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鸾春(213)

“少公子都没吃呢,你就上了手!”

乌婆婆虽知凤宁真实身份,口头始终是以少公子相称。

傻妞被她打得泪眼汪汪,凤宁含笑迈过来,掏出一块帕子打了水给傻妞净了手,自个儿也捡了一块入嘴,清甜冰爽十分可口,凤宁遥遥望着对面横厅的乌先生,

“先生,您要来一块吗?”

乌先生穿着一身灰袍,乌木而冠,与在李府时没什么两样,神态悠闲而自得,摆摆手道,“我不吃冰瓜。”

乌先生那条腿受过伤,从来不吃寒凉之物,不过自从回到西北,这里天气干旱,他的老寒腿已经许久不曾发作。

凤宁就没管他,她吃了几口后,余下的全部被傻妞吃了,傻妞抱着盘子坐在门前的地砖上吃得认真。

乌婆婆看着她傻乐的模样摇摇头。

学堂休沐,院子里也静了下来,乌婆婆挨着凤宁坐在锦杌上,瞟了一眼远处看账册的乌先生,又觑了一眼身旁的凤宁。

姑娘还是做男装打扮,穿着一件朴素的长衫,胸前微束,乌发清清朗朗束入一个小冠,露出一张白净的小脸,最开始那段时日,凤宁面上总要做一些易容,如今康家堡的人都熟悉了,学生们也处的融洽,凤宁便随意一些,孩子们都夸自家夫子很好看,将来定娶一门漂亮的媳妇,把凤宁给逗乐了。

当然,骗得过孩子,骗不过几位夫子,请来的那位女夫子与两位男夫子,朝夕相处倒是看出凤宁的身份来,大家看破不说破,默契不提。

凤宁已过了十九岁生辰,人虽生得腼腆明秀,在乌婆婆来看,年龄不小了。

“少公子,您真的不打算成婚了?”

凤宁笑吟吟摇头,“婆婆,我不是说过么,我在给我夫君守孝呢。”

过去在京城打着未婚夫的幌子,如今年纪有了,便正儿八经说夫君。

乌婆婆得知凤宁嫁过人,心中颇有遗憾,悄溜溜瞥一眼远处的乌先生,有口难言。

乌先生打一开始就敲打过她,不许她胡乱撺掇。

在乌婆婆来看,凤宁嫁过人,乌先生有了些年纪,二人做个伴,生个孩子简直是皆大欢喜,可惜她旁观了一阵,乌先生对凤宁止乎礼,凤宁对乌先生更是一片敬重,看样子是没那个心思。

慢慢来吧,日久生情,待上了年纪,他们走着走着就能走到一块去了。

“我不仅替你愁,我也替他愁。”乌婆婆悄悄指了指远处的乌先生。

凤宁想起乌先生少时有一位未婚妻的事,“真有其事?”

乌婆婆哂笑,“全是诓骗人的话,哪有呢,他杀过那么多人,自问罪孽深重,不敢贪图人间喜乐。”

凤宁望着乌先生眉间也犯愁,他心里很苦,却从不言苦。

她转眸与乌婆婆道,“如今咱们安定了下来,是该琢磨这些的时候,您瞧见合适的,就给先生张罗吧,不如我搬出去住?我手里也有些家当,可在隔壁再买个院子....”

她话未说完,被乌婆婆打断,“哎呦喂,我的少公子诶,您可千万别动这个心思,他真要成亲,回上头乌堡成亲就是。”

凤宁心里琢磨着,乌先生迟早得成家立业,她得为自己谋下一步,置办宅邸,弄些人手看家护院....至于男人....遇见合适的再说吧,凤宁笑了笑。

下午申时,乌先生回了山顶的康家堡,凤宁带着傻妞来到街对面的茶楼吃点心,这里煮了一碗极为好吃的豆花,凤宁每日午后都要来吃上两口,冰冰凉凉十分解暑。

街上熙熙攘攘,来往商贾极多,通往各国行商。

而康家堡很好地成为了他们的给予站。

恰恰有一大宛人牵着几匹马打前面路过,凤宁瞧见了,登时唤住了人。

小壮留在章家,小赤兔还在上林苑。

凤宁想买一匹自己的马。

用波斯语与对方交流,大宛人嫌凤宁价格压得低,有些不想卖,他这些马只要牵去乌城,价格立马翻倍,在城外就是卖不出价。

可凤宁如今练就了一张厉害的嘴皮子。

“您有通关文书么?能不能进乌城还难说呢....可别偷鸡不成蚀把米。”一番威逼利诱,唬着对方将最好的一匹卖给了她。

箭步开外的一颗老枣树下,一道修长黑影长身玉立,他轻而易举在人群中锁住了那道背影,她穿着打扮与在中原迥然不同,捏着粗粗的嗓音,故意遮掩女声,即便如此,一个人的姿态不会轻易改变,他还是一眼认出了她来。

他的姑娘变得伶牙俐齿,她始终朴素无华,雪白的一抹鬓角在视线前端晃,却始终不曾转过那张脸来,终于,她买下了喜欢的骏马,转过身与那大宛人挥手告别,那张毫无瑕疵的脸眉梢飞扬,挂着不谙世事的笑。

“下回再来哈。”

说着他听不懂的波斯话。

大约是察觉有一道视线打量她,她眸光追过来,四目相接。

裴浚心弦被猛撞了下,就仿佛那块被挖走的肉又重新合上,沉寂许久的心恍惚活过来了。

思念,委屈,愤怒,埋怨,不一而足,通通绞在他的心口。

她离开了整整五百六十一日,她怎么舍得,将他一个人撂下这么久。

隔着有些距离,凤宁眨了眨眼,只觉那人无论姿态形容十分眼熟。

她当然知道他像谁,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那个人,她听说他励精图治,大刀阔斧改革,让国力蒸蒸日上,她也听说他坐拥三宫六院,是中兴之主。

他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该是许久没想起他,遇见一身影熟悉的便生了错觉。

上一篇: 错嫁第九年 下一篇: 女主对此感到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