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春山(120)
……是她的错觉吗?
沈春芜不可置信,又抬眸淡扫了一眼,眼前的景致,历经一片忽明忽暗后,竟是逐渐又明晰了一分。
眼前的景象越来越明晰,不再是旧时一片混沌的黯淡,而是具象化的场景,她看到光穿过帐帘时的痕迹,这些漂浮在空气里纤毫微小的粒子,她都看得一清二楚。
意识逐渐清明,身体的各种感官也逐渐恢复,沈春芜想要起身,殊不知,这一阵动静惊扰到了那个圆脸丫头,她看到沈春芜醒来了,喜出望外:“夫人,您终于醒了,这三日以来您一直高烧不退,奴婢,奴婢还以为您、还以为您……”
话及此,圆脸丫头又开始流出泪来。
沈春芜伸出手揩掉她的泪渍:“傻环莺,别哭啊。”
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喉咙就沙哑了。
环莺太担心她了,眼泪止都止不住,哭得沈春芜头疼,道:“帮我把杌凳上的水,端上来罢,我渴了。”
环莺连声说好,忙不迭转身将水端上来,但忽然觉察到不对劲,王妃是如何知道杌凳上有水的,这杌凳是昨夜临时摆放的,水也摆放不久的,王妃此前还在昏睡,如何知道这些细微摆设?
难不成……
一回头,就撞上了一双清澈剔透的眸,上方秾纤鸦黑的睫羽轻轻扇着,下方是漆色的瞳,日光照入女郎的瞳孔,反射出了熠熠的光,像极了溺毙人心的金色漩涡。
在环莺的印象之中,这一双漂亮到了极致的眼,在过去的时日里,一直是无神的,但在今刻里,她竟是感受到了温沉的注视。
“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沈春芜浅然一笑,“为何一直盯着我看?”
这一刻,环莺与这双眼睛的主人对视了。
环莺感受到了一份巨大的颤栗,惊诧不已,差点打翻了手上的杯盏,温水都溅出来了几分。
她原地僵怔了许久,整个人都剧烈地颤抖着,迟迟才缓回神,因是过于震惊,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夫夫夫夫夫夫夫夫人……您,您可以看见了?”
沈春芜也没有预料到自己能有复明的这一天,复明的具体缘由,也尚未可知。
三日前她就能看到了,但当时发着高烧,身体极度昏沉,以为是眼前出现的幻象,就没有太放在心上。
但直至这一刻,她真正确定了,她能够看到了。
当初顾辞喂给她的毒,毒瞎了她的眼,因此毒毒性不明,她一直不知晓是什么毒,寻不到对症下药的方子,那边符叙也一直在暗中查遍古书,说此毒极可能是西夏才会出现的罕见剧毒,若是研制出解药,怕是要十分棘手。
沈春芜对自己的复明,其实并没有抱持多大的期待。
都说“祸兮福之所倚”,重病一场,居然重新恢复了视力,也不知是不是承蒙上苍眷顾。
“夫人,我这就把缇雀、雪姨、奔月她们都唤来!”
环莺大喜过望,正要急急出去,被沈春芜唤住:“外边都是监察院的官兵,隔墙有耳,你对外只说我醒了便好。”
环莺是个机灵的,一点就通,当下就去通传消息了。
稍息的功夫,环莺就领了三个女子入内。
沈春芜循着步履声望去,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妇人,年届四十,着一席云纹交锦大袖褙子,颜色素简澹泊,但显得格外大气端庄,身上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雍容气质。
紧接着是身披银红劲装、肩负长刀的少女,十八岁上下的年纪,走路带着风,后脑勺扎束的马尾随着她的步子,左右摇晃,虎虎生风。
红装少女身后跟着一位青衣少女,宽袖上绣着碧雀的纹路,两人年岁是相仿的,比起前者的,后者更显温静含蓄,添了一层柔和小意。
这三人依次是——
“雪姨。”
“奔月。”
“缇雀。”
沈春芜每念出一个人名,就逐一与那个人对视三秒。
等念完三个人的名字时,空气静默得针落可闻。
除了环莺,其他三个人都完全怔住了。
奔月最先反应过来,喜极而泣:“夫人,您真的、真的!……”
沈春芜纤细的手指抵在唇珠上:“嘘。”
“从现在开始,这件事,只允许你们四个人知道。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QVQ
43 【第四十三章】
◎“盛轼当她的面,画她的小像,她都不曾觉察分毫”◎
沈春芜的复明一事, 冲淡了幽禁期所带来的白色阴霾,众人俱是欣喜不已,只遗憾, 这种欣喜不能张扬出去, 却能在院子里低调的高兴了。
缇雀好奇地问起复明缘由,环莺就高兴地接茬道:“没准儿是夫人体内患有时疫, 时疫毒性强烈,以毒攻毒,夫人的眼睛就这样好了!”
“你可不准胡说。”雪姨佯怒,“夫人刚好,怎能拿夫人的身体开玩笑呢?”
环莺忙不迭轻掌嘴巴认错, 伏在榻前道:“这几日夫人高烧不退, 奴婢担心极了,因是圣上下旨禁了夫人的足,奔月姐姐只能趁夜去求医,但如今京中感染时疫的人, 越来越多了,东西南北四座市坊相继沦陷, 各个医馆都忙得不可开交,忙得昏天暗地的,都无暇抽出身来府中……”
沈春芜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清楚,温声道:“我给自己开了三日药方,第一日、第二日的药方, 只会加重病情,第三日才是解药的方子, 吃了解药, 高烧才会渐退。”
此语一出, 众人皆惊,纷纷问她为何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反应最强烈的人非奔月莫属,她径直红了眼,有些生气了:“夫人做这件事,为何不提前知会我一声,我什么都不知道,担心您好不起来,若是您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殿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