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89)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她紧盯着几步之外的地面,只能看到一双黑色云纹龙靴,自那人进门站定后,便没有再挪动分毫。

郑妈妈已经彻底疯了,如今能从嘴里问出话的,也只有眼前这人。

比起浑身是伤、连动一动都不能够做到的陶姑姑,掌握她生杀大权的陆廷渊自是显得游刃有余、闲庭信步。

他之所以先去审郑妈妈,自然是知道,面前这位陶姑姑的嘴,一时半会儿是撬不开的。

陶姑姑无儿无女,她是太后的陪嫁丫鬟,三十余载的主仆情谊,想让她供认些什么不利于太后的事,自然是难,少不得得先让卓枫过来,挫挫她的锐气。

说实话,陆廷渊此时心里亦是有些忐忑。

他既怕陶姑姑说假话蒙骗自己,又怕她口中说出的真相,连同萧妤之死,会成为狠狠刺进他心里的一把刀。

若是当年萧妤之死,真的同母后有关,面对自幼丧母的陆辞,他该如何自处?

九泉之下,他又有何脸面去见她?

“说吧,你想告诉朕什么?”陆廷渊沉声问道。

陶姑姑深吸一口气。

“陛下留老奴一条命,茍延残喘到现在,不过是想知道个确切的答案,现在,老奴就可以告诉你,先皇后萧氏之死,的确与老奴有关——确切地说,是我,连同荣国公府崔老夫人,联手害死了她。”

瞬时,陆廷渊手臂青筋暴起,目眦欲裂。

即使心里已经猜到了答案,当下听她亲口承认,依旧忍不住怒不可遏、悲从中来。

时隔三年有余,他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当他从即位大典上从卓杨口中得知妻子死讯之时,那股震惊与绝望。

那天,他站在高高的殿台之上,俯瞰整座皇城。

这座皇城刚刚经历了一场鏖战,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未散去的血腥气。

冷风交加,雪霰纷飞,却抵挡不住他心中滚烫的热意。

他终于问鼎天下,成了这座王朝至高无上的王。

天光大亮,百官咸服,在他得到无上权柄、自认为已在最高处的那一刻,却陡然坠入深渊。

他永远忘不了那一瞬间,浑身热血转瞬凉透,如万箭攒心,痛彻心扉。

所以,他怎么能够,怎么能够饶恕?!

一双充满血丝的眸子直直看向面前这位连头都抬不起来的犯人。

也幸亏陶姑姑没看到陆廷渊想要将她活剐的眼神,所以才能继续说下去。

“陛下想必此时一定很愤怒,甚至想将姜氏九族诛尽,为亡妻报仇雪恨吧?可是,老奴要告诉陛下,您不能这样做!”

她用尽力气强撑着抬起头,盯着眼前之人一字一顿道:

“因为——您才是姜氏一族,真正的骨血!”

陆廷渊心头剧震。

他第一反应是,莫非这人也疯了,才会编出这等骇人听闻的言论?

陶姑姑自顾自继续说道:“我知道陛下不信,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您与姜家大姑娘姜凝烟乃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不觉得太巧了吗?”

陆廷渊眸色一沉,“说下去。”

“当年,娘娘所生的大公主早夭,好不容易才再次有孕,因此,老夫人对娘娘肚子里的孩子甚是关心,甚至将她接到府上,亲自照料。那时,娘娘亟需有一个嫡子,可生男生女,全凭老天爷做主,由不得旁人挑选。于是,为保万无一失,老夫人便秘密找了几个待产妇人藏于府中,计划着若是娘娘诞下女婴,便将孩子换成男婴,好占下先皇嫡长子的位置。”

一口气说了这些话,她有些喘不上气,待缓过一口气后,才又继续说道:

“……不巧的是,娘娘的确生下了一个女婴,所以只能启用换子的法子。巧的是,姜家大爷的妻子宋氏,却在当日夜里生下了一名男婴。既然有自家的骨血,老夫人自然不想用外面的孩子。于是,你就被送进了宫中,成了陛下与娘娘的嫡长子,坐享荣华,而娘娘亲生的公主,却被留在了府中……”

说到这,她突然声色凄怆起来。

“大姑娘,她才是先皇嫡出的公主啊!你的王妃之位,王后之位,本就是为了弥补她的!所以,是萧妤夺走了原本就该是大姑娘的东西,她必须要将这个位置让出来——”

“够了!”陆廷渊喝道,“不管你所说的是真是假,在整件事里,萧妤又有什么错?!她不过是奉了父皇的旨意嫁给朕。你们整日吃斋念佛,却如此伤天害命,丧尽天良,竟敢跟朕谈什么‘应该’?不觉得太可笑了吗?!”

“她挡了别人的路,就得死!陛下若是怀疑我所说的,不妨去问问娘娘,问问当年伺候过娘娘的宫婢,虽然我害过一条人命,但是当年参与过换子事件的宫婢,如今应该还好好活在世上,我们并没有赶尽杀绝。只要陛下有心去找,自然能找到。”

她缓缓叹了口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奴说这一些,惟有一求,希望陛下能饶过姜氏全府之人性命,如此,秘密便永远是秘密。”

陶姑姑说的如此详尽,又有证人在世,陆廷渊心里其实已经信了大半。

如此,便也能解释,为何从小母后便对他不亲近。到了娶妻的年纪,又为何总是话里话外要他娶姜凝烟。

以及在他登上帝位之时,她却要执意出宫,丝毫不顾及他发妻新丧,幼儿在旁,甚至于被人诟病得位不正,连亲生母亲都要厌弃他。

时至今日,她心里依旧只有这个女儿。

从始至终,在她眼里,他不过是一个,鸠占鹊巢之人。

陆廷渊苦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