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杀他时我总下不去手(138)

作者: 后几捞梦 阅读记录

“嗯”了一声,算他的回应。

记忆排山倒海地涌过来,皇帝看到帐幔的顶上去了。

他的话变得很慢,是在回味那些阿云在的日子:“禁州是个好地方,朕常和阿云骑马到处跑。朕知道,阿云绝不会欢喜被宫墙禁锢,也不会喜欢皇都的各处限制。朕也爱上禁州了,可那日看见了孤苦的流民,朕才知身处天下最高位,朕的失踪让朝廷慌乱,已有一些官员想借此时机敛财,才加多了流民的数量。”

“朕怎能不担心他们?朕必须得回到皇都,让他们明白朕的江山容不得他们胡来。百姓……朕放得下朝堂百官和荣华富贵,可朕放不下百姓,涧……你能懂的。”

萧鸣涧侧目看他,回道:“懂。”

“那年大雪,朕没信过他们给阿云泼的脏水,可流言已经四起,谢家在私下造势,要损朕的威严。朕一拖再拖,奈何只查到那个送茶水的宫女的尸体,死无对证,阿云和皇后宫里的那个,似乎板上钉钉。朕若是没了威严,朝堂该如何?百姓又该如何?朕,不得已。”

“送阿云去那座有地道的偏殿,朕想过她会不肯走,但还是让陈公公去劝她。朕想,或许哪日她会变了思想,只是不曾想过那年风寒来得这样顽劣……”

皇帝的眼里开始闪着泪光,萧鸣涧无措地将头偏开。

“听说你的婚事也有着落了,皇后同朕说那个姑娘还是叛乱那日救下朕和她的人。谢家的事了了,朕会嘉奖。你不知,朕多么羡慕你和渊儿。”

萧鸣涧又将头扭向皇帝。但他心里有些不安,他的父皇今日对他说得话实在太多,多到有些反常。看着床上男人的脸色,他有些忧心是不是父皇要有什么不好了。

尽管只得到萧鸣涧的眼神回应,皇帝说话的兴致依旧高:“生在这宫里的人,本就没有择选婚姻的能力。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能被儿女私情拖累。”

“朕同皇后,成亲那日才得以见面,这原对她不公,可稳固势力的需要,朕和她不得不从。朕见到了阿云,才明白情为何物。阿云不欢喜同别的女子共侍一夫,朕骗了她,所以回京后她生了朕很长一段时间的气。阿云死在政治斗争,皇后的幸福也被深宫剥夺。朕多渴望成为你或是渊儿,能同心爱之人相守,你们比朕,运气好些。”

萧鸣涧静静地,看着他。

皇帝也触碰上他的眸子,认真道:“朕说这么多,没想过让你原谅朕过去的冷漠。你那会才十岁,是很无助的年龄。朕本该多看看你,但朕太自责太懊悔。你对朕没有父子的感情,不该怪你。朕和你之间差了那么多年的相处,朕不会逼你日后对朕态度改变。但是,给朕多写写信吧,你总在禁州,我们难见面。不知道说什么,报报平安也好。”

对视良久,萧鸣涧的鼻头渐渐上了酸涩,他忙慌张地扭头,回道:“知道了,会的。”

皇帝舒心地笑了:“回去吧,涧儿。”

萧鸣涧很快地将屁股离了床边,做告别的行礼,脑袋却低了很久,也没有说一句话。

把一股湿意咽下,萧鸣涧才字正腔圆地说:“父皇多保重,儿臣会再来看父皇。”

皇帝歪着头,嘴角一上扬,就有一行泪顺着脸颊滑到了枕头上。

萧鸣涧走得很快,险些左脚绊倒右脚。

到了寝殿的拐角,他才把背贴上墙,仰头试图不让泪水流下,但到底是难敌泪意。

泪水濡湿了他的整张脸,他慢慢绽开了一个笑。

他终于,又有父皇了。

跳吧

母后说,要她与谢燎琰和离,她不肯,于是想私下去寻谢燎琰,问问他是否参与了谢家的事,想着找些法子替他开罪。

然而刚出了有馨宫不久,萧宁枝就遇上了萧鸣涧和愉放。

看他们来的方向,正是地牢处。

萧宁枝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怕皇兄们已经背着她对谢家人做了处理。但她忽然又收入了二皇兄那张几乎是死了的脸,她把自己抛之脑后,绞尽脑汁要让二皇兄开心些。

二皇兄没有气力同她说话,愉放大哥也说了句客套话就带着皇兄与她别过,她目送他二人走远,接着便来到了牢里。

值守的人开了牢门,谢燎琰掀起眼帘望了过来。

见是萧宁枝,他嘴角陷出来一个弧度。

萧宁枝激动地到他面前,要把他拉到长凳上坐下,但谢燎琰狠力甩开她的手,在地上巍然不动。

见此,萧宁枝只好作罢,与他面对着面,在地上一起坐着。

谢燎琰率先讽刺着开口:“娘子是上赶着来找我和离啊。”

萧宁枝听了他的指责,忙摇摇头:“母后同琰哥哥说了?我不和离。”

“我也不愿。”

他话音落下,萧宁枝脸上是放心的笑:“那琰哥哥,我想办法救你出去。”

谢燎琰却把一边的嘴角弯起,黑色的眸子阴森森的,他脸往前凑了凑,说道:“我不和离,我要拉着你一起死。”

这句话以及谢燎琰的神色,犹如一计响雷,劈在萧宁枝身上。

她有些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是要与她殉情,还是记恨她要拖她下水?

“琰哥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不与我和离,母后和父皇会想法子救我们的,你不会死的。”

谢燎琰仰头大笑了两声,蛇蝎般的眼神打到她身上:“萧宁枝你还真是蠢,谋反是诛九族,我怎可能不死?你和萧宁柯记名在皇后宫里,若是没有与我的婚姻关系,你也无须受牵连,可你偏偏与我成了亲,你就休想脱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