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271)
“还有一点,下毒之人在伏舟身边侍奉多年,以他的敏锐,这么多年他不该毫无察觉才是。含章同朕说过,伏舟此人,绝不像他平日表现出来的那般温和有礼,一个在乌斯铁骑下逃出生天的王子,短短几年便能集结旧臣,做到与兄长裂疆而治,论智谋恐不在含章之下,论武功与胆略,恐怕也不在朕之下。他绝不简单,若是如此轻易就被人下毒害死了,才是稀奇。今日这出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的精彩转折,在昨日你来请旨时,朕就料到了。”
卓枫心下一沉,他不是没有怀疑过那名侍女的说辞,可仔细想了又想,又想不出哪里不对。今日陛下这番话,算是说出了他心里的疑虑。
“陛下认为,是伏舟王君暗中谋划了这一切?可是臣有一点想不通,要想大祈与玄漠反目,他只要害死昌平公主一人,大祈便有了足够的理由向玄漠发难,为何要捎带上姜二姑娘呢?姜二姑娘同先皇后长得那般相似,况且此前伏舟王君一直对姜二姑娘十分心仪,他怎么会想要杀她呢?动机是什么?”
陆廷渊摇摇头,眼神望向前方前方,眸光深沉。
“错,全错。你还没察觉到,你已经被他所加给你的前因后果引导了。若真是伏舟动的手,那昌平可能才是被捎带上的那个,甚至一开始他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挑起大祈与别国的争端。他当然有足够的理由想要杀姜二,因为她即将要顶替他的阿姊,成为朕的皇后了。”
卓枫闻言心中一惊,“可是,他为何要干涉您的婚事?说起来您还是他的姊夫,如今昭元皇后元后地位无可动摇,正常人谁会干涉姊夫续弦?”
他小心觑了眼陆廷渊的神色,“说句大不敬的话,如今寡妇再嫁都是寻常事,难不成,他想让您为他的阿姊……‘守节’?”
闻言,陆廷渊扯了扯嘴角,这比喻和用词倒是稀罕。
不过他并未计较卓枫用词上的些许冒犯,而是反问道:
“你也说了,那是正常人的想法。可他若是个疯的呢?”
第111章 圣眷之盛羡煞人
眼下死无对证, 所有的怀疑也都只是猜测,大祈不可能仅靠这一点猜测就去向他国君主发难,因此此事也只能先按下。
抛开这些是非之事不说, 今日乃是大年三十,对大祈人来说是合家团聚的大日子, 因此一早孟氏就来宫里接人了。
陆廷渊没理由阻拦人家一家人团聚,于是只好让孟氏将人接了回去。
除夕家宴一般是安排在晚上, 往年宫里向来有赐膳的传统, 为此还设置了专门的传膳使, 通常每府顶多一道。
因此对大臣们来说, 除夕家宴上要是能多上这么一道御肴,那可是极有脸面的事。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可也与往年不同——
宫里派出的传膳使带着御膳一道道流水似的往姜家送,看得不知多少人红了眼,只留下酸溜溜一句:
“也不知道姜府年宴的桌子能不能盛得下, 也不怕撑得慌吶!”
内侍监蔡玄作为姜家的传膳使,一进门便一脸笑意地问道:
“今日除夕佳节, 陛下赐宴百官, 特命老奴来给贵府送御膳,太师一家晚膳可用了?”
面对这位御前的第一等内侍, 姜绍亦是笑脸相迎。
“还未曾呢, 陛下竟然派蔡内侍亲自过来传膳,姜某真是荣幸之至。”
“太师客气了, 把菜都呈上来吧。”
蔡玄侧了侧身,后面提着食盒的宫人们便鱼贯而入。
随即只听蔡玄高声道:
“陛下赐燕窝糟笋片烩鸭子热锅一道、暖寒花酿驴一道、八仙盘一道、春笋糟鹅一道、羊皮花丝一道、龙井虾仁一道、汤浴绣丸肉一道、花胶鸡汤一道、长生粥一道以及各式糕点一匣。”
待念完全部菜品后, 蔡玄又笑着恭维道:“今日陛下连赐贵府十道御膳,圣眷之渥, 可真叫老奴开眼了。”
姜绍拱了拱手,自谦道:
“陛下皇恩浩荡,老臣不胜惶恐。蔡内侍若是不嫌弃,便在此稍作歇息,饮些薄茶再回宫也不迟。”
蔡玄笑意加深,“多谢太师美意,老奴今日来贵府除了传膳,还另有一桩要事。贵府二姑娘可在?”
姜绍答:“小女被拙荆带去她长嫂院子里说话了。”
随即扭头吩咐丫鬟道:“快去叫姑娘过来,就说宫里使者在这等着,让她莫要拖延!”
听他这么说,蔡玄忙道:
“不急不急,让姑娘路上千万小心着些,要不老奴这罪过可就大了。”
不过好在知止斋距离正厅也不远,没一会儿,原本在陪着小阿弃玩耍的几位女眷便结伴来了正厅。
见人都到了,蔡玄才打开木匣,将圣旨拿出来,而后拖长腔道:
“陛下有旨——”
见圣旨如见陛下,众人一听,顿时齐刷刷跪地。
姜澂鱼上前一步,提起裙摆正欲跪,却被蔡玄一把扶住了。
“二姑娘,陛下特意交代了,您不用跪,站着听就行。”
说这话时,他语气里满是恭敬,甚至还带着一丝小心与讨好之意。
接着,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太师姜绍之女姜澂鱼,毓出名门,德才兼行,宜昭女教于六宫,正母仪于万国。今特遣使奉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以承九庙之祀,以端表率之原,以重母仪之托。钦哉。”[注1]
读罢,蔡玄一脸笑意地将圣旨递给姜澂鱼,接着道:
“二姑娘,陛下说这诏书和凤印您先收着,等过些时日,他会正式遣使前来,到时再将大婚之事公诸于朝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