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284)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伏舟摇摇头,嘴角噙笑。

“话也不能这么说,你先别急着道谢,咱们谁借了谁的光,还不一定呢,哈哈哈哈——”

姜澂鱼知是陆廷渊肯定提前知会过他,闻言稍有些羞赧。

这时,卓杨走上前来。

“姜二姑娘,孟夫人,赶在天黑前我们得到达最近的驿馆,不如早些启程吧?”

姜澂鱼朝道路尽头看去,她要等的人,还没有来。

姜绍还在一旁对着孟氏殷殷叮嘱:

“三娘啊,路上多小心,千万照顾好自己,每到一家驿馆,记得写信回来报个平安。”

孟氏嗔他一眼,“知道知道,啰嗦!我不在家你不正乐得清闲?”

“哪能啊!为夫虽不能与你同去,但这心可是时时刻刻都记挂着你,哪能有清闲!”

孟氏朝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好了好了,你快小声些吧,酸倒牙了!”

说罢便唤道:“澂鱼,快进车里来吧,咱们该启程了。”

姜澂鱼对着来送行的人告了声别,而后最后瞥了一眼道路那头——依旧没有人来。

她抬步上了杵凳,正弯腰欲往车厢里走,却听见远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她顿住动作,朝道路另一头看去。

一人一马当先,雪白的玉骢鬃发飞扬,翩然若神驹,转眼间便奔至她所在的马车面前。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跪地拜见之声。

“参见陛下!”

“平身吧——”

陆廷渊下了马,而后大步流星朝姜澂鱼走过来。

看见他的那一刻,姜澂鱼脸上便有笑容一层层荡漾开来。

她就知道,既然说了要来,他就绝不会失信于她。

不过嘴上却说着相反的话:“我以为你不来了。”

又在撒娇。

陆廷渊亦是嘴角噙笑,“怎么会,既然答应会为你送行,就算前面隔着刀山火海,我也得来。”

姜澂鱼嗔他一眼。

这时,后面跟着的人马才陆续赶到,太医江询下了马车朝他们走过来。

陆廷渊看了他一眼,而后对姜澂鱼道:“我让江太医随你们同去,外祖母的病说不定他一治就治好了,你别太忧心。”

姜澂鱼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

“我们这一去不知多久才能回来,这期间你若是头疾发作得厉害,谁来给你看?”

陆廷渊安慰道:“不用担心我,最近头疾发作得不怎么频繁,你能早些回来,我才早日安心。”

姜澂鱼犹豫着应道:“那好吧。”

“路上照顾好自己,记住,不论遇到何事,平安永远是第一位。”

“知道了。那我上车了。”

“嗯。”

陆廷渊看着她弯腰进了车厢,随即挑起一旁的车帘,有些赧意地对他道:“你快回去吧。”

“好。”

她朝他挥了挥手,放下了车帘。

一旁的孟氏刚要登车,却见陆廷渊重新掀起那片放下的车帘,而后将头探了进去。

掀起的车帘落在帝王的后背上,将里面的情形挡了个严实。

只听得里面溢出一声娇斥:“陆廷渊!你别——”

而后是一道低沉又略带笑意的男声。

“早去早回。还有,路上记得写信回来。”

说完,陆廷渊才将探进去的身子撤了出来,一手掀着车帘,另一只手朝她挥了挥。

看见二人这般的腻歪劲,以及似曾相识的一番嘱托之语,一旁的孟氏老脸一红,有些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

“咳——陛下,那臣妇便与小女先启程了。”

陆廷渊朝她点点头,“夫人一路顺风。”

一行人渐渐远去,陆廷渊看了眼同样守在原地的姜绍,不免生出些惺惺相惜之情。

“太师,一起走走?”

姜绍脸上端着笑,坦然应道:“陛下请——”

两人一道走着,其余人在后面远远跟着。

年轻的帝王身形挺拔,正如此时初升的太阳,而日渐年迈的帝师身形却不似当年那般挺直。

陆廷渊看了眼姜绍有些发白的须发,不由得将步子慢了下来。

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姜绍于他而言就像一座永远屹立的高山,他曾抬头仰望他,也曾被他牵着,手把手教习一招一式。

那时,他看向他,眼中满是孺慕之情。

等到了能并肩而立的年纪,他们却没有了并肩而立的机会。师傅的身形一寸寸矮了下去,直至匍匐在他的脚下。

君与臣,权力更迭,利益纷争,谁都没能保持那份纯粹。

或许,这就是成为君王所要付出的代价吧。

为君者,受万人拥戴,却注定是孤独的。

能够同行一段路,便已属不易。

第117章 城郭人民已半非

路上旅途劳顿, 除了乘车就是乘车,别说欣赏沿途风景,就连饭食大伙用得都少了大半。

况且正月的天依旧冷风肃杀, 又比不上在家里,整日可以有炭火烤, 没过几日,孟氏便染上了风寒。

可她归家探母心切, 归心似箭, 坚持不肯队伍为她停下休整, 只让随行的江太医开了驱寒的药喝着。

病情虽未严重到需要卧榻的地步, 但那频繁的咳嗽声也让人听着揪心。

因为此行带的丫鬟不多,孟氏生病的这段日子,都是由姜澂鱼亲侍汤药,加上吃得也清淡,二十日后, 等一行人终于抵达西州时,姜澂鱼和孟氏二人都肉眼可见地瘦了整整一圈。

到了西州后, 随行队伍便完成了护送的职责, 北乌斯使臣一行原本应继续西行归国。

可听闻姜澂鱼的外祖母病得厉害,伏舟便*主动提出可以在西州暂停两日, 反正到都到了, 不妨让他带的御医也顺道去为钟老夫人看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