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124)+番外
“关羽?张飞?”汉朝之前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后世果真是人才辈出。
配享武庙可是极高的荣誉。
被天幕提到的关羽和张飞有了期待,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上名将系列盘点?在他们看来,对待士大夫和士兵的态度问题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但是接下来他们就被打脸了。
【关羽因为没有和士大夫处好关系,在进攻襄阳,打得曹操想要迁都之时,被士大夫背刺丢了荆州,死于昔日盟友江东孙吴之手。
张飞因为对士兵残暴,时常鞭打,在睡梦中死于军中小卒之手。
关羽和张飞是我们下期将要盘点的名将,这里就不再多提。
卫青和士大夫、士兵相处都十分的融洽,颇得人心。有卫青在,没有人敢构陷太子刘据。可惜和霍去病一样英年早逝,染病而亡。】
天幕下的众人感到可惜。
固守荆州的关羽:“???”他为什么会去进攻襄阳?是谁背刺他?天幕给出的信息太少,不知道该如何预防。
如果让他知道背刺他的小人是谁,他一定不会放过。
正想要鞭打士兵的张飞:“……”
原本是想看完天幕盘点再收拾那些士兵,现在看来还是作罢。
他们十分期待下一期的名将盘点。
【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霍去病仅仅只率领五万骑兵,深入漠北,乘胜追杀匈奴左贤王的部众到狼居胥山,斩敌军首级七万多,自身的军队损伤仅有十之二三。】
卫青十分高兴,他的外甥好样的。
霍去病并不因此感到骄傲,可惜未能全军而还,比起舅舅卫青来还是差了亿点,要向舅舅看齐。
不损一兵一将而大破敌军是他的目标。
匈奴单于拒绝向汉称臣,他就打到匈奴单于服气,再敢不服就直接灭了匈奴。
他有点期待明年的出征了。
皇帝姨夫已经为这一战准备许久了,许诺他明年依然是由他领兵,抗击匈奴。
他将再次和舅舅合作,对匈奴作战。
【“孤军深入必败?汉人打不过从小长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未战先唱衰,上战场必定不战而降的怂包们睁开眼看看,你们以为的不可能,少年霍去病做到了。
不止是霍去病,历朝历代都不乏能够战胜游牧民族的将领。
战国时期的李牧,秦国的蒙恬,汉朝最出名的卫青与霍去病,唐朝的薛仁贵,就连重文轻武的宋朝也出了岳飞。】
秦始皇嬴政看到蒙恬被天幕提及,与有荣焉,不知道名将系列有没有蒙恬的一席之位?
扶苏听到天幕夸奖蒙恬也很高兴。
“有名将还得有明主,这样名将才能有用武之地。宋朝空有岳飞,而无明主,有个屁用。”汉高祖刘邦得意洋洋地讽刺宋朝。
论领兵打仗,他胜少败多。
但他胜在有识人之明,能够用人,让有才之士帮他打天下。单论才华,他比不过随他一起征战的开国功臣,但他却成为了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有点委屈。
天幕怎么提名随他出征的薛仁贵,而不是提名他?唐朝最能打的是他吧?为什么称“天可汗”?因为他打遍天下无敌手,把游牧民族揍了个遍。
宋朝的君臣们再次绷不住了。
天幕提起岳飞,他们就难免想到赵佶、赵桓、赵构父子三人都上了“十大败家皇帝”榜,关键岳飞还是被赵构给杀的,真是令他们脸上无光。
明朝的君臣们:“……”他们明朝没有人上榜的吗??
洪武大帝朱元璋很不服气。
他打败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建立明朝,手下将领常遇春戎马十五年未有败绩,怎么没有被天幕提及?
历史上都是由北向南进行统一。
他不光是从南打到北取得的胜利,打的还是游牧民族。
常遇春没被提及,很难理解。
明成祖朱棣:“……”虽然他打的没有霍去病远,但是天幕怎么能不提他明朝不提他?让他在先皇面前秀一秀战绩啊。
这天幕盘点历朝历代都能看见。
也不知道洪武大帝当朝,还只是个燕王的他会是怎样凄惨的下场。
这不得拉点好感?
清朝的君臣们:“……”虽胜尤败,难怪天幕不提他们清朝。康熙帝在大获全胜之后,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割让了大片土地。
虽然那只是块不毛之地。
等等,他们清朝本来就是游牧民族来着?那没事了。
入关日久,都把这个给忘了。
八旗……算了,不提了,当年的熊虎之师,如今都成了酒囊饭袋。
【卫青七次领兵反击匈奴,全部取得胜利;霍去病六次领兵反击匈奴,也全部取得胜利。
甥舅两人从无败绩,可以说是常胜将军。
卫青收复河套地区的功劳很大,比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也不遑多让,但是霍去病相比卫青要更为出名。
最主要的是霍去病在十分年轻的年龄就取得了不菲的战功,也在十分年轻的年龄就病故,是众人心中的意难平。
在卫青和霍去病接连病故后,汉朝再也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和匈奴的对战中胜少败多。
汉武帝也落得一个穷兵黩武的骂名,不顾国内农民起义不断,从各地征集军粮支撑与匈奴的对战,却没有取得战绩。
假使卫青和霍去病能够长寿,汉朝有望彻底消灭匈奴,太子刘据也能够顺利即位。
汉武帝若是对李广的孙子李陵好好培养,也许李陵能够再现“帝国双璧”的辉煌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