚至派人去固州行刺太子一事都坦白了。
以为能求宽恕,宣帝却将人拖下去斩杀了。
也无需沈洲来汇报案情,他就已经气得险些要晕过去:“朕那日如此警告,他却蠢到这种地步!”
宣帝对三皇子也曾寄予厚望,因为他总能在这个儿子身上看到一点年轻时候的自己,还是希望他能成长的,也有些偏袒的。
至少从他宁愿杀了背刺兵马司提督,也要保住三皇子最后的脸面。
崔相也在殿外求见,要将最近查到的玉印之事也上前回禀,势必要给三皇子薛家最后痛击,给自己儿子报仇。
沈洲却将他拦住了。
“崔相谨慎,玉印之事不能操之过急。”
就在刚才,沈洲也还觉得玉印之事与三皇子脱不了关系,可在听完兵马司提督的那番言词后,已然觉得并非这么简单。
崔相不理解,可见沈洲神色肃然,不得不放弃。
薛家倒了,三皇子的囚禁也无限延长。
那些曾经以为沈洲会被宣帝制裁而起了巴结三皇子的世家,自今日之后便会缩起了头,开始安分。
而将那供词揽上己身之后,太子与沈洲也没有再见面,但他对这突然反转,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一时按捺不住,又悄摸着出了宫。
好巧不巧,约在宝斋见面。
纪太傅在这提了字,太子来此无可厚非,沈洲今日也不在北玄司,便也应了邀。
宝斋里的安伯等人都避开,只余两人在阁间一方小塌上对坐。
窗外一池荷花鱼,鹤炉熏香,清雅素净。
宋南枝亦在他们的楼上同样的位置,伏在案上,目光停在楼下罗汉松上一只灰白的长尾山雀身上,动笔要将它画下来。
“我道你为了宋昌平执意违抗父皇的命令,情愿受刑,可如今瞧来,你们这是演了一场大戏,连孤都瞒了下去。”
太子语气里全是埋怨。那日得知沈洲在诏狱受刑,他以为宣帝是铁了心要赐死沈洲,想尽了办法要救他。可到头来发现他竟然是在演戏。
宝斋上下两层,几乎没有隔音,宋南枝轻轻抬眸,敛了手中的动作。
沈洲抿着茶,默然。
太子故意道:“当初要将供词一事爆出来,你可是一点也没有反对,如今再怨孤差点害死宋昌平,是不是有些矫情了?也就差那么一点,若再等几天,薛家与老三,孤照样能扳倒。”
“兵马司提督昨日斩杀了。”沈洲说,“圣上要的是杀鸡儆猴,这事也不该你来做。”
若是太子出手扳倒薛家和三皇子,宣帝对太子的信任便会逐渐降低,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太子明白沈洲的意思,他道:“孤知道你向来谨慎,可你要如何行事,总得给点暗示?就好比如宋昌宁,你早就谋划好了一切,不也是想让他成为孤的助力吗?你若早些说,孤也能早点帮助宋家一二,也不会冒然拿那供词来做局,显得孤毫无人性!”
沈洲望了眼窗外,“供词一事,不会只有殿下知道。如同殿下所说,想要对付我的人决计不会罢休,所以比起旁人,殿下爆出供词一事,成功的机会还大一些,所以我并不阻止。”
太子琢磨了片刻:”所以你当时说宋昌平不能死,又要孤再等等,是因为你知道父皇压根没有要杀宋昌平,反而要利用他,来与你配合演戏?”
宋昌平是瑞王府的人,他犯了什么罪怎么都会牵扯上沈洲。那些要对付他,以及疑心他站队太子的人,就会挨个冒头。
而宣帝从来不容人挑战自己的威严。
“是。”沈洲没有否认。
太子沉了沉肩膀,叹了一口气,心里头又涌出一些愧疚。
“玉印一事你查得如何?孤听崔相说,你没让他把玉印与老三的事上报,为何?”
“他没有如此心计。”
“你的意思是另有其人么......”
太子的马车很快就离开了宝斋,沈洲也随后离开。
安伯进宝斋收拾了一番,随后上楼,见宋南枝抱膝坐在窗边,他唤了一句:“姑娘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宋南枝眼底轻红,随后拾起帷帽起身。
沈洲知道她今日出了府,可在外绕了几圈也没有看见人。
最后两人在王府门口相遇。
“你去哪了?”沈洲看着她,身边没有带人,竟是一个人出府了一整天.
“世子非要知道吗?”
第37章
沈洲知她在不满自己前几日质问她, 却不理解她为何要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