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146)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沈冬昀怔住,其他人显然也怔住了,不明白王妃为何突然想要养一只猫了。

沈冬昀想了许久,适才道:“东榆林巷附近就有很多猫市,我也偶尔也会去逛逛,那里的地方我很熟,若是长姊想要买猫,我可以做向导!”

沈春芜弯了弯眼:“好,就这么说定了。”

她记得,盛轼是喜欢猫的,这是一个隐藏了许多年的爱癖,但他年少时,楚帝让他把猫杀了,他只能将猫扔在了暴风雪中。

她曾经在大相国寺的古榕树下承诺过他,年少时走失的猫,迟早会寻到回家的路。

从现在开始,她会养一只猫,等他回家。

然后他回来之后,她会告诉他,看吶,你的猫终于回家啦。

姐弟俩约定好翌日就去猫市。

-

非常不巧,次日,缇雀送来了一封信:“夫人,留鹤山送来了一张邀贴。”

沈春芜拆开了信笺,原来,是指环锻造好了,清寂法师吩咐她今日去留鹤山取。

如果指环做好了,大可以遣人送到府上,清寂法师让她去留鹤山,显然是有要事寻自己。

沈春芜也想寻一个机会去谒见清寂法师,这一段时日,她冒用她座下子弟的名义救济世人,肯定是要给清寂法师一个说法的。

今日要去留鹤山,沈春芜只能跟沈冬昀商议改日再去猫市了。

沈冬昀并不介意,说有同窗旧友来找他去茶楼清谈,他可以照顾好自己。

沈春芜闻言,遂是放下心来,想了想又塞了一袋份银给他:“你出门在外结交朋友,人情往来少不得要用银子的地方,你且拿着,请你朋友喝喝茶,吃些好的,你也一样,出门在外,要多注意安全。”

沈冬昀本欲推拒,但听了长姊一番话,也就收下了,应声称是。

沈春芜拾掇好自己后,就出了府门,为了掩人耳目,她此番出行戴了白纱帷帽,复明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马车踩着一片颇有节律的辚辚声,一径地朝着大相国寺疾驰而去。

沈春芜静静揭开了车帘,发现御街两侧冒出不少簇新的屋宇,它们像是临时搭建起来,根本不算很牢固,但至少能遮风挡雨,不少衣衫褴褛的妇孺,面露饥荒之相,被官兵用担架抬入这些屋宇之中。

屋宇里的门是双向敞开的,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在施发食物和衣物,还提供了临时住处。

沈春芜见状,颇觉纳罕,这种慈善之举丝毫不像是皇长子谢岫的作风,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这些地方有一个统称,名曰“漏泽园”。

搭建漏泽园让疫民有地可栖,这一项良策是林德清前日向楚帝提出,楚帝觉得甚善,就让林德清下去落实了。

一日之内,奉京城四座廊坊,都造起了漏泽园,无数流浪的妇孺都住到了漏泽园里。

沈春芜忽然觉得林德清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是阉党之首,干过不少穷凶极恶之事,手上也蘸染了不少人命,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奸臣,但他竟会做振兴民生的善举,让不少百姓得以安生,这么看来,他同时也是一个慈善家了,此次赈灾,他也出资不少。

四年前那一场席卷全京城的瘟疫,也是他斥巨资搭建漏泽园,今年也是如此。

大恶与大善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一个恶人,还是一个善人呢?

沈春芜想不通透,索性也不去多思,毕竟,多思无益。

大相国寺前流离失所的难民,差不多都搬去了漏泽园,原本拥挤扰攘的寺前街,一时之间变得敞阔空旷起来,

沈春芜下了马车,正准备朝着寺内行去,这时候,身侧传了一记稚嫩的声音:“夫人,您是要去上香吗,买一束香罢。”

沈春芜循声望去,发现是一个男童,挑着一个扁担,扁担之中盛放着不少燃具香物。

男童有一些眼熟,沈春芜看了他几眼,忽地想了起来。

前些时日她初至大相国寺,有一位老妇抱着男童跪在佛寺外求救,她遂让奔月给男童喂了一碗药粥。

在如今的光景里,看到男童健康踏实地站在面前,沈春芜觉得心上暖和无比,蹲了下来,从袖裾摸了些银钱,递给了他。

男童将一掬香递给她的时候,忽然说:“夫人,您就是圣医,对吗?”

沈春芜淡笑:“你是如何认出来的呢?”

男童道:“因为夫人是被光明选中的人,我接触起来,感到暖洋洋的,像是太阳落在身上一样,我阿娘说,圣医就是给人间带来光明的人。”

——她是被光明选中的人。

听到这句话,沈春芜原本平寂的心河起了微澜,幼童说起话来总是饱具灵气,让她没有任何防备地,就被治愈了。

沈春芜伸出手,接过了香,温声问:“谢谢你,你母亲呢?”

男童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大舅说,我阿娘去天上见佛陀了,佛陀会宽待她的。”

沈春芜没想到自己会等来这个答复,一时之间不知如何答复。

男童没有露出太过悲伤的神色:“我阿娘总说这世道很苦,像锅盐一样,她尝够了苦,就去天上了,佛陀会给她甜头的。”

他小心翼翼地掖了掖沈春芜的袖裾:“圣医,您是从天上下凡的人,离佛陀最近了,若有一朝回到了天上去,见到了我母亲,能不能帮我捎几句话呀?”

沈春芜拒绝不了男童的请求,笑着问:“想说什么话?”

男童斟酌了许久,低垂着眼睫,适才道:“阿娘,我大舅说江南的水涝差不多都治好了,我过几日可以跟大舅回家了,我保证以后会乖乖听大舅的话,好好念书,不惹大舅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