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说(67)
大姑:“‘断袖’,咳,咳,这个话题就聊到这吧!”
小悠:“大姑,我们这是学术讨论,怎么能点到为止呢?咱们要端正学习态度!”
大姑:“打住!汉成帝和张放之间,可能不是那种关系!”
小悠:“大姑,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大姑:“那只是一种可能,却不是唯一的可能。历史上有不少人认为两人只是臭味相投的好哥们——我就是这么看的。”
小悠:“为什么?史书在写到他们两个人时,都用上‘与上卧起,宠爱殊绝’了,这还只是哥们?”
大姑:“可是汉成帝将许皇后的妹妹嫁给了张放为妻,根据你之前常念叨的,所谓从言情偶像剧里得出的理论,这应该属于‘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小悠:“对!爱情是独占的,是排他的,汉成帝竟然给张放娶妻,所以这两货不是爱情——没劲,不讨论了!”
大姑:“不端正学习态度了?”
小悠:“不是!我的学习态度一直都很端正!我只是觉得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主要矛盾上,不能让这些‘细微末节’占用我们太多时间,对吧?”
大姑:“你总有理!”
小悠:“呵呵!所以从目前的情况下,许皇后在后宫最起码在鸿嘉(公元前20年—公元前17年)前,是最得宠的吧?”
大姑:“应该是的。”
小悠:“汉成帝出生于公元前51年,死于公元前7年,享年四十五岁。他当上皇帝是在公元前33年,而许皇后是汉成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嫁给了她,成为太子妃,汉成帝登基为帝,许皇后便也成为皇后了。
也就是说,不算太子妃时候,最少从公元前33年到公元前20年之间,许皇后以皇后的身份在后宫专宠十余年,汉成帝对许皇后感情挺好的嘛!”
大姑:“嗯!如果从当太子妃时起算,专宠则达20年,可惜期间生了一儿一女,皆夭折。”
小悠:“没有孩子?后来许皇后失宠,这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吧?”
大姑:“嗯!大家都这么说!”
小悠:“公元前20年,汉成帝‘稍隆于内宠’!这一年汉成帝31岁,许皇后和他是少年夫妻,两人年岁差不多,在古人看来,许皇后应该算是‘年老色衰’了,皇帝正想‘移情别恋’,又加上所谓的‘求子’,于是就开始‘稍隆于内宠’(成帝宠爱的姬妾逐渐增多),你姑奶奶就是那个时候进入了汉成帝的视野吧?”
大姑:“应该是的。”
小悠:“你姑奶奶最早在公元前20年才开始得宠,但李平最晚在公元前17年,就已经被封为‘婕妤’了,大姑,这时间线你自己看看,你姑奶奶对皇帝,有爱吗?”
大姑:“咳!咳!老一辈的感情事,我这做小辈的,怎么好评说呢?”
小悠:“不管那些情情爱爱了,现在来看,卫婕妤是依附于你姑奶奶的,所以在‘后位争夺战’中,毫无威胁,难怪赵氏姐妹不带她玩。那马婕妤姐妹俩呢?”
大姑:“没看到关于她们的记录。”
小悠:“连台词都没有的配角,也难怪赵氏姐妹当时没连着一起坑,也是没有必要针对的存在。”
大姑:“所以,我姑奶奶当时能跟许皇后一起被赵氏姐妹惦记上,是赵氏姐妹对我姑奶奶的能力的肯定啰?”
小悠:“那当然!”
大姑:“……”
小悠:“那次宫斗之后,你姑奶奶躲到太后那去了,那许皇后呢?”
大姑:“没能从中脱身,后位被废,降为‘长定贵人’。”
小悠:“‘贵人’,不在你之前说的后妃封号中呀!”
大姑:“汉成帝时,除皇后外,妃位有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娙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小悠:“也就是说,这个封号其实不怎么固定,经常变动的!”
大姑:“嗯!所以许废后这个‘长定贵人’到底是什么排位,我也不清楚。”
小悠:“许废后就这样在冷宫中度过余生了吧?”
大姑:“没有!她在公元前8年,也就是汉成帝驾崩前一年,被汉成帝赐死了!”
小悠:“汉成帝太狠心了吧?为什么要这么做啊?这是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拉人陪葬吗?那你姑奶奶、赵飞燕两姐妹是不是都在那个时候被——划掉了?”
大姑:“没有!我姑奶奶是公元前6年去世的,那是汉成帝去世一年后的事。而赵飞燕则是公元前1年,即汉成帝去世六年后死的;只有赵合德是死在汉成帝去世的当年。那时,汉成帝起床不久即暴毙,大家认为是赵合德的罪过,赵合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