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130)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碍于身份,沈春芜没有问得太细,状似无意地道:“容都督如此厉害,与席豫同属王爷的心腹,为何此番没有班师回朝?”

她畴昔被盛轼掠至京郊军营,待过好长的一段时间,容都督有军功傍身,身份也显赫,她不可能没有发现他。

奔月道:“夫人您有所不知,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容都督主动请求戍守漠北,金贼野心昭彰,为了避免对方卷土重来,边关一日不能无将,殿下起初不同意,他跪求三次,适才允了他。”

沈春芜蓦觉今夜月色有些烫人,烫得她的心口稍稍烦躁了起来。

她淡淡地喝了一口茶,垂着眼:“若是一直戍守漠北,为何会随王爷下江南,还送信来呢?”

饶是奔月再粗神经,此一刻也品出了话里的端倪,她隐隐觉察到王妃很关注容都督,遂问:“夫人认识容都督吗?”

竟是被觉察到了……

沈春芜心下微乱,但明面上装得十分平静,淡声道:“畴昔随舅父去过漠北,有人拜见过舅父,我当时也在营帐之中,觉得那人与容都督有些肖似,忍不住好奇罢了。”

沈春芜面不改色地扯谎,奔月自然觉察不到,信以为真,遂是解释道:“每个月容都督都会向殿下述职,这一回大抵情状特殊,江南数灾齐发,北边战局暂且稳定,容都督适才要为殿下分忧罢了。”

奔月是在回答沈春芜此前的困惑。

沈春芜也就没有再问。

物是人非事事休,她一直记得少年七年前在山间说过的话,等呀等,一直都没有等到,七年一晃眼就过去了,他方才看她的眼神,是那样的生疏恭谨,仿佛根本不识她一般。

如果容都督真的是当年她救下来的人,他忘记了当年的事,也不践诺,她又何必在这里伤神呢?

倒不如潇洒一些,洒脱一些,了却心中一桩贮藏久矣的事。

-

这一夜,奉京城发生了一桩大事,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睡好。

皇城司忽然包抄了魏将军府,副指挥使席豫说魏老将军举报有功,延请他去公廨备案。

皇城司这一出,将魏家大公子魏虎和长嫂莫氏搞得措手不及,他们不想让皇城司带走老将军,忙问:“魏老将军尚在病中,举报了谁?立下了什么大功?”

席豫容色清峻淡冷,亮出腰间银牌:“关涉重案,恕不奉告,若是二位想要知悉案情,不妨跟着魏老将军走一趟皇城司。”

魏虎和莫氏哪里敢进入皇城司,这可是食人不吐股头的地方,谁会想不开去皇城司!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席豫把魏老将军带走了。

魏家五个兄弟都听闻魏老将军被皇城司带走了,一时人心踹踹,本想等着魏老将军死去,就好瓜分家产,如今倒好杀出来了一个皇城司,将人直接带走了。

这究竟走得是哪一出?

莫氏多生了一个心眼子,吩咐侍婢去找魏红缨。

结果,侍婢去了一趟映湖居,却说没有发现大小姐。

莫氏嗅出事态有异,忽地想起今日晌午魏红缨就出门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莫氏顿时猜到了什么,指甲掐入了肉中,皇城司突然带走魏老将军,肯定与魏红缨脱不了干系!

魏红缨好端端的为何会出门?

纵使要出去,也必定会报备一声,说会去哪里,按她的性子,此前都去了襄平王府。

但这一回,魏红缨不仅没有报备,反而去了皇城司,从他们大房手上抬走了魏老将军!

饶是大房气焰再高,也万万不敢开罪皇城司!

莫氏颇觉匪夷所思,问道:“大小姐出门前,可有什么异样?或是见过什么人?”

侍婢逆溯了一番,懵然地摇了摇首:“奴婢记得,大小姐的侍婢小福从大相国寺打回了两碗粥,大小姐是准备一碗给老爷,一碗给襄平王妃的……但大小姐午后回了一趟映湖居,休憩了一会儿,就出门了,奴婢还以为大小姐是去襄平王府……”

魏红缨去皇城司的缘由,魏府所有人想破了脑袋,都没有想清楚缘由。

夤夜时分,皇城司。

魏红缨将熬制好的药,端来给魏老将军喝下了,安顿好了父亲,魏红缨适才离开官邸,走向公廨。

烛火正亮,席豫所在的位置却是空无一人,问起守夜的副使,副使说席副指挥使正在大狱里审人,对方正是廖搴。

魏红缨本来想在公廨里等他,但转念一想,改了口:“带我进去。”

在副使的引领之下,魏红缨来到了大狱门口,里头弥散着一股子凝稠的血腥气,连光色都是幽晦昏暗的,看起来阴瘆可怖。

越是往里走,里头传来接踵不断的哀嚎声。

魏红缨看到了很多受刑的罪犯,浑身是血,如同风干的鱼条似的,悉数倒吊在天顶横梁处,身上受着极刑,但仍有人日日喂他们参汤以滋补,预防他们死了。

夹道两侧的砖壁上,灯台是骷颅骨制成的,上边哪怕燃着烈火,看起来也寒飕飕的。

魏红缨边走边看,不知为何想起行内流传着对席豫此人的评价:玉面铁心,手腕雷霆。

天底下所有人的嘴,就没有是他撬不开的。

大狱是阴气最重的地方,就跟地下皇陵一样,寻常人进来一遭,便是如入冰窟,五体生寒,如履薄冰,总感觉身后有厉鬼在盯着,待久了,难免心理崩溃。偏偏席豫是指挥使,皇城司的中流砥柱,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待在着阴气最重的地方,给罪犯上酷刑,指根上染满血。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魏红缨来到了席豫身后不远处,看着他将铁签一寸一寸嵌入廖搴的指甲里,铁签锋利如刃,让廖搴痛不欲生:“我招,我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