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35)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或许是出于某种愧疚或是补偿的心理吧,当秋屏提出要留下来,进宫服侍照看小殿下时,陆廷渊也没有拒绝。

秋屏便更觉得他是做了亏心事,所以才不去计较她的顶撞与冒犯。

这些年来,秋屏稳坐二品女官之位,即使面对皇帝,也时常冷脸相待。

提起屏女官的脾气与胆气,在宫里可是头一份的,谁人不竖大拇指,宫人们哪里敢惹她,谁也不敢往她跟前凑。

因此,她便愈发沉默寡言,甚至于孤僻。

听完秋屏的讲述,姜澂鱼这才知晓当年的前因后果。

要问她介不介意生产时自己的丈夫不见人影,当然是介意的。

当她因为生产之痛撕心裂肺的时候,当她得知孩子难产茫然无措的时候,她是多么想自己最亲最近的那个人能陪在她身边啊。

她度日如年的每时每刻里,心里甚至都在为他找补——

或许他是因为什么事情路上耽搁了,或许他就在回来的路上,只要再坚持一会儿……

可是他没有来。

直到她生命最后一刻,他都没有回来。

原来,不是他不想来,而是他不知情。

直至此刻,姜澂鱼眼眶里蓄满的泪珠终于经受不住地落了下来。

她擦了擦泪,努力平复下情绪,才对着秋屏嘱咐道:“秋屏,我的事万不可告诉旁人。”

“银烛姐姐也不可以吗?”秋屏问。

“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且如今还怀着孕,最忌情绪波动,还是不同她说了吧。”

“好。”

日子一晃又过去几日,大家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个月,终于迎来了昌平公主的及笄礼。

公主的及笄礼,并不像寻常宴会那般广邀宾客,来的大部分都是亲眷、友人以及寥寥几位玉京有名有望的官家夫人,还有如今教授她课业的众位教习。

一大早,福安宫里上上下下便开始忙活起来,有负责接引的、有负责端茶递水的、有负责布置场地席位的,各司其职,进出有序。

前些日子听说姜澂鱼做了昌平公主的赞者,郑嘉便也跃跃欲试,于是她鼓足勇气向昌平公主提出,自己想当她的赞礼。

“赞礼”即及笄礼的司仪,负责导引流程,提唱起、跪、叩首之仪者,亦是及笄礼中极为显眼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郑嘉如此争取,自然是有自己的心思。

昌平公主父亲已亡,当今陛下作为她的兄长,理应代为出席她的及笄礼。

况且陛下很是疼爱这位幼妹,过来参加她及笄礼的可能性非常大。

同为公主伴读,郑嘉自问并不比姜澂鱼差些什么。

论出身,她也是名门嫡女;论才情,课业上,她样样评级为优;论相貌,虽不似姜澂鱼那般令人一眼惊艳,可也算得上是容貌姣好。

只是大概因着姜澂鱼回京晚,众人对她了解的少,因此每逢姜澂鱼出场时,总是会引起一片惊艳声与议论声。

相比之下,她倒像个陪衬的了。

她也有自己的骄傲。

她本就有意那个位置,又是适龄女儿家,论家世、相貌、才情,也配得起那个位置,没道理不为自己争取一番。

“赞礼”一职不仅可以展现出她的礼仪教养,更能让在场宾客以及陛下注意到她。

作为礼部尚书家的女儿,从小便耳濡目染这些礼仪规程*,这一职她自问也是当得的。

人一旦起了比较的心思,便很难藏得住。

到底是十六七的小姑娘,还没有学会全然隐藏住自己的小心思,问完昌平公主后,郑嘉不由得看了姜澂鱼一眼,随即又赶紧移开了视线。

姜澂鱼自然是觉察到了她这番心思,不过并没有多说什么。

她心想,看来,郑嘉这是将她作为竞争对手看待了。

不过也无妨,她本就没想同她争什么。她有自己的事要做,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因此,姜澂鱼便索性向昌平公主建议道,不如让她们几个伴读都参与到此次及笄礼的仪程中来。

昌平的及笄礼,她是赞者,母亲孟氏是正宾,有些太过显眼。

所谓登高必跌重,若是风头全被她一家出尽,在这节骨眼上,并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要出风头,那便大家一起。

第060章 天家有女初长成

本来“赞礼”一职暂定尚仪局的孙尚仪担任, 见郑嘉主动请缨,都是在一处读书的,大家关系也融洽, 昌平公主不想让人觉得她厚此薄彼,于是索性听了姜澂鱼的提议, 央求母妃让郑嘉担任她的“赞礼”,方婵与吴希娴两人则作为“有司”。

孙尚仪算起来还是她的教习师傅呢, 本应该作为宾客观礼受礼的, 只是公主及笄典礼不算是小事, 才劳动她来担任“赞礼”。

如今, 既然郑嘉主动请缨,静太妃见她举止落落大方,又熟悉流程,心里也是满意的,当即便答应下来。

至于“有司”, 那就更不必担心,不过是帮着赞者、正宾递递东西之类, 并不繁重。

如此, 几人便光明正大地旷了两天课业,专门陪着昌平公主演习及笄礼的全部流程。

静太妃还让宫里尚服局加紧为几人赶制了礼服, 并各赐了一套首饰, 很是体面。

巳时一到,及笄礼正式开始。

寻常人家应是先迎主人, 即笄者的父母,再由主人立于东面等候宾客入场。

这仪式到了皇家, 自然没有让天家之人迎宾客的道理,命妇们都按品级大妆, 先行入殿,恭立等候陛下与太妃的到来。

随着一声“陛下、太妃娘娘驾到”,殿内所有人行跪拜礼,待二人升殿入座,众人方才起身,于观礼位各自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