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179)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现在事业部没做出任何成绩,反倒先和农场基层工人产生矛盾。

这样两股势力在一起做事磕磕绊绊,能大力降低成功的效率。

公司不就赢不了利了吗?

谁知过了一段时间接到了小蕊兴奋的来电:

“梨总,机器升级啦!”

什么机器?

什么升级?

“之前那位老大爷不是嫌我们的机器不先进吗?”

“我就特意跟荷兰反映,请他们改良了自动小苗播种机。”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专门的玉米苗播种机!”

梨歌将信将疑点开了视频。

视频里是一辆玉米苗播种机行驶在广袤的田野上。

驾驶室的右前方有一个旋转台,上面一圈长圆桶,

驾驶室的司机有条不紊把一篮子玉米苗分拣进一圈长圆桶里。

随着转动长圆桶被对接入机械臂举着的三角漏斗内,

滑入最下面的种植端。

怎么说呢,看着很像回转寿司。

不过,外面的世界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吗?

梨歌大表震惊。

“还得多谢那位老大爷呢!”小蕊语气很是感激,“没有他批评我也想不到要改良!”

“怪不得格言书上说批评使人进步,看来真的会进步啊。”

梨歌呆在原地,心里只有面条泪:不要每一碗鸡汤都喝啊!

第94章 20万亩玉米

这种其乐融融的场面并没有延续太久。

飞腾市爆发了春旱。

春季整个飞腾市该有的春雨并没有如期降下, 而是罕见的干旱。

“梨总,农场错过了抢种,这下要完蛋了!”

原来黑土地虽然肥, 但也担心万一遇上春旱,东北早春要抓紧春播,

因为土壤解冻后土里会立刻增加水分,现在利用墒情高的时候下种能防止忽发的春旱。

当时别的农场都开始地膜育苗, 抓紧播种玉米,只有花不完的地里还光秃秃一片。

因为育苗的缘故, 当时花不完没有趁着黑土地解冻后的湿润期播种。

这回职工们没说, 羊衫先来找梨歌认错:“怎么办啊梨总?我真的没想到……”

她肩头垂落, 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荷兰的农业公司都这么做, 应该没什么问题啊……”

梨歌安抚似的拍拍她肩膀:“没关系,相信我,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飞腾市商会群里,时不时有人发言:

“怎么花不完的地里黑黝黝一片?”

有人主动替梨歌回复:“听说是在搞新种植方法。”

“这都什么新方法还能误了农时?”发话人不以为然, “你就再创新也要遵守自然规律。”

还有人私下里议论:“花不完这回是玩脱了。”

“毕竟那个老总太年轻,稍微运气好赚点钱就飘起来了。”

这类人怀着看热闹的心思围观相思农场, 就等着看花不完亏损。

忽然有人发言:“梨总,你家农场怎么样?”

其中不乏暗戳戳想看热闹的。

毕竟花不完之前两次曾赚了大笔钱,足够让人眼红。

当然更多的还是关切, 之前花不完无偿帮助大家度过难关让很多人对花不完充满了好感。

记得花不完当初播种比大家晚,要是在抽条期和冒芽期就很不利。

梨歌没当回事,她随便回复:“应该也差不多吧,我最近在忙学校的体测, 没顾上看。”

群里那些等着看热闹的忽然就安静了。

是啊,人家还是个忙于应付体测的大学生。

就算栽个跟头又怎么样, 她有的是机会东山再起。

*

最近花不完公司的氛围并不好。

公司的两项投资都已经展露出失败的迹象。

除了持扇人第二个失败是农场,即使现在还没到收获的季节,但到现在地里都还光秃秃一片,显然已经误了农时。

更难解的是梨总很沉得住气。

不管大家怎么沮丧她都安慰大家“没关系的。”

没想到真的没关系。

大范围的干旱过后,开始倒春寒,地里出现了霜冻。

一茬接着一茬的自然灾害袭来。

飞腾市商会群都炸了,

那些农场主们都哀嚎遍野:“这得多大损失啊!”

“现在是玉米生长关键期,如果营养都用在御寒上,后期生长乏力,那就完了!”

可以预见,这期的玉米收成不会太好。

农场主们纷纷想出各种办法:有的在地头架炉子,有的给玉米再遮了一层地膜。

大家互相交流经验之际,梨歌看到了羊衫在公司群里的发言:“好消息!好消息!”

梨歌心里升起不祥的预感。

还没等她问羊衫,农场的职工打来了电话:“梨总!我们躲过了!!”

“是我冤枉梨总,冤枉羊衫那孩子了!”

到底怎么回事?

梨歌决定亲自去地里看看。

田地里仍旧空无一物。

不是耽误农时了吗?

羊衫拉着梨歌去阳光房:“我们的阳光房这回立了大功!”

里面的玉米一行行一排排,长得精神而茁壮。

玉米苗虽然矮,但在地里丝毫没有受到严寒侵袭的样子。

羊衫边讲边庆幸捂住胸口:“还好我们用了育苗!”

大旱的时候玉米还在温棚里呢,玉米苗由温棚统一管理倒水,压根儿就没受到春旱的影响。

等春寒时玉米仍然还在温棚里,外头的玉米度过最脆弱的幼苗期和抽条期时,接连遭遇了大旱和倒春寒。

唯有花不完的玉米。

因为在温棚里育苗而躲过了一劫,不,是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