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64)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她知道他的心又为她垒起了高高的城墙,她是妄图蒙混进城不被欢迎的过路者。

如此也好。

她缓缓合上眼,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第071章 怕人问咽泪装欢

这几日就像是一场梦, 而梦,终究是要醒的。

第二日起床时,姜澂鱼的眼睛不出意外有些浮肿。

周大娘见状连忙递给她两颗煮鸡蛋, 让她敷一敷眼睛。

“怎么了这是,昨儿夜里没睡好吗?”

姜澂鱼强笑一声, “是,有些睡不着。周大娘, 今日我们便要走了, 这几日真是多亏您照顾。”

闻言, 周大娘先是一愣, 忙道:“别啊!你周伯还想着把野猪收拾收拾,给你们炖肉吃呢,怎么这么突然?”

“今日是兄长生辰,家里也都等着他回去呢,天也放晴了, 我的脚也好了,是时候该回去了。”

姜澂鱼语气平静地叙说着回去的理由。

是啊, 该回去了。

听说今日是陆廷渊生辰, 周大娘说什么也要给他煮一碗长寿面吃。

“今日竟是姜小郎君的生辰?你也不早告诉我,过生辰啊, 早上都得吃上一碗长寿面, 这样一年才会顺顺当当,没灾没祸呢!”

说着便直奔厨房而去。姜澂鱼拦不住, 只能在旁边给她打打下手。

长寿面,要义在一个“长”字上, 面要拉作长长的一条,中间不能断。

周大娘手脚麻利地把面抻好下了锅, 出锅后,用一个瓷碗捞了,又浇上了一层昨晚炖的鸡汤,闻起来味道很是鲜美。

一大早,陆廷渊便和周大伯一起将野猪拖去了河边宰杀清理,回来后正好赶上早膳饭点。

其余人面前桌案上都是一碗蔬菜疙瘩汤,唯有陆廷渊面前放了一碗长寿面。

见状,陆廷渊看了姜澂鱼一眼,后者开口道:

“今日你过生辰,这是周大娘特意给你做的长寿面,快吃吧,时辰也不早了……”

陆廷渊端起碗,对着周大娘道了声谢。

今日,他二人都换上了来时的衣裳。

周大娘知道他们是非走不可,怕耽误了他们的正事,也不再开口挽留。

姜澂鱼也是格外沉默,吃完饭,照例同周大娘收拾着碗筷,一起端去厨房涮洗。

洗着洗着,眼睛却越来越热,泪水几乎要溢出眼眶。

怕一旁的周大娘看见再来问她,连忙抬手用干净的袖口擦了擦发涩的眼睛。

其实今日一早,周大娘就觉察到姜澂鱼情绪异常的低沉,只是没上前打扰罢了。

听他们说今日便早走,她心里也多少有些舍不得。

儿子儿媳妇常年在外,他们又住在山里,家里鲜少有人来,她还想多留他们几天呢。

可她也知道,二人身份肯定不凡。

光是瞧姜小郎君那周身的气度,一看就是大家族里的子弟,十有八九可能还是个在朝廷里当差的。

至于那位姜姑娘,一准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名门贵女,普通商贩家庭,就算从小锦衣玉食养着,也不可能有她这副仪态。

不需绫罗加身,不需珠玉点缀,也端得是矜贵无匹。

就连刚见面时她随手给自己的那副珍珠耳坠,也是他们这种家庭干一辈子活也挣不来的好东西。

别说在这吃她两日的饭,就算吃两年也是够的。

而且这兄妹俩性子又好,人又勤快,她心想,谁家父母能摊上这么一双儿女,真真是上辈子积来的福气。

正洗着碗,门外便传来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咚咚。

一听这敲门声节奏,陆廷渊立即去开门。

门外几人看清开门的是谁后,面上都浮现出惊喜之色,当即便要下跪叩拜,却被陆廷渊一个手势制止住了。

周大伯拿着把大刀,正在院子里剁猪肉。听见外面有动静,便起身来看。

几人见他拿着把大刀朝他们走过来,连忙抽剑防卫。

“不可无礼!”陆廷渊凛声命令道。

“是!”

随即是刷刷几道剑归鞘的声音,动作整齐划一,令行禁止,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家丁,倒像是训练有素的兵士。

乍一见门外这架势,周大伯一下子呆住了。

见状,陆廷渊主动解释道:“周伯,他们都是我的手下,是家里派来接应我们的人。”

周大伯忙哦了几声,随即侧开身让人进了院子。

姜澂鱼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她将碗一个一个摞好放到橱柜里,又仔细擦干净手,才出了厨房,来到院子里。

“周大娘,周大伯,我兄妹二人在此叨扰这几日,实在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正好家里也派人找了过来,今日便向二老辞行,多谢你们这几日的照顾。”

陆廷渊拱了拱手,姜澂鱼亦是行了个标准的福身礼,身后一众将士见二人都如此恭谨,连忙持剑躬身长揖。

“哎呦,你们这也太客气了。大娘这没什么好东西,只给你们烙了些糖饼在鏊子上熥着,我去拿,你们留着在路上吃。”

说着,周大娘便去厨房给他们拿糖饼。

陆廷渊看向姜澂鱼,问道:“可都准备好了?”

姜澂鱼留下句稍等,便匆匆跑进屋里。

再出来时,脚上已经换上了一双新鞋。

“之前那双鞋有些大,走山路不合适,这是周大娘新给我纳的。”

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布料,甚至可以说有些粗陋和老气,可却是老人家对她的一份心意,她心里很是感激。

“走吧——”

她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小院,大黄狗正伸着舌头朝她摇着尾巴,母鸡们在院子里啄食着地上的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