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珠饭馆[美食](244)
陆陆续续有村民拎了炉子过来。食客们一团一团地围在炉子周围取暖。
村民们的朴实和善良让食客们心底很是触动。大部分食客们都是从城镇里来的,城镇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很少有像村民们这样朴实善良的了。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嗐,这有啥,不用谢不用谢,别冻着了就成。”
袁如珠看着食客和村民们,她扬扬嘴角,然后进饭馆。饭馆现在还未开始营业,但天太冷,李长贵就打开大门,让食客们进来取暖。只是饭馆太小,只能装下少部分食客,只能让少部分人进来取暖。
收银台边上,李长贵的脸颊被暖气熏出两团红晕。他正在跟食客唠嗑,“以后这么大的雪还是不要来吃饭了,雪大路滑,危险得很。”
“这不是想吃你家的水煮豆花牛肉嘛。雪天最适合吃水煮豆花牛肉了!尤其是你家的水煮————哎?袁老板你来了?”
李长贵侧过脸,“珠珠你咋来了?”
“我来看看。”
李长贵给她倒热茶,“快喝点暖暖身子。”
喝着热茶,袁如珠目光在食客们身上划了一圈。她有心想提前营业,但员工们未必想提前营业。大雪天的,这个时间点恐怕有些员工还在睡觉。
在饭馆里待了一小会儿,袁如珠返回家。
临近中午,吴桂芳取下灶台上方吊着的血豆腐。熏了这么多天,血豆腐已经熏好。剥开熏的黑黑的稻草和菜叶子,里面同样熏得黑黑的血豆腐露了出来。
血豆腐外皮是黑红黑红的,切开之后里面却是粉嫩的,浓郁的干香飘进鼻子里,吴桂芳深嗅一口香味,心中默默道:“珠珠做腌的血豆腐就是比咱们以前腌的香!”
她把血豆腐切成片,爆香蒜末,把血豆腐炒进锅里。血豆腐的外皮慢慢变硬变焦,一股子腊味混合着豆腐香猛烈地窜出锅底。
炒香了血豆腐,她往锅里倒青椒。青椒的辛辣一丝不剩地渗进血豆腐里,血豆腐越炒越香。
袁如珠闻着香味进入灶屋。吴桂芳见她来了,用锅铲铲起一块血豆腐,“你尝尝,看还差点什么。”
血豆腐热烫热烫的,袁如珠吹吹气,咬进嘴里。
血豆腐口感很扎实,外焦里嫩,干香滋润,自身的咸辣鲜香被热油和辣椒充分激活。多嚼几下,腊肉特有的腊香一点一滴地弥漫出来,慢慢地将整个口腔包裹住。
她边吃边道:“还差一点生抽。”
“好嘞。”
午饭已经做好,但是李长贵还没回来。临近中午人越来越多,李长贵又忙着疏导人流,维持秩序去了。
“我先过去,幺姨你等会儿再过来。”袁如珠拎起饭盒,疾步去饭馆。
“快趁热吃。”很快抵达蚌埠,袁如珠把饭盒递给李长贵。
李长贵大口大口扒饭,“今儿这么大的雪,来吃饭的比以前还多。”
大抵是因为饭馆好几天不营业,食客们馋坏了。他心中雪亮得很,早有所预料。
“幺姨爹,你慢点吃。”
李长贵乐呵呵的,一口一块血豆腐,“好吃,好吃。”
袁如珠把热乎的果酒推到李长贵面前。她摸出手机看钟表。
“袁老板。”耳边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有事吗?”袁如珠看向走到她面前的食客。
食客一脸惊恐,像是发生了什么非常可怕的事。
作者有话说:
第二更!发生什么可怕的事了?hhh
第96章
◎腊八◎
见这人一脸惊恐, 袁如珠愣了一愣,“你怎么了?没事吧?”
食客语速急促,“老板, 我刚才听说饭馆这个月底就要关门,要一直关到明年春天?”
“对。”
“天哪!”食客如闻噩耗, “这也太久了吧!大半年时间不能来吃饭,这不是要人命吗!”
“你、你就是因为……”袁如珠有点啼笑皆非。刚才见这人惊恐的样子, 她还以为这人遇到什么事了。
“我说老板,停业大半年也停的太久了吧!”
“没办法啊,修建饭馆大概要修建两三个月, 通风也要通两三个月。”
食客默了一默,眼珠子滴溜滴溜转了一下, “老板, 其实我觉得饭馆现在这样也还好, 也不用重新再盖个新饭馆, 那多费钱吶。”
这时候, 又有食客上前来,“就是就是,不用盖什么新饭馆, 现在的就挺好的, 就别浪费钱再去盖新的了。”
边上,李长贵嘴角抽搐,“又小又破又旧的, 哪里好?”
“哪里小了?哪里破了?哪里旧了?我觉得挺好的!”
为了饭馆不停业,食客们都开始睁眼说瞎话了, 李长贵哭笑不得。他不再理会睁眼说瞎话的食客们, 继续扒饭。
今天是冬至。清河乡下有这样一句俗语:“冬至吃了南瓜粑, 来年不用把眼医。”
冬至这一天,村里到处都飘着南瓜粑的香气。南瓜粑,捣成泥的南瓜和干糯米粉混合后,油煎成的粑粑。
吃香甜软糯的南瓜粑,得配上熬足时辰的大骨汤。
“丽姐,你把猪大骨焯了。”袁如珠一边炒着菜,一边吩咐李丽。
李丽手脚麻利地将猪大骨洗净,冷水锅里下姜片,给猪大骨焯水。猪大骨煮了三四分钟,捞出来清洗。
“老板,焯好了。”李丽把猪大骨放到案台上。袁如珠挖了一坨猪油,放到热锅里烧。凝固的猪油融化,微微冒烟的时候,猪大骨下入锅内,中火煎。
猪大骨上的肥肉被煎得卷缩起来,里面的猪油一股股地流淌进锅底。而瘦肉则被煎得慢慢变成微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