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34)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当年那位幕僚谏言陆廷渊另立新妃时,陪在萧妤身边的是她,她也都听到了。

事后,她还向萧妤抱怨过。

“糟糠之妻不下堂,娘娘这么好的人,就算母族式微又如何呢,殿下怎么能有二心?那也太对不起您了!”

当时萧妤只是对她笑笑,“傻丫头,权势与地位,向来是世人不顾一切也要追寻的,何况是那个位置呢。权势面前,情爱这些,都太过微渺了……”

至真至纯、至死不渝的爱在萧妤心中依旧有向往,但她已不再是活在幻想里的天真少女了。

她见过抱着死去的妻子哭得撕心裂肺,转眼第二年便另娶新妇的人;

也见过在死亡来临时抛下妻儿独自逃生的人;

当然,也有那种寡情的女儿家,因为有了更好的去处,便毁弃婚约另嫁高门的人……

生活不是话本中有情就可以饮水饱的故事,爱欲、贪欲、利欲……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

拿天下至高的那个位子作为诱饵,又有谁能经得起这般的考验呢?

从始至终,她都不曾执着于皇后的位置。

若是他想换个妻子,只要同她说,她不会赖着不走。

无非是赏他一个耳光,痛骂一声“陆贼负我”,再带着这些年积攒下的不少钱财,自此潇洒离去,去体验另一种人生。

像是哭着追问他为什么不爱了,或是死乞白赖地留下来,同新人争风吃醋这种事,她想,她断然是做不来的。

即使再爱,她也不会丢弃尊严。

不过,从那时起,秋屏心里便对陆廷渊产生了一丝排斥,萧妤在他登基当天生产而死,更是让这种排斥直接演化成了猜疑。

萧妤平日里身体并不差,虽然产婆说是因为胎位不正导致的难产,就连身边最亲近、全程陪产的曹姑姑对此也没有异议,可她心里总是存有一丝怀疑。

因此她才会选择继续留下,留在小殿下的身边,她要替她家娘娘看好这个孩子。

今日娘娘却告诉她,真凶,并不是她心里想的那个人,而且竟然同曹姑姑有关。

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娘娘被最亲近的人背叛,含恨而死,该是有多么的委屈与不甘啊。

思及此,秋屏就恨不得手撕了那些人。

可娘娘现在却告诉她,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二人初初相认,自然有很多话想说。

说起秋屏留宫的原因,姜澂鱼一直有些不解。

当年她同卓枫可以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如今三年过去了,不知为何没有进展。

姜澂鱼试探着问了下,秋屏把嘴一撇。

“快别提他了,一提他我就来气!男人都是一丘之貉,我同他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看她气鼓鼓的样子,此时姜澂鱼方才觉得秋屏才真正鲜活起来。

再见到她的这段日子,秋屏给她感觉变化很大。原先她是最爱叽叽喳喳说话的,现如今当了一宫掌事,性子越发沉稳,竟半点不似之前了。

这还是重逢后第一次见她露出如此生动的表情。

也难怪秋屏这么生气,当年萧妤临近生产前半月,陆廷渊被先皇派去邻县清缴山匪,当时是卓枫陪他去的,卓杨则被留在府中,守卫阖府上下的安全。

听闻先皇死讯以及宸王围宫的消息时,陆廷渊一行便立即动身回京。他怕萧妤担惊受怕,于是便先派卓枫回府报信,随后才集结兵马,一路杀进皇城。

那时陆廷渊已不是手无寸铁、无人扶持的皇长子,朝中有不少人拥护他,其中就包括手握两大营数万兵将的两位侯爷——宣平侯和安阳侯,同宸王手中掌握的兵将数量旗鼓相当。

陆廷渊毕竟是在战场上真正厮杀过的人,武功与谋略皆不是从小被人捧着长大的宸王可以比拟的。

等他一剑取了武安侯首级,对面很快便溃不成军,局势瞬间扭转。

卓枫回去报信时,萧妤正在生产,他一个男子也帮不上忙,秋屏便让他去向陆廷渊禀报王妃正在生产的消息,让其尽快回府。

卓枫返回去时,战局已定,宸王身死。

那时朝局不稳,为防宵小作乱,须得尽快另立新君,而中宫嫡出、既嫡且长的宁王陆廷渊,就是最好的新君人选。

因此,不论是宁王派还是中立派,此时都站出来,齐齐跪地请求陆廷渊即皇帝位,拥护之声前所未有之高。

卓枫进殿前犹豫了许久,他想得是,王妃此时正在生产,要是此时告诉陆廷渊,他怕陆廷渊会不顾一切抛下殿里一应大臣回府。

可即便他回去,面对妇人生产的情形,他又能帮得上什么忙呢,反而会落下怠慢臣子的印象。

事关皇位继承,于是卓枫便自作主张,把萧妤生产的消息瞒了下来,只对陆廷渊说知会府里了,一切平安。

过了大半日,府里都不见有人回来,卓杨才又去报了一遍信。

陆廷渊终是回来了,可他回来的太晚了。

秋屏像疯了一样,眼睛红得似是要滴血,厉声质问陆廷渊为何不肯回来。

卓枫当即便跪下请罪,秋屏这才知道,原来是卓枫瞒报了萧妤生产的消息。

自此,二人便彻底决裂。

果然在男人心中,爱人和权势,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权势啊。

经此一事,秋屏算是彻底歇了嫁人的心思。

她心想,那日陆廷渊没回来,仅仅是因为卓枫瞒报吗?焉知这不是他二人商量好的托词?

显然,在她心里,她并不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