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细微的差别,要不是观察入微者,极难发现。
元若柏都敬佩地看向薛江意。
他今日才发现,薛江意是这样细心的人。
薛江意很谦虚地道:“恰好我在我老师那里见过文吉安的雁图,只是运气好罢了。”
元若柏拍他肩膀说:“你可别谦虚了,这幅画我在我爹那里见过许多次,一次都看出来有什么特别的。”
大家纷纷大笑。
王右渠也跟着淡淡地笑了。
元永业又问他,如何看得出来这是晁恩的画。
王右渠说:“巧了,我也是在老师那里见过。”
他的老师出自真州望族,比元家的藏画多多了,老师私下里很偏爱他,不仅给他看那些珍贵的藏画,还教他赏析和作画。
元永平继续念第八幅画的作者名。
一直到第十二幅画,两人的答案都是一模一样的。
元若柏顿时道:“也就是说,最后一幅画的答案不一样了?”
有人好奇道:“我也猜了半天,不知道最后一幅画是谁画的,仿佛从来没见过……”
剩下的画他没好意思说出口,所有的画都很不错,只有最后一幅画,乍然看去还不错,可细细品味起来,与前面的几幅差远了。
但他又怕猜错了惹人笑话,根本没好意思开口说。
元永平面带笑容地看着元永业,请他先念王右渠的答案。
元永业一脸灿笑:“王解元的答案是……文吉安。”
答案一出来,大家议论纷纷,怎么会是文吉安的呢!
“难道是文吉安早期的画?”
元永业捋着胡子,笑得腹痛。
大家围在一起细看。
王右渠一本正经地向大家解释:“ 这幅梅花虽然笔触不够老道,但是淡墨渲染得很好,梅花晶莹洁白,枝叶繁而不乱,文吉安画花的优点,在这幅画里,还是很明显的。”
元永业已经憋不住笑,干脆笑出声了。
元永平公布了薛江意的答案:“未曾见过。”
大家面面相觑,“未曾见过”也算答案?
王右渠稍稍露出得意之色,将最后一幅画的画轴拿起来,淡笑着说:“看来是薛兄失误,这幅画是我的了。”
众人连忙恭贺王右渠,称赞道:“解元厉害厉害。”
“果然见识非凡,文吉安早期的画都被你认出来了。”
“解元就是解元。”
元永业却抬了手,脸上笑色不减:“解元不忙。你猜错了。”
王右渠一愣。
元永业大笑道:“此乃我的拙作。”
王右渠有些愕然,随即羞愧地收回手,失笑道:“看来我与这幅画无缘了。”
元永业亲自将那幅画卷起来,送到王右渠手中,笑得合不拢嘴:“无妨无妨,解元既然喜欢,我便赠与你了。”
王右渠双手接过画,深揖道:“多谢。”
元若柏出面说:“诶诶诶,三叔,你怎么把您的画混进来了!那就算是薛兄猜对了,该他任意挑一幅画才是!”
王右渠便看向了薛江意,以眼神询问他是否要挑这幅画。
薛江意笑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王右渠又谢他。
元永平同薛江意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江意你挑一幅吧!”
薛江意挑了第一幅。
元永平不住地点头,他一点都不介意薛江意挑走他的好画,反而觉得薛江意眼光相当不错。
这场“选婿”活动在午时后才结束。
元家摆了饭留大家一同用饭。
薛江意与王右渠在如厕时相遇,他不禁私下调侃起王右渠:“解元好眼光。”
他实在是没想到,王右渠这样的人,也会溜须拍马。
拍得那么明显不说。
关键是拍得人家居然真信了……
王右渠波澜不惊地回了他一句:“薛兄不遑多让。”
薛江意忍不住笑了,拍了拍王右渠的肩膀,请他先去如厕。
王右渠也淡淡笑了笑。
……这会儿倒是跟他谦让上了。
47. 第 47 章(二更修文) 择婿……
第四十七章
元家宴请今科举子来家中做客, 意思其实很明显。
元永平打心底里就偏爱薛江意,早已经将他定下了。
饭后,他单独将薛江意叫到自己的书房, 很郑重地赠与了一份礼物。
元永平说:“这是我启蒙的时候, 我父亲送给我的一方砚台。当时家中还不似现在富裕,砚台平平无奇,但父亲对我的教诲,我却一直记着。你是我看好的学生,如今我把这方砚台送给你。”
薛江意双手接过砚台, 受宠若惊道:“多谢老师……”
元永平笑着坐下,又将薛江意打量一番,捋着胡子问道:“你今年十几了?”
薛江意说:“十七。”
元永平笑道:“你比我的小女儿, 正好长两三岁……她母亲如今正为她的婚事烦恼。”
这般暗示,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薛江意说:“学生家世卑微……”
“诶。英雄不问出处。”元永平道:“说大胆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薛江意恭敬地道:“学生受教。”
他又道:“学生家在京外,容学生回家两日,再携父母来拜访。”
元永平笑着放他去了。
薛江意欣喜若狂离开,准备轻装简行回一趟老家。
.
元永业也在为女婿的人选苦恼, 他当然是中意王右渠的,但是元家高攀不起。
宴会尾声那会儿, 他的幕僚便来了, 同他说关于几个举子的风评。
元永业一一听完, 今天到家里来的几个举子,都没有什么大的作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