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124)
图纸上画着一艘宋代多桨船。③
它有着湖船的底,战船的盖,海船头尾再加上左右设置的42支木浆,据称是江河淮海,无处不可去。七娘兑换这些船型图,也是狠心用去了不少八卦值呢。
那梅仙人只看过一眼图纸,便奉若珍宝,细细捧在怀中研究起来。看到最后,甚至站起身主动催促阿寻:“我们何时能动身?越快越好,别耽误了我造船。”
梅仙人急着见七娘,回程的路便是一路飞奔。
潮阳县衙内。
七娘正与许葭摘了新鲜的槐叶,准备晌午做个槐叶冷淘吃。嫩槐叶弄出来的绿凉面最是解内热,就适合岭南这种潮热天气。
两人说说笑笑打趣间,七娘的余光里,就瞧见一个胡渣满脸的年轻郎君奔过来,身后阿寻都追不上他。
七娘心中明白过来此人是谁,放下竹萹里头掐了一半的嫩槐叶,笑问:“梅仙人?”
对方也一脸震惊:“七娘子?”
显然,他没想到画出图纸的竟然是个十岁小儿。
七娘也不在意对方的态度,由着他缓了一会儿,才拍干净手上的槐叶碎渣,凑上前问他:“你能造吗?不只是那图纸上的多桨船,还有类似的其它内河船。”
梅仙人提起造船,眼神一下子亮堂起来。他点头:“可以是可以,但你须得告诉我,造来做什么用的?”
“我若是拿来为害一方,你就不造了?”七娘笑问。
“……我、我还是会造的。那远洋船的图纸你可一定得画下来。”
七娘敛起笑容,看着面前这个只对造船怀有热忱之心的痴儿。心中已经决定要把他牢牢拴在潮阳县,不能叫这一身本事拿去成了祸害。
七娘打定主意,再开口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平和解释道:“你放心,我们造船,只是想要为民谋利。你常年在水上,应当知晓内河航运的水上运价低廉。就比方说运盐,百里路运一斤盐,陆运要四钱,而水运只需要一钱④。若岭南的船户们能得漕运之机,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梅仙人听得怔了怔,好一会儿,忽然笑起来:“岭南的摸篙工与楫师确实厉害,掌船术远胜江淮,被赞做‘习御长风,狎玩灵胥’⑤。可是,他们素来也最没规矩。”
“你确定,这些俚人能按照内河船舶的航速规定,慢悠悠划去西京吗?”
七娘:“……”
第53章 抉择的交叉口
潮阳县衙内。
一家三口人坐在廊庑底下嗦面, 穿堂风一吹,十分惬意。
槐芽绿面切成长条,凉水汀过, 扮上麻油、胡瓜和去年秋酿好的柿子醋, 七娘便能吃一大碗。李白还特意叫于主簿寻了老死的耕牛, 买回二斤牛肉来, 配着凉面吃。
忙了五六日潮漳道的事情,李白也是今日才回到县衙。三人边吃边聊,就听许葭说起梅仙人评判岭南船户之事。
他吸溜着咽下一大口面, 笑呵呵道:“人家这话也没说错。俚人船户一身本事,却放任天性, 难以管束。不然,也不会坐拥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还难以出头了。”
“什么条件啊?我们不是很穷嘛?”七娘忍不住问。
李白落了食箸,索性一点一点分析给七娘听。
岭南靠海, 渔业和水军本就有着天然的发展优势。高祖时,淮南道行台仆射造反,岭南交州、广州、泉州和桂州的水军便曾作为主力走水路剿灭反贼,大获全胜。①
水军的强盛,也促使了道内沿海沿江的居住者都会撑船下海, 摸篙工、楫师的掌船技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只不过,这些人没有受过军法约束, 性子实在野了些。
七娘听得感叹一声:“那还是请张阿翁想想法子, 对他们约束几分吧。不说像军法一般严明, 出个‘道内行船规则’, 还是可以做到的嘛。”
李白对七娘提出的行船规则有些兴致。
便催她:“说说看,你有什么见解?”
七娘登时坐直身子, 抹了抹嘴罗列道:“我看过《唐律疏议》和《水部式》,里头有很多关于内河舟船航行、津渡开设管理的要求。岭南地偏,难以教化,朝廷不管,张阿翁却可以出手理一理的。”
比如说,就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先进行约束——
第一,行船前要检查船体,保证密不透水;
第二,行船中的泊水速度严格遵循不同规定。参考唐律,载重行舟时,溯河日三十里,江水四十里,余下的四十五里;空舟溯河则为日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另外,顺流之舟可以放宽要求,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②
第三,船只竹筏行船中相遇,上水船要主动避让下水船;
第四,严格限制超载,每多出50斤粮或一人,罚五百钱。
七娘认认真真说完自己的想法,嗓子都冒烟了,许葭连忙唤人给她弄一碗凉茶来。茶是午前就泡好的,热天里下肚十分解渴,七娘喝得急了些,险些被呛到。
许葭一边给小女郎拍背顺气,一边责备地瞧了眼李白:“郎君这几日都忙得没空归家,如今刚回来,怎么又拉着七娘一起论公事了?人须得好好吃饭,才能有力气干活。”
李白还在脑中琢磨着七娘方才说的四点规定,闻言忙笑着哄许葭:“二娘说的是,都怪这丫头吃饭的时候话多。我这就食不言,吃起来!”
七娘闻言,不可置信地看向她师父:“什么叫我话多,明明是你让我说的嘛!阿姊他又欺负人!”
许葭瞧见这委屈巴巴的小表情,不由“扑哧”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