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春山(257)
空气之中,弥散着一片烤雪的气息,似乎是一大块冷硬坚实的东西,凭空融化掉了。
楚帝也发觉沈春芜脸色的端倪,露出了一副微微摄住的神色。
沈春芜盈盈行了一礼,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就是接受了楚帝的致歉。
楚帝多少也是有些尴尬的,不说有多深的愧怍,但至少要给自己下的来台面。
盛轼看了楚帝一眼,散淡笑道:“王妃原谅您了。”
楚帝:“……”
他很清楚这件事,不必盛轼亲自来提醒!
楚帝眼看就要走,沈春芜想说些什么,但显然不合时宜。
因为这时候,有一个侍卫忽然行至楚帝近前,捣剑出鞘!
刺杀来得格外突然!
林中突然出现了成十近百的黑衣刺客,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苏迩急道:“陛下当心!”
盛轼眸心一凛,一个斜刺,挡在楚帝前,与这些刺客交起手来。
沈春芜以前失明,没见过盛轼把剑刺敌的容相,今番头一回领略到,她大脑之中只有一个明晰的词——
翻江倒海!
她被盛轼搂着腰,他搂着她不松开,他跟刺客们缠斗之时,左手将她静静揽入怀中。
沈春芜没来得及欣赏盛轼极好的身法和剑术,五脏六腑就被迅疾颠了个位。
盛轼抽空看了她一眼,发觉她面色肉眼可见地苍白起来。
戚巍、席豫、魏红缨等人问询赶来,迅速加入了战圈之中。
为首的刺客见势不妙,忙不迭从袖囊之中摸出一封密信,扔到了楚帝近前!
楚帝其实也会写武功,下意识拔剑挡下此物,但此物被挡落在了脚前。苏迩唯恐有诈,替帝王捡拾起来,发现这是一个竹筒,竹筒里没有机关或是暗器,只有一封折迭的信纸。
为首的刺客见楚帝拿到了信纸,一霎地打了个唿哨,周遭所有刺客顿时鸣金收兵,隐入丛林之中无影无踪。
一场林中乱战猝不及防地发生,又猝不及防地落下了一个休止符。
沈春芜惊魂甫定,大脑有一瞬的茫然。
——这些刺客是谁派来的?
——冲谁来的?
——究竟有什么目的?
她的视线穿过落雪,定格在了楚帝所拿着的那封黄皮纸信札上。
圣上在看什么?!
沈春芜注意到的异样,盛轼自然也留意到了,他眯了眯眼,保存崩抿成一条细线。
翛忽之间,楚帝盯紧盛轼,捏皱了信纸,低声道:“混账东西!——”
【作者有话说】
QVQ
90 【第九十章】
◎“储君”◎
这一夜, 楚帝将盛轼传召入大营之中,整整一夜,营帐灯火通明, 军备防守极其森严, 任何人都不准入内,就连燕皇后、戚巍等人都被挡在了外头。
沈春芜虽然没有看到这封信, 但也猜出了几分端倪,能惹得楚帝勃然大怒的事,且与盛轼休戚相关,绝对与容朔有关了。
盛轼曾同她说过,梅妃娘娘当年怀了双胞胎, 只将一胎记入族谱, 另一胎寄放到盛老太太的膝下,改姓容,讳曰朔,如今官拜骠骑将军, 驻守漠北。
楚帝一直不通晓此事,被瞒了这么多年, 今番历经敌方挑唆,脾气就炸了,吩咐盛轼去对峙。
沈春芜在营帐之中,负着手,行来走去, 心始终惴惴不安。刚为沈家平冤昭雪,敌方就送来了一份大礼前来, 真可谓是一波又平, 一波又起。
她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戚巍来看她的时候,沈春芜已经连续喝了好几杯水了,他坐在她对案,很轻很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膊:“千万不要多想,明白吗?才多大点事儿。”
戚巍是热衷于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沈春芜也希望这件事能简单些,但避藏皇家子嗣,还藏了这么多年,若是真计较起来,这可是滔天大罪。
沈春芜弥足担忧盛轼的安危,若是燕皇后也在的话,兴许还能求情,可是,问题就在于燕皇后也被拒之门外了。
由此可以预料到这件事的棘手程度,此事又关涉到梅妃,梅妃一直是父子之间讳谈的人物,更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鸿沟。
沈春芜始终忧心忡忡,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戚巍道:“你不相信盛轼那小子么?”
沈春芜道:“我自然是相信他的。”
戚巍两手一摊,道:“这不就没事了吗?有些事,他自己能够解决,你也不用这般操心了,等着他解决就好。”
沈春芜朝着营帐的方向望了过去,眉心始终不展,真能如此吗?
-
“啪”的一声响,又一盏茶碗给帝王怒摔了去,营帐之中始终萦绕着一股子隐忧沉郁的氛围。
苏迩不敢说话,只得俯身将摔碎了一地的茶盏捡拾起来,战战兢兢地立在一盘,不忘偷偷瞧着襄平王的容色。
自始至终,他都很平静,仿佛是个局外人,冷淡地看着帝王发火。
盛轼其实是有些麻木了,每次关涉到梅妃的事情,谢胤都会动怒,动辄就摔砸东西,好在东西够多,也够他去砸。但在时下的光景之中,营帐里的东西不够多,楚帝很快就砸完了。
楚帝手头空空无物,只得遥遥指着盛轼,想骂些什么,但望着他那张肖似自己的脸,又偏偏骂不出口。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诘问,道:“容朔一事,为何要瞒着朕?”
盛轼道:“这句话不该问我,该问一问母妃。”
“你!”楚帝气不打一处来,道,“朕认真问你话,你就不能好好答朕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