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春山(47)
奔月和刀九皆暗道不好,山亭周遭,同时出现了一批黑衣刺客!
这些人如张开的罗网,纷纷围扑上来!
变故生发在一瞬之间。
“保护好王妃。”刀九扔下一句,抽刀去引战刺客。
空气之中旋即传来一阵激烈的刀剑相击之声,接着,一股血腥气息穿透雨雾传来。
奔月将沈春芜护于亭中,但她很快发觉,不仅亭外东面有刺客,另一侧的山岭间也蛰伏着一批刺客,他们呈里应外合之势,从另外一边围扑迫前,目标就是沈春芜。
奔月眉心一凛,赶在他们拔剑前,忙抽刀劈削而去。
刀九和奔月都去剿杀刺客了,亭内只有沈春芜一人,她并不算荒落,反而很镇定。
不是第一次遭受到刺杀了,但上一回刺客的目标是盛轼,这一回盛轼不在身边,他们怎的还来刺杀她?
莫非这一伙刺客跟上一回不是同一批人?
沈春芜捋了一下,上一回刺客是射毒箭,这回这一伙人用的是剑。
既如此,他们为何要刺杀她?
气氛剑拔弩张,沈春芜捋平呼吸,忽然之间,她听到身后不远处传了一阵极其轻微的动响。
类似于剑缓缓脱鞘的声音,仿佛在酝酿着一场杀机。
这种声音轻微得让人觉察不到,但沈春芜听力极其敏锐,她听到了。
刀九和奔月都不在身边,不能第一时间赶来救她。
为今之计,只能自救!
她身上唯一的武器是长弓和携带的几枝箭。
盛轼教过的话浮响在耳畔。
她取下长弓,捻箭张弓。
克制住腕骨不断的颤意,箭枝对准了身后那一道声音。
-
“砰——”
亭中猝然传来一阵巨响。
刀九和奔月杀掉了迫身前来的刺客,闻到声后,变了脸色,齐齐回亭,惊悚地发现,沈春芜从山亭之中凭空消失了。
【作者有话说】
王妃遇难了QAQ(这章非常和谐,请各位高抬贵手……)
21 【第二十一章】
◎”委屈“◎
雁荡山山麓。
迫近傍夕时分,落日彷如一层熔金,髹染在了山间驻扎的营帐,山风拂过,碎金般的光影在帐帘摇曳,帐中,盛轼正静静听着席豫禀述各个兵团夺旗的情况。
“目前第七兵团和第九兵团夺旗的数量并列第一,当前两个兵团正在山顶处开展夺旗鏖战,其他兵团都已陆续下山。”
盛轼看着薄近西山的金乌,指尖慢条斯理地摩挲了下袖裾,道:“重点关注第七、第九兵团的表现,尤其是各自的团长,表现优良者,可选编入漠北铁骑营。”
“是。”
两人在营帐之中商讨了一番其他政事,及至第七兵团夺旗胜利的消息从山上传来,已经是天黑的光景了,比预计的傍夕时分要迟了半个时辰,盛轼率先吩咐行军拔营回途。他想着,沈春芜还在他的营帐里等着他,若是他回迟了,很可能要坠泪来埋怨他了。
堪堪整饬好行军,一道身影如龙卷风,猝不及防出现在山麓营帐前。
是奔月。
因是着急赶路,她的劲装上出现了不少叶片,更让人在意的是,她背负的长刀上,蘸满了稠血,空气之中直直撞入一股子辛烈的血腥气息,俨如历经了一场激烈的酣战。
盛轼挑了挑眉庭,薄唇抿成了一条细线。
近旁的席豫纳罕道:“不是让你大本营待在王妃身边吗,怎的冒然来此?”
奔月半跪下来: “殿下,王妃不见了!”
接着将事情来龙去脉速度禀述一通,迩后道:“刀九已然到山脚处去寻人了。此事卑职万死难辞其咎,惟愿寻到王妃后,提着脑袋来见殿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际帐内死寂得可怕,无人敢去看盛轼的脸色。
这就像是暴雨风来临前的平静。
众人皆知,雁荡山山势陡峭嶙峋,半山腰堪比一道险崖,寻常人跌落下去,很可能就没命了。
更何况,沈春芜素来养在深闺,柔弱得很,加之目不能视物,此番坠崖,能不能保住性命,暂未可知……
无人敢去擅自揣测。
稍息的功夫,响起男人沉郁如霜的嗓音:“沈春芜离营前,身上带了什么?”
奔月叩首道:“一柄长弓,并数枝箭簇。”
盛轼不再多问,大步迈出营帐。
半刻钟后,封锁雁荡山的消息,俨如一张泄了火的纸,传遍整片行军,除了第七、第九兵团留守山麓,其余兵团循照原计划回大本营,犒赏之事择日再议。
盛轼这样安排,有自己的考量,王妃失踪的事情只有第七、第九兵团知晓,这两个兵团皆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口风极紧,战力也强。
得到主帅的军令后,两个兵团兵分两路,一支去山麓进行包抄封锁,预防有人出山,一支则去山腰、山麓两处位置开展搜寻行动。
雁荡山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要寻一个从山腰坠落下去的女子,绝非易事,尤其是在天黑之后,山中起大雾,会有不少夜行的野兽出没。
还有一个严峻的情况,当初蛰伏在沈春芜背后的刺客,他跟着坠落半山腰后,可能并没有死。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这令搜查行动变得十分棘手。
当一个人生死不明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堪如凌迟的煎熬。
盛轼回溯起今昼临出发前,沈春芜曳着他的袖裾,晃了一晃,柔声祈求:“王爷,我能跟您一同前去雁荡山吗?”
他当时的回答是,不允许她离开营帐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