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225)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昌平公主闻言却是冷笑一声。

说什么来此养病,冠冕堂皇,原来不过是想金屋藏娇。

“男婚女嫁本是常事,皇兄想要另娶新人也在情理之中,可我却是好奇——”

她顿了顿,面露讥讽,“还未入宫为妃,便迫不及待要同皇兄在此私会,我倒想瞧瞧,我这位新嫂嫂,到底是有多上不得台面——”

说着她便提腿欲往内室走去。

一门之隔,姜澂鱼自是将外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听见门外脚步声渐近,登时心跳如鼓。

“站住!”

陆廷渊声音微厉,透着些微恼怒之意。

“你若再敢往前一步,朕便将你的教习姑姑全部叫过来杖责一遍,看看她们教出来的好学生,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

昌平咬了咬唇,不甘心地放下本已触碰到槅扇门的手。

她一人受罚不要紧,可她不愿连累教习姑姑们。

鉴于昌平今日屡次出言不逊,陆廷渊冷冷扫了她一眼,而后直接下了逐客令。

“茶你要喝便喝,不喝就滚回宫去。朕的事,还轮不到你来管。”

昌平公主怒气冲顶,转身便往外走,一路头也没回,走得相当决绝,只看背影都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怒气。

几位伴读见状连忙欠身告辞,纷纷跟在昌平后面出了屋子。

一群人轰轰隆隆来,走时却是静悄悄的。

出了门,昌平公主心里依旧火大。

阿嫂过世不过才第四个年头,皇兄就有了新人。世人道男子薄幸,果然所言不虚。

呵——男人,都是一群负心寡意的东西!

她冷着脸翻身上马,谁也没等,长鞭一扬,马长嘶一声,一眨眼的功夫便跑出几里之外。

余下几位伴读在寒风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原本今日她们是来这里赏梅的,明日便是腊月初一,按理说学子们应该是腊月才开始休沐,可今年陛下带了太子去山庄休养,太子的几位小伴读也得以提前归家过年假。

于是学堂里就只余下昌平公主这几位女学生。

年关将近,各人都心浮气躁的,昌平公主更是坐不住,静太妃拗不过她软磨硬泡,便提前一日给她们放了假,并准许她们出宫逛逛。

几人高兴坏了,商量起来去哪玩。

当下正是赏梅的好时节,可惜宫里没有栽种梅树。

方婵不经意间提了一嘴荣国公府的梅园在玉京很是出名,瞬间便惹来了昌平公主的不满。

自从有了前阵子那桩事,昌平公主便不愿见到、听到任何有关荣国公府的人和事。

“你们若是想看梅花,有一个地方保准比某些人府上的好看。”她不服输地反驳道。

说起来已经很久没见阿辞,昌平也有些想念这小家伙,于是才带着她们来了这处温泉山庄。

皇兄之前带她来过一次,山庄种得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绿萼梅,这时节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

没想到梅花没赏成,倒是教她们瞧见这一出秘辛。

“呃……时辰不早了,我们各回各家?”方婵站出来提议道。

吴希娴点点头,没有其他意见。

一旁的郑嘉看向山庄大门,似是有些若有所觉。

“方才来时我看到附近有座菩萨庙,近日我阿娘身子有些不适,我去庙里为她求个平安符,两位妹妹先走就行,不必等我。”

她是有件事要单独去做,不过却并非是要去什么庙里求符。

她现在还拿不定这件事同今日所见所闻是否有所关联,只是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马车一路朝着附近一处庄子驶去,及至门前,郑嘉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仆。

“请问贵府的姜二姑娘可在?我是她的朋友,正好路过这儿,便想着来看看她。”

老仆打量了一下来者,见这位姑娘穿着气度皆是不凡,一看就是大家闺秀,于是便说:

“姑娘在门外稍等片刻,待老奴先进去通传一声。我家主子不爱见外客,特意吩咐了无论是谁登门都要先禀报,姑娘勿怪。”

郑嘉和善地朝他笑笑,并不计较。

于是老仆便去了后院。

说来也奇怪,自打上头那位主子姑娘来的第一日他们见过她一面,往后这许多日过去,竟再也没见她露面过。

倒是她底下那两个婢女时不时地来前院,吩咐他们做点活什么的,还特意交代了动作要轻,主子喜静,最厌恶喧哗。

于是整座庄子上下静得就只有鸟雀的叽喳声,幸亏这位主子没叫他们把这些鸟雀也逮了,否则他这老胳膊老腿可就难办咯。

不愧是高门贵女,规矩就是大啊。

不过他也只敢在心里腹诽两句,虽然这位主子规矩多,也不露面,但是一来就给他们发了赏钱,平日里也不为难他们,真是再好不过了。

后院他们这些仆从是进不得的,出来见他的是姑娘手底下那两位婢女。

待他将门外那位姑娘的来意说明,只见那两位婢女对视一眼,其中一位开口道:

“秦伯,我随你去一趟前院吧,姑娘身子不适,不便见外客,就不劳动她了。”

于是二人便去了前院,见门外等着的是礼部尚书家的嫡女郑嘉,青黛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见礼。

“郑姑娘今日登门,我家姑娘心里欢喜,本想着亲自出来迎接,奈何近日染了风寒,怕过了病气给姑娘,只能命婢子前来与姑娘说明原委。”

为了让这套说辞更加可信,青黛还故意用方巾遮掩住了口鼻,做出一副照料风寒病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