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178)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这玉米苗根本就不能用这种方式。”

他从地里随手拔起一根玉米苗给梨歌看它的根系,

“您自己看,它现在根本就没有新苗。”

梨歌一脸茫然。

播种机手叹了口气:“您看不出来吧?”

梨歌老老实实承认:“嗯。”

他摸了摸头,眼珠子一转:“您瞧这细的白须须就是它的新根。”

“玉米苗它不是人,把它换个地方后并不会立刻没事人一样该怎么样怎么样。

它要蔫不拉几在地里等个七天左右才能适应。”

“就是。”他旁边一个老大爷忙着讲解,

“一开始我们手工挖坑点玉米。后来您换了气动播种机,那我是服气的,一个大机器,自己连挖坑带点玉米带埋土,可现在这这不是又拉倒车吗?”

还从地头找出一颗玉米指点给梨歌看:“您瞅瞅,这是我自己随手埋的玉米粒,您对比一下。”

那根玉米精神矍铄不说,就是个头都比原来的玉米高了一大截。

您瞧瞧,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长得好好的玉米拔出来再换个地方得多久才修复?

“您刚才才说玉米不是人呢。”梨歌赶紧指出他的漏洞。

“您就别贫了!”老大爷急得脚能炒菜,“咱说的是关乎农场存亡的正事!”

唉,梨歌在心里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员工都这么认真负责。

她一个做老板的都敷衍至极,反倒下面的员工各个都卧虎藏龙!

老大爷没注意到她的情绪,还在认真阐述自己的理念:“我们家世代在这块黑土地上,我可以很负责任告诉您,我们祖辈都没见过这样的种植方式。”

他慷慨激昂,几句话说出了气吞山河的气势,恨不得把胳膊挥舞到小蕊脸上去:

“有些毛丫头,说的那个技术,只能坑了我们农场!”

这姑娘毛愣三光的整的这是人干事

小蕊委屈死了。

她嘀咕一声:“可是荷兰就是这么做的啊!”

“荷兰荷兰!”老大爷更生气了,“人家跟咱一样吗?人家工人多贵?”

10个工人,20万亩地就是200万个工人!

这是鸡蛋栓绳子——扯蛋!

“可我们未来人工也会很贵啊。”小蕊很委屈,“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实现智能分苗系统是大势所趋……”

她真的压力很大,公司提前引进,明明走在时代前列,却都能遭到这么多反对意见。

现在的吃亏是为了以后的盈利啊!

“可即使这样还是不划算,咱收购玉米毛利多低你还给派好几个大老爷们给伺候,”

“你是巴不得亏本是吗”

“好家伙!你那哪是种玉米啊你是整了个祖宗请我们伺候呢。”

“眼瞅着我们大豆和亚麻都大丰收,你搁这给公司扯后腿?”

“我这机器也有优点啊,一趟过去播种施肥浇水都干了,省时省力。”小蕊弱弱辩解。

“育苗用的那玻璃大阳光房、那成袋满山拉进来的营养土和蛭石,哪样不是钱?”

“你别跟我说智能。”老大爷气得嗓音都变调了,“你那些苗木又不能自己跑地里去!还不是靠工人手工种?”

小蕊低下头,她承认自己的育苗播种机目前只能种植粗壮的枸杞树,根本不能种植脆弱的玉米小苗。

“她要是能发明一种机器让培育好的幼苗自己跑地里去,那我就夸她!”老大爷放下狠话。

不管怎么说梨歌都打算支持小蕊。

她趁着大家乱糟糟吵架的功夫,终于想出了一套敷衍法:

“大家看这样好不好,给新事业部一个机会。”

“让小蕊尝试一下这种新做法。”

“如果输了我们也不过是损失一茬的收入,但如果赢了对整个企业来说都有长远意义。”

“要知道我们这回改革,说不定就跟当年拖拉机取代耙犁耕地那次一样。”

她这么举例,大家都犹豫了。

毕竟现在连小学生都听说了AI,都知道那玩意儿先进。

公司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大家也不想成为绊脚石。

正在犹豫呢,就听梨总说:

“这次基层员工展现出了极强的团结和对公司的忠诚,公司不会亏待大家。”

这话在别的公司那可能就是假话套话,员工连听都不会听进耳,

可是花不完梨总说,那员工都是感念不已:“梨总对我们那么好,我们应该的。”

只不过这念头还没想完,就听梨总说:“这次让基层员工不满意了,那就给基层员工涨工资,保证让大家谁都不委屈!”

“梨总,这是我们农场工人和事业部之间的矛盾,您出什么钱啊?”

“没听说过打架裁判出钱的。”

梨歌笑眯眯:“没事,你们算是公司内部矛盾,我这个公司管理者当然有义务解决内部矛盾。”

员工们收了一大笔奖金,也因此对事业部改革虽然心里还不满,但至少都愿意配合做事了。

甚至老大爷还来给小蕊道了歉:“孩子,大爷说话冲,你别放心上。”

小蕊也忙道歉:“是我不好,做事太着急了。”

公司内两波势力再次和好如初,

既然不能阻挠事业部,那就帮事业部省钱吧。

员工们一天给小蕊一个建议。

热心帮助她解决了不少难题。

别的不说单就那育苗盒居然都开始废物再利用。

员工们把喝完奶的酸奶瓶、牛奶盒裁个口子都拿到公司给小蕊育苗,一来二去省下不老少。

*

梨歌对此一无所知,在飞回岷江市后还一度因此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