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春山(101)
沈春芜品茶动作一顿。
长公主病榻前的栀子花,是燕皇后送的?
岑霖姑姑说,在月初的时候,皇后娘娘就送了长公主栀子花,那个时候寿宴还没开始。
严姑姑却说,那屋中的栀子花,是在长公主病后摆上的,那个时候寿宴结束了。
——为何岑霖姑姑与严姑姑的说辞会不一样?
汤药中的青矾,与栀子花的花性相克,两者放在一起就是慢性剧毒。
怎么会有这种顺水推舟的巧合?
沈春芜不敢细想,心中隐隐感到不安,遂是起身辞别了岑霖姑姑,说改日再来见燕皇后。
但是,她没有见到盛轼,李理说:“御书房里吵翻天了,王妃,咱们先回去罢。”
沈春芜微微蹙眉,道:“发生了何事?”
原来,春闱将近,士子闹事平息后,皇长子和三皇子都想主持春闱事宜,楚帝虽没有归京,但已经让苏迩带回了一道懿旨,下令让盛轼亲自主持春闱一事。
这不就是意味着让盛轼监国吗?
皇长子代表的是阉党、三皇子代表的是文臣清流。
阉党之首林德清,文臣之首裴太傅自然同仇敌忾,极力反驳楚帝的决策。
林德清拿盛轼昨日中途离开崇政殿的事情大做文章。
裴太傅则批斥盛轼杀伐残暴、奢靡无度,根本不适合给天下士子做表率。
这些话都是李理转述给沈春芜听的。
沈春芜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原话到底有多难听。知识分子骂起人来,完全不带一个脏字的将人批斥得体无完肤。
沈春芜感到十分窝心,这朝廷之中,怎么有这么多人骂他呢?
盛轼为大楚社稷做出了这么贡献,这些朝官统统都视而不见吗?
李理道:“王妃安心,那些谩骂无关痛痒,对殿下造成不了丝毫伤害,决策权在圣上手上,圣上想让谁主持春闱,就是谁。”
沈春芜松口气:“那就好。”
只不过,皇长子和三皇子听上去都不是省油的灯,林德清和裴太傅都是厉害角色,他们会心甘情愿让盛轼去主持春闱吗?
-
沈春芜这种极其不安的预感,竟是成了真。
傍午时分,韶光院。
“夫人,大事不好了!”环莺心急火燎地跑来入屋中,“宫里头出大事了!”
沈春芜被吵醒,:“发生何事了?”
宋明潇又给她找麻烦了?
环莺道:“是一个叫颐嫔的妃子,她、她突然小产了!”
沈春芜心陡地沉了下去:“什么?!”
【作者有话说】
下章高能~
38 【第三十八章】
◎“为她撑腰”◎
“小主从坤宁宫回去后, 就一直恶心呕吐,浑身乏力,原以为是天气天热了, 奴婢就让小主午睡了一场, 还熬了一碗安胎药过去,结果, 小主竟是梦魇了,口中一直念叨着‘不要拿夹竹桃毒死我’,奴婢看着很是心疼小主!”
储秀宫里,一众嫔妃面前,颐嫔的贴身侍婢惜桃跪在地上, 声泪俱下道:
“太后娘娘, 皇后娘娘,请为小主做主,为小主不幸胎死腹中的孩子做主啊!”
仲太脸色很难看,道:“皇嗣来之不易, 加之颐嫔本就身沐皇恩,哀家会为颐嫔做主的。”
下一息, 淡淡盯着不远处静伫的女郎,寒声问:“沈氏,你可知罪?”
沈春芜纵使看不到,但也能看到仲太后那锐利冷淡的视线。
一个时辰前,从环莺那里知道了消息后, 她感到匪夷所思,事情怎的就这么凑巧, 她今日跟颐嫔接触了一下, 颐嫔今日赶巧就小产了?
燕皇后显然是要给她讨一个清白说法, 就吩咐惜桃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惜桃抽抽噎噎地道:“小主从未主动招惹过襄平王妃,襄平王妃却竟是处处要与小主不对付,不仅在小主面前威胁说拿夹竹桃下毒,还念了一首诗来诅咒颐嫔!”
仲太后揉了揉太阳穴:“是什么诗?”
惜桃道:“是一首关于青松与花的诗……”
说着,慢条斯理的背了出来。
沈春芜的心往下坠着。
等惜桃背到“只见青松不见花”时,突闻一阵支离破碎的裂响。
“放肆!”仲太后当场将天青瓷茶盏砸在了毯子上。
惜桃哭道:“王妃若是对颐嫔怀恨在心也就罢了,坦坦荡荡地说出来便是,何必如此出言不逊,‘不见花’就不是要害死小主的意思吗?”
一旁的宋明潇颐指气使道:“人证俱在,沈春芜,你还不快跪下认罪!”
沈春芜垂着眼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依照如今的局势,矛头一律指向了她,丝毫没有给沈春芜辩解的余地,她不得不下跪。
正欲屈膝跪下之时——
“太后没让你跪。”
忽然之间,一只宽热的大掌挡住了她下跪的姿势。
所有人都没料到襄平王居然会出现在此,仲太后复杂地看了他一眼。盛轼眼神凌冽如霜,薄唇噙着漫不经心的弧度,眼神一如既往地轻淡,仿佛根本没将这一屋子的人放在眼底。
宋明潇死死盯着两人相牵的手,酸妒地咬了咬嘴唇。
仲太后凝声:“前朝有前朝的规矩,后宫有后宫的规矩,皇嗣小产遇害,人证统统指向王妃,哀家要教导一番王妃。而七殿下一介外臣,来后宫不适合吧?”
襄平王慢条斯理地笑了笑,没有率先应承仲太后的话。
大家不知道他笑什么。
气氛凝冻成霜,偌大的殿宇仿佛成为了一座冰窟,空气里都是一片僵冷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