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90)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有人说,童年的伤痛,要用一生去疗愈。

好不容易有个人爱他,可那人最终却因他而死。

这让他情何以堪?

他背过身去,双拳紧握,仰面将欲夺眶而出的泪水尽数逼了回去。

这时,一阵闷雷声隆隆滚过,闪电照得黑夜霎时亮如白昼。

通往玄甲卫暗狱大门的那条道路上,缓缓驶来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接着从马车上下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他一身斗笠,并未打伞,蹒跚着走到暗狱门前,而后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珏,交给了守门的狱卒。

“冯春少监可在里头?劳烦将这个玉珏交给他,就说,有人在外面等他。”

狱卒接过玉珏看了一眼,没看出什么名堂,只知道是块好料子。

他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老者,见他虽衣着普通,站在那儿却有种不同于常人的气势。

而且听他方才说话声音尖细,料想是冯少监宫中的旧识。

冯少监的事谁敢耽误呢。狱卒拿了玉珏,转身进去传话。

没一会儿,就见冯春气喘吁吁地跑了出来。

见到来人,他神情一震,连忙撑伞迎了上去。

“干爹要想见儿子,不就是吩咐一声的事,怎么还冒着这么大的雨亲自找过来?”

冯春半边身子都在伞外,却不见一丝抱怨,依旧给那位老者撑着伞。

“小春子,今夜我来,是有事要面见陛下,你心里若是还念着我一点好,就请你帮我进去通传一声。”

闻言,冯春面露难色。

眼前这名老者正是从前先皇身边的内侍监——郭颐,可随陛下视朝、宣读政令,作为内侍中最高品阶的存在。

在冯春还是一名不起眼的小谒者时,正因为得了这位郭内监的青眼,才有机会调来潜麟宫当差,再到后来一步步做到如今的内侍少监。

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冯春。

如今,这位郭内监早已出宫荣养。

对待伺候过先皇的老人,朝廷自然是极为周到的,就在临近皇城的永昌坊给他置了宅子,凭着在位时所积累下的俸禄和赏赐,足以安享晚年。

冯春如今虽是陛下眼前最得脸的内侍,要是平日干爹递来这话,他肯定二话不说就去通传。

可是,陛下今日正在气头上,又正逢彻查先皇后之死的敏感时期,干爹这时候要面见陛下,怕不是——

郭内监看出了冯春的犹豫,于是给他再下了一剂定心丸。

“你放心,我今日面见陛下,是有一件要紧的信件要呈给陛下,你只管去通传,绝不会连累你。”

冯春心里虽仍旧忐忑,可干爹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拒绝,只得惴惴地转身前去通传。

笃笃笃,门外传来敲门声。

陆廷渊起身去开门。

冯春颇有些踌躇,他先是小心地觑了眼陛下的脸色,见后者神色还算平静,才忐忑道:

“陛下,先皇身边的郭内监如今正在外边,说有要事要面见陛下。”

郭内监?这节骨眼上他有何事要面见自己?

陆廷渊心生疑惑。

原本被缚于木桩上奄奄一息的人,听到“郭内监”三个字,眼睛蓦地睁大了,带着镣铐的手无助地挣扎起来,愤恨的目光直直盯向陆廷渊。

感受到身后似是要将他盯穿了的视线,陆廷渊似乎觉察到了什么,随即冷声道:

“带他过来。”

没一会儿,人就被带了过来。

来人形容略显狼狈,进门之前虽将斗笠和蓑衣解了,裤脚处却依旧向下滴着雨水。

一进门,郭内监便跪倒在地。

在宫里呆了那么多年,面见君王的三跪九叩之礼,自是被他做得一丝不茍,挑不出一点错漏。

还没等他起身,陶姑姑就如同疯了一般,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朝他大骂出口:

“郭颐,你为何要来?你忘了你答应过我什么了吗?!”

显然,方才陶姑姑有恃无恐地用陆廷渊的身世威胁他,背后所倚仗的、给她托底的那个人,就是面前的郭内监。

“郭内监,如果你也是来说一些疯话的,恐怕这暗狱,今日你亦是有来无回。”陆廷渊冷冷道。

闻言,郭内监俯身再拜。

“回陛下,老奴此次前来,是为了告诉陛下您的身世,真正的身世。”

第081章 不及黄泉毋相见

接着, 他将沾了雨水的手在衣服上蹭干,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呈上。

“这是先皇临终前亲手所书, 只是还没递到您手上,就……”

他似是不忍心说那个字, 略一停顿,才继续说道:

“太后换子之事, 先皇临终前就已经知晓。不过, 事实却浑然不似陶女官所知道的那般——您的确不是当今太后的亲子, 却是先皇最爱的女人, 宋氏瑶娘所生。她是先皇曾许诺迎娶进门的王妃,却被当时的荣国公之女,也就是当今太后看中,择为夫婿,从此一生都对她不起……

“听闻先皇即将娶妻的消息, 宋瑶娘心灰意冷。她家世不显,而那时正逢荣国公府为府里旧疾缠身的长子姜绎选妻。姜绎看中了她, 她的父母拒绝不得, 只得将她嫁了过去。

“不久之后,先皇也同太后完婚。回荣国公府归宁那日, 阴差阳错之下, 先皇同已是兄嫂的宋瑶娘有过一夜荒唐,可二人并没有因此旧情重续, 反而就此彻底一刀两断。不久之后,宋瑶娘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 也就是您。”

听到这,陶姑姑大受刺激, 打断道:

“郭颐,你不要在这信口雌黄!这些事莫不是宋瑶娘告诉你的?若是真的,她为何要苦苦隐瞒真相这么久,直到死都没露出一丝半点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