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281)
闻言, 陆廷渊不由得笑出声。
“那只能说明卿卿定力还有待加强,这怎么能怨我呢?”
她承认自己定力是有些差, 可退一万步讲,他难道就完全无辜吗?
姜澂鱼有些羞恼地看了他一眼, 抬手又要扔了他拿回来的那个枕头。
陆廷渊赶忙拦下。
“好了好了,时辰已经不早了, 快些起来,早膳早就备好了。”
他拿起一旁宫人提前给她准备好的新衣服,哄道:“朕亲自伺候你穿衣,好不好?”
姜澂鱼这才勉强起身,任由他将衣服一件一件给她穿好。
这事合该他来做才是。
她在心里心安理得地想道。
刚穿好衣服,门外就跑进来一道小小的身影。
“父皇父皇——”
那道小身影正是陆辞,他一进殿,发现姜澂鱼也在,语气里的开心顷刻便转为了控诉。
“父皇偷偷和小鱼姑姑睡觉,都不带阿辞!哼,不理你们了!”
说着便把胳膊一叉,嘴一撇,明显一副要人来哄的样子。
不过这番童言无忌的话却说得姜澂鱼耳根一红。
她抬眸去瞧陆廷渊,后者朝陆辞走过去,抱起地上站着的小家伙,笑骂道:
“小没良心的东西,嘴上没个把门的,昨天是谁一路将你抱回来的?”
陆辞耍赖,“是阿辞自己坐马车回来的。”
言之凿凿,说得跟真事一样,陆廷渊都要被他气笑了。
阿辞如今正是鬼话连篇、瞎编乱造的年纪,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不能将妻子重生的事过早告知幼子的想法。
他在阿辞的屁股上轻轻拍了一掌,“胡说八道,手里的焦是谁给你的?吃着东西还堵不上你的嘴?”[注1]
“是屏姑姑给的,御膳房方师傅做的点心最好吃啦!”
陆廷渊看着他伸出的油乎乎的小手,嫌弃道:“快让你屏姑姑带你去洗洗。”
陆辞不答应,“我要让小鱼姑姑帮我洗。”
陆廷渊将他放下,居高临下、义正言辞地对着他道:
“陆辞,没有外人的时候,不可以叫小鱼姑姑,要叫娘亲。”
“为什么呀,阿辞不是有娘亲吗?”
“没有为什么,这是父命,亦是君命。你这半大点的小家伙,哪来那么多问题。快去洗手——”
他指了指儿子脏兮兮的小手,“你要是再讨价还价,一会儿吃饭你自己一个桌,往后父皇的寝殿也再不准你进了。”
闻言,姜澂鱼有些不赞成地瞪了陆廷渊一眼,而后走到陆辞身边。
“阿辞,娘亲永远是你的娘亲,没有人要让阿辞忘了她。只是小鱼姑姑也非常喜欢阿辞,以后有两个娘亲一起疼阿辞,好不好?”
陆辞一听,唇角一弯。
“好!那我就比别人多一个娘亲,太好啦!娘亲娘亲——”
说着便要往她怀里扑,却被陆廷渊提溜着后领制止住了。
“快去洗手,父皇再说最后一遍。”
“最后”二字一出,显然威慑力满满。
陆辞赶忙将手里的焦一口填进嘴里,而后一溜烟跑出殿外找秋屏去了。
殿里剩下的二人对视一眼,颇为无言。
今日的早膳甚是丰盛,除却日常的汤食面点之外,还有几样上元节特色小食,比如科斗羹,盐豉汤、糯米圆子之类的。
用完早膳后,姜澂鱼便同陆廷渊辞别归家。
这次陆廷渊答应得倒是爽快,因为今日晚宴她还会来,不会一隔就是好几日不见人。
回到家后,正巧见舅舅舅母一家也在孟氏院里说话。
他们一家年前便出发回老家西州过年去了,昨日下午才回来,今日一得空,便来同孟氏说西州老家那边亲人的消息。
舅舅面上有些伤怀,“家里一切都好,几个男孩读书也上进,女孩们适龄的也都各自定下了亲事,惟有母亲……”
说到这,他声音里便带了稍许的哽咽。
“母亲年岁已高,年前摔了一跤便病倒在床,怕我们这些在外的孩子担心,只报喜不报忧,一直让阿弟瞒着。这次回去见到母亲,本来就不高不胖的一个小老太太,如今瘦得就剩一把骨头了,神志也有些……就连见到我,都认了许久才认出来。”
孟氏听了当即便落下泪来。
姜澂鱼亦是又悲又急,连问道:“外祖母得的什么病?可请名医看过?见好没有?”
舅舅擦了擦眼底的泪珠,“上了年纪的人,多少有些糊涂,你小舅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来看诊,吃了药腿脚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这糊涂劲,实在是无药可医……”
一席话听得姜澂鱼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止不住地流。
孟氏自责道:“是我这个做女儿的不孝,这些年竟都没有回去看望过她……母亲……”
说罢便仰面痛哭。
其实也不能全怪她,她是府里的女主人,玉京到西州路途遥远,坐马车连日赶路也得走个十天半月,一来一去最少也得月余,她这一走,府里上下准得乱套。
可如今听闻母亲重病在床,她觉得说什么也得回去一趟了,她真怕再不回去,母亲就再也等不到她了。
于是孟氏看向姜绍,不必多说什么,几十年的夫妻,姜绍哪能不懂得孟氏的意思,于是主动道:
“三娘啊,明日大祈军队便会护送伏舟王君一行回国,今日进宫赴宴,我去向陛下求个恩典,让你随使团一行去一趟西州,有大祈军队一路随行护送,我也能放心些。”
孟氏边落泪边点头。
姜澂鱼一听孟氏要去西州,忙道:“父亲,女儿也想跟随去探望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