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100)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沈春芜心中如是宽慰自己,只不过是盛轼背她从御街走回府而已,也不是什么损伤颜面的事情,不打紧的。

沈春芜轻咳一声,试探道:“除此之外,我还做了什么其他事吗?”

盛轼盯着女郎略微拘束的面容,目色深深:“你当真什么都记不得了?”

沈春芜心中呵笑:若是都记得了,还用得着来试探您吗?

都说酒后吐真言,她就怕说了不该说的话!

她不想让盛轼知道自己的软肋和弱点,男女关系本质就是一场博弈,在没有彻底摸清对方的实力前,就不能自曝短处,更不能亮出底牌。

沈春芜道:“我真的都不记得了。”

盛轼喔了声,淡淡道:“那也没别的什么事了。”

怎的这语气听起来有些不太高兴,是她的错觉吗?

-

进宫后。

两人分道扬镳,盛轼去了崇政殿,沈春芜去了坤宁宫。

不巧,燕皇后并不在殿中,岑霖姑姑道:“娘娘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了,王妃若不介怀,可以先去配殿静候。”

沈春芜在燕皇后膝下学礼仪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因深得皇后的喜欢,坤宁宫内外的人都格外敬待她,见了都会笑着行礼。

沈春芜在殿中等了一刻钟,燕皇后仍旧还没回来,岑霖姑姑怕沈春芜觉得聊,遂是道:“最近新贡了一些天竺兰和凤仙花,摆放在后殿的花园里,老奴带王妃去看看罢。”

沈春芜正想推拒的,因为她昨日就去长公主府里参加了赏花宴,但架不住岑霖姑姑盛情难却,也就去了花园。

花园里芳香四溢,各种各样的花香簇拥在一起,沈春芜浅浅一嗅,委实是沁人心脾,逛了一圈,好奇道:“原来皇后娘娘不仅弹得一手曼陀铃,还精于花艺呢。”

岑霖笑道:“皇后娘娘生性爱花,这花园有十多年的光景了,主要都是她亲自打理的,十年如一日,每日都会抽大部分的时间,给花浇浇水,松松土。”

皇后燕氏性情温婉如水,几近于与世无争,日常的职责除了让三宫六院来请安,偶尔陪陪楚帝下棋,其余的时间都是待在花园里。

主打的就是一个佛系。

“哟,我当时是谁在谈笑风生呢,原来是王妃。”

身后传了一阵盛气凌人的声音。

沈春芜微微一顿。

是颐嫔的声音。

——是当时太后寿宴上敢跟长公主直接呛嘴的妃子。

——战斗力很惊人。

沈春芜面色如常,盈盈行礼。

颐嫔显然对她印象非常深刻,上前亲热的握了握她的手,仿佛那一夜舌尖上的硝烟早已散尽:“王妃那夜的辩论,真让我刮目相看呢。”

“逞口舌功夫罢了,论资历阅历,自然不如颐嫔。”沈春芜笑道。

颐嫔绕着沈春芜走了一圈:“王妃献媚的本事倒是越发见长了,不知在闺阁之中,对襄平王是不是也是如此?”

颐嫔盯着沈春芜的肚子:“不过,跟襄平王成婚快半年了,怎的肚子迟迟不见动静呢?”

颐嫔:“我虽不如你伶牙俐齿,但圣上垂幸了我一夜,我就有了身孕。”

沈春芜:“……?”

这样的嫔妃,姑且也算是她的长辈吧,说话丝毫不顾及忌讳、四处招摇的人,沈春芜真担心她腹中的胎儿保不保得住。

沈春芜没有在后宫待过,但知晓后宫的宫斗,跟前朝的党派之争一样势同水火。

楚帝膝下子嗣单薄,档事簿上记录宫中有十三个皇子,但真正平安健康长大的皇子,只有三个,依次是燕皇后的皇长子,温贵妃(现在是温昭仪)的三皇子,梅妃的七皇子。

其他十个,悉数早夭,早夭的人数就高达十个了,那么胎死腹中的婴孩更是不计其数了。

沈春芜光是想一想,都觉得心惊。

恐怕现在后宫不少人,都紧紧盯着颐嫔的肚子吧?

思忖之间,沈春芜笑了道:“颐嫔还是莫要四处走动为好。”

她抬起胳膊,虚指着面前的花,“比如面前这一片夹竹桃,看着美,却有剧烈的毒性,对于有孕之人来说,委实危险不已。”

大抵这番话起到了震慑的效用,下一息,她听到一阵后退数步的步履声。

颐嫔有些被吓着了,但又不想被沈春芜听出自己在害怕,强自镇定道:“你适值如花似玉的年纪,也该尽早为襄平王府绵延子嗣才是,免得届时王妃之位不稳。”

“毕竟,我可是听闻王妃可不是明媒正娶入王府的,没有名分的婚姻,如同一盘散沙,说散就散了。”

沈春芜觉得可笑,不答反问:“不知你可听闻过花与青松的诗?”

颐嫔淡哼一声:“我早已过了风花雪月的年纪了,更不会去读一些风花雪月。”

沈春芜道:“善者青松恶者花,花嘲青松不如她,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

颐嫔一听,气白了脸:“你这首诗是在咒我?”

“势情炎凉,朱颜易逝,唯有内藏锋芒、一腔谦卑骨头才能生存的长久之道,这一点颐嫔应是比我一个外人更加清楚,若是想要长存,还需要学学青松才是。”

沈春芜说完,就入内殿静静喝茶。

不一会儿,传来颐嫔和岑霖姑姑的交谈声。

“那几盆新栽的栀子花呢?”颐嫔气恼地问,“月初还看到它们在这儿呢,怎的不见了?”

岑霖道:“月初的时候,长公主来坤宁宫品茶,见到了这几盆栀子花,爱不释手,皇后娘娘说长公主喜欢,就遣人送给长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