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176)

作者: 鸦瞳 阅读记录

高力士一腔怨愤无处发泄,双目通红,眸色幽深地望着杨国忠,忽而起身高吼一声:“杨钊贼子戕害圣人,陈玄礼,速来救驾!”

山下,陈玄礼听到此言,终于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方才还隐约能瞧见立着的两个人影,如今都看不见了。

陈玄礼心中一紧,连忙命手下禁军包围山坡严阵以待,自己带着亲兵两队上了山头。

他没想到,事态如今根本不在他掌控之内。

“圣人……驾崩……”陈玄礼跪地,壮着胆子觑一眼平躺在地上的李隆基,喃喃道,“这怎么可能,我不过是想要这狗贼性命,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今夜,不论圣人是死在兵变之前还是之后,他与这数千禁军怕都逃不了死罪。

陈玄礼忽然一泄气,失去了好不容易鼓起来的那股劲儿。

高力士却不给他反应的机会:“陈将军,贼子杨钊夜半勾结吐蕃商队,意图对陛下行凶,导致圣人昏迷十恶不赦,还不速速派人拿下杨氏一族,将功折罪?”

一旁,早已被宫人拿下的杨国忠正大骂高力士奸猾歹毒。

陈玄礼却眼前一亮。

是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今日在这马嵬驿,无论是他,高力士,杨国忠,还是皇太子,杨贵妃,都已经深陷泥潭,此时陇右、河西、河东等援军快要赶到了,但凡有任何一方外力介入,他们这些人都可以被打为逆贼叛军清剿。

甚至随驾的诸位皇子都有可能起了旁的心思。

高内侍这是想要先下手为强啊。

不仅如此。

皇太子少了哥舒翰的支持,很难镇得住如今天下大乱的场面,于公于私,陛下此时对外都不能死!

至少,在他卸任禁军首领之前……

高力士将陈玄礼的反应看在眼中,掩住眸中鄙夷和悲凉。

三郎走了,他也不愿留在世上。只是三郎费尽心思才得来这皇位,走的这般突然,总得报了仇血了恨,再体体面面下葬入皇陵才是。

高力士只想送完主子最后一程,再自戕以谢恩。

无论如何,今夜他们暂且结盟了。

陈玄礼换了一副面孔,亲手拔刀将杨国忠斩杀,这位中书令甚至还没来得及说完一句辩白,就倒在血泊中,尸首异处。

陈玄礼又吩咐坡上十余人:“包围驿馆,将杨氏余孽尽数拿下!”

亲兵领命正要退下,高力士又眯了眼叫住:“等等。留杨贵妃性命。圣人饮酒唯有她一人在侧,若无人证物证,你我可不好交代。”

陈玄礼烦躁地搔了搔头:“就按高内侍所言去办。另外,今日所见就烂在你们肚子里,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山上二人刚舒了口气,将帝王的尸体秘密运回驿馆屋内,禁军那头就传来噩耗。

杨贵妃服毒自尽了。

陈玄礼与高力士面面相觑。

良久,高力士咬牙恨恨道:“杨氏一族穷奢极欲,做大多年戕害无数,这回,也算是因果报应了。只可惜……”

他终究没能尽到忠仆本分,叫陛下免于此难啊!

众人各怀心思,沉浸悲痛之中。

无人知晓,杨玉娘这头早在驿长接应下,提前服用了宁斐配置的解药,假死脱身。

杨氏一族享受了多年富贵滔天,早已初心不再。

即便是虢国夫人几个姐妹,也有难言的恶行。杨玉娘无端想到昔年被强权压榨惨死于蜀中的父母,心叹这何尝不是一种轮回。

她累了,只想做回少时的玉娘,却不愿意再做杨家人。

次日东方破晓时。

高力士与陈玄礼商议一夜,请来皇太子李亨,打算借陛下昏迷不醒之名,假传圣旨,坐实杨氏谋逆的同时,授太子监国权。

高力士道:“陛下幸蜀之行前,本就有此意。今日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了却陛下一桩心愿吧。”

陈玄礼也赞同:“天下已经乱了,为这皇位,皇子之间可不能再起内讧。”

两人一拍即合,高力士还留个心眼,没有提前告知皇太子真相。这是他替陛下给予的最后一道“父子忠诚”的考验。

可惜,皇太子却出了幺蛾子。

李隆基之死被瞒得很好,因而李亨只当陈玄礼昨夜兵变得手,陛下迫于无奈,才诛杀杨氏一族。

蛰伏多年的皇太子不愿意再忍气吞声了。

毕竟,他与陈玄礼合谋之事多半已经败露,若跟随天子幸蜀,届时,储君之位只怕保不住。他要趁着天子此刻势弱,“遮道请留”。

李亨道:“圣人身弱不能受惊,当尽快前往蜀中休养,儿臣自请分麾下兵力,北赴朔方,重整旗鼓复兴我大唐。还请高内侍代为转达!”

高力士冷冷看向跪伏在地的皇太子——

这才过了一夜,他就想要另立山头了。

此子,国不可信。

知道李亨身后还有三皇子李倓等人支持,高力士没有轻举妄动,正想寻个由头拖几日,就听外头传来一声巨响,门被什么人一脚踹开,紧跟着是军靴踏地,交迭在一处的声响。

三人齐齐转头回看去。

陈玄礼拔刀吼道:“什么人胆敢在此喧哗!来人啊!”

无人响应禁军统领的召唤。

门外行来两列训练有素的兵卫,看甲胄着装竟是陇右节镇的装备。

须臾,七娘腰挎佩剑,一身玄色甲胄进来,笑道:“李乐央奉旨,代天子行天策上将之职,今率陇右、河西、安西、朔方节度军,特来迎陛下班师回朝。”

“不知太子殿下,欲领兵去往哪个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