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277)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十五日?爹爹,十五日是什么字?”

陆廷渊笑而不答。

“今日爹爹只负责付钱,猜字谜和对对子的任务交给娘亲。”

陆辞闻言眼神热切地看向姜澂鱼,后者并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循循善诱道:

“阿辞,十五日,也就是一月的一半——月加半是什么字?”

陆辞立即反应过来,“是‘胖’!”

小摊贩见状再次夸赞道:

“小公子真是冰雪聪明,小小年纪一点就通,夫人和公子真是好福气!”

姜澂鱼同陆廷渊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佳人含笑,稚子在旁。眼前这情状,没有人会怀疑他们不是一家三口。

而这温情的一幕,全都一点不落地进了伏舟的眼睛和耳朵,包括陆廷渊当着陆辞的面称呼姜澂鱼为其娘亲的那句。

娘亲,多么亲昵的称呼。

陆廷渊竟如此轻易地将这个称呼赋予给了一个替代品。

而他的阿姊,怀胎十月,拼上性命才生下的孩子,又算什么呢?

寒风萧瑟,但此刻伏舟的眼神,却比冬日的冷风还要凛冽。

他垂下眸,掩去眼底的森寒,又重新换回那副多情公子的温润面容,而后缓步走上前去。

“这鲤鱼灯不错,怎么卖?”他含笑问摊贩道。

摊贩见他也想要这鲤鱼灯,只得将方才所说的规则又对着他讲了一遍。

“公子,您得先猜对这字谜并对出下联,才能拿走这鲤鱼灯呢。”

伏舟抬头看向眼前绳上挂着的字谜,念道:

“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卧也是行——”

他朗笑一声,并没有过多思索,直接作答道:

“谜底近在眼前,正是一个‘鱼’字。哈哈,看来小可同这鲤鱼灯甚是有缘,甚是有缘吶!”

他朝旁边“不经意”地扫了一眼,而后像是才发现陆廷渊三人一般,状似讶异地笑问道:

“陆兄今日竟也有此等闲情雅致?”

陆廷渊皮笑肉不笑,“难得有空,便出来走走。”

小摊贩见他们认识,忙道:

“两位既是熟人,这鲤鱼灯又只有这一盏,您二位……不妨自行商量一下?”

伏舟摇摇头,“掌柜莫急,我二人只猜对了字谜,不是还有副对联还未对吗,既然胜负未分,不如各凭本事,陆兄意下如何?”

陆廷渊挑了挑眉,“可你并非中原人士,与你比这个,我怕胜之不武。”

伏舟朗笑一声,“小可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当年还曾得……萧家阿姊亲自教导,如今算来,愚弟还得称呼陆兄一声‘姊夫’呢。既是自家人,输赢为次要,只是我一眼便看上了这盏灯,实在是想要得紧,陆兄莫怪。”

陆廷渊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闻言也只是大方地笑笑。

“如今胜负未分,自然谁都可以拿走这灯笼,既如此,那便依你所言,我们各凭本事。掌柜,上联何在?”

小贩连忙拿出早已写好的上联,只见上联是:

“一卷书,两地奔,三更烛,四书通,五经传,六艺具,七步诗,八韵赋,九寒灯,十年苦读无人知。”

伏舟边念着边将手中折扇一展,“哈哈,有意思,真是有意思。陆兄,小弟下联已成,便先献丑了。”

说罢便提笔在旁边早已备好的纸张上写起来。

陆辞眼见到手的灯笼即将要飞了,嘴巴一瘪,闷闷地环住陆廷渊的脖子,将头放在他脖颈上,委屈地看向姜澂鱼。

那可怜巴巴的小模样,真是看得让人心都化了。

姜澂鱼朝他安抚似的笑了笑,随即同陆廷渊对视一眼,便走到一旁,亦提笔写了起来。

二人同时停笔,而后小摊贩上前收过两张写好的下联。

“几位在此稍等,小的去请秀才公过来评判。”

小摊贩走后,伏舟皮笑肉不笑地揶揄道“陆兄今日还带了代笔呢?”

陆廷渊笑得风轻云淡,“夫妇一体。谁写都一样。”

此话一出,伏舟脸上的笑意几乎要维持不下去了,他扭开脸,眼中阴鸷一闪而过。

秀才公就在旁边的摊位上帮人代写书信,不过生意有些惨淡,听说有人对出了他的上联,便连忙跟随小摊贩来到摊前。

只见他先拿起其中字迹隽秀的一张,而后喃喃念道:

“一枝香,二叶律,三叉苦,四方草,五味子,六月雪,七星草,八角莲,九里明,十全大补一锅汤。”

念完后,他不住地点头。

“不仅精通文学,还深谙药理,对仗工整,甚好甚好。”

接着又拿起另一张,字迹虽有些潦草,看起来不似常年习字之人所写,不过对的倒也是极为工整。

“十世缘,九如歌,八音奏,七贤集,六礼成,五世昌,四美具,三多齐,二姓合,一生一世一双人。”[注1]

他点了点头,再次感叹道:

“好好好,依老朽之见,这两副下联俱是对仗工整,实在是难分伯仲,不如就算打个平手吧。”

听他这么说,小摊贩愈发为难起来,只得对着几人打着圆场,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小的这除了这盏鲤鱼灯,您看——旁边这几盏也精美得很呢!实在不行,对面也有卖鲤鱼灯的,和小的这盏大差不差,要不您几位也看看其他的?”

闻言,伏舟先是看了陆廷渊一眼,而后似是意有所指道:

“有些东西,看起来一样,可到底是不一样。卖的人清楚,买的人也当心知肚明。替代品,摆在旁边看看尚可,若是自己都混淆了真假,岂不是真心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