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他口是心非(53)

作者: 千山绿雪 阅读记录

众人循着声音,只见一个十岁左右,面目清秀的小男孩从拐角出走来。

他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行的却是佛家的礼。

“各位施主,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瞧见来者的模样之后,晋明琢一瞬间瞪圆了眼睛,猛掐手心才没叫出声。

应该不会有错,晋明琢心想。

她从小在孩子堆里长大,骄纵却不叫人讨厌的本事,除了嘴甜,还有一条就是记脸记得快。

虽然这小孩如今瞧着只有十岁左右,可总归已经有了日后的轮廓。

“哟,是你这小骗子。”裴朗宜轻巧地开口,话说的却一点都不中听。

“我不是小骗子。”那小孩倔强地开口。

“你穿着道家的衣裳,行佛家的礼,不是小骗子是什么?”裴朗宜颇为不爽地跟小孩计较起来:“你那和尚师傅呢?”

只听他反驳道:“常闻不是我师傅。”

晋明琢看了看裴朗宜,又看了看那小孩,确定他们俩不认识。

可是......可是,那不是清庆吗?

他后来的那个守财奴小徒弟。

只见清庆正正经经地走到夏父面前,又行了个佛家的礼,看得裴朗宜牙痒痒。

“施主。”清庆口齿伶俐地开口:“常闻听说施主有难,特地叫我前来为你作证。”

“作证?”

岑父闻声,看向夏父。

夏父摇了摇头,“清庆,你不是没到入世的时候么。”

果然是他,晋明琢按下心中的震惊。

清庆也跟着摇头,“师傅昨夜说,我今日入世。”

他师傅竟还另有其人?晋明琢更困惑了。

把禅房翻了个底朝天的裴朗宜眸色深沉下来,觉得此事不简单。

“你师傅?”也没听过这号人的夏父惊讶的问道。

“常闻的师傅。”

被这么一问,清庆不乐意地改口,闷闷地说:“他给我托梦了,说今天我师傅会带我走。”

晋明琢闻声,瞄了一眼裴朗宜,却不想正好与他四目相对。

她吓了一跳,装作没看见地收回视线。

裴朗宜看着那小孩破烂的道袍,还有晋明琢那个眼神,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爹!”夏净云突然急步走过去,握住自己父亲的衣角,她搞不清其中的缘由,但总觉得,定然与自己有什么联系。

“你就让他说吧......”

她眼泪急得直往下流:“求你了。”

夏父索性闭上眼睛,不发一言。

“小道长。”

夏净云见求父亲无用,如同抓住一根浮木般地抓住清庆的袍子,全然没有平日冷淡知礼的模样:“求你开口吧。”

裴朗宜听到这称呼就难受。

清庆也难受,怕自己这唯一的道袍有什么万一:

“施主,你先放开我......”

正说着,那袍子刺啦一声,裂了。

眼见着,小孩看了看夏净云,又看了看自己道袍上的口子,眼里的光没了,木然地张了张嘴,唇哆嗦了两下,“我......”

晋明琢在角落里跟裴朗宜看似眉来眼去,实则互相威胁。

她回来之前刚被这人凶了,这会儿还委屈着,看他横竖不顺眼。

裴小王爷却一向以此为乐,见她表情生动,觉得很是可爱,故意逗她,对她使的眼色装看不懂。

结果被狠狠瞪了一眼。

裴朗宜没收到什么好脸色,怏怏地转头,对着清庆没什么好语气:“赶紧说,回头我赔你一身衣裳,不说把你丢井里。”

就知道他是装看不懂。

晋明琢忿忿地想。

清庆毕竟是个孩子,闻声惊恐地往后退了一步,看向夏父。

“小王爷你......”

夏父梗了一下,见裴朗宜没有商量的余地,沉默了良久,叹了一口气,妥协道:“你说吧。”

清庆点点头,开口道:“夏大人是常闻师傅的客人,求的是治疗女儿先天不足的药。”

夏净云抬眼,突然想起,小时候来过这里的事。

“常闻师傅?”晋明琢听一旁的父亲开口问。

“常闻是这里的那个和尚,他的师傅才是当日名噪一时的那位,早在十年前就驾鹤西去了。”

夏父低声开口,解释道:“他天资平平,却一心向佛,师傅走前不放心,留下些方子书本,却不想被一场大火几乎烧了个干净,只好借师傅的名声勉强度日,直至今日。”

“这也就是为什么,突然有一天和尚像换了个人似的,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众人闻声,都觉得惊讶。

“至于清庆,是他捡来的孩子,他窥得这孩子慧根不在佛家在道家,于是嘱咐常闻不叫他拜师,好好养着,叫他寻他的师傅去。”

清庆闻声,低头看自己的鞋面。

“就算如此,可这同夏大人的死不开口又有何关系?”

齐东来锐利地直指重点。

“那药......那方子,你们看了就知道了。”夏父艰难地说道。

清庆拿出方子,环顾一圈,递给了裴朗宜。

“你倒会看眼色。”

裴朗宜冷哼一声,看起了那方子。

别的他看不懂,这药引子用的观音土,正是在这禅院里,也怪不得他们不挪地方。

“夏大人每月一次来这儿,就是因为这药,只有我跟常闻能做。”清庆开口。

裴朗宜把方子给了晋父,晋明琢好奇地凑上去,也看不懂,最后穿到多少识点医理的人手中。

那人皱着眉头,迟疑地看了一眼夏父:“......这,这似乎同治疗女子内症的药方有六七分相似。”

是先天不孕不育,以及由此产生的体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