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151)
“玩笑!玩笑玩笑!三哥别动手!”七阿哥皮了一下,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到哥哥们沉下来的脸色,连忙从椅子上秃噜下来往外跑,“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你们先开玩笑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小家伙一边喊一边跑,出门之后一溜烟儿跑去后面的慈宁宫,“玛嬷救命!三哥他又不做人啦!”
康熙无奈扶额。
真是的,他还没站起来,臭小子就给他安了一堆的罪名,不像话。
隆禧祖母那儿撒了会儿娇,又去宁寿宫闹了一会儿,收获了许多冬天保暖的小手套小帽子,然后才开开心心回阿哥所。
有人疼的生活就是好,冬天还没到,保暖的衣裳被子就都准备妥当了。
他好感动噫呜呜噫。
第二天下午,秋高气爽,天气和七阿哥的心情一样晴朗。
隆禧和哥哥们打过招呼,光明正大的逃了下午的武课出宫办差。
是的,在七阿哥眼中,以前去找鳌拜是为了玩儿,这次去找鳌拜是正儿八经的办差。
他!隆小禧!现在是能独自办差为哥哥分忧的能干弟弟!
鳌拜府上的气氛不太好,家里的主子心情不好,府上的下人自然不敢和往日一样谈笑,连门房都绷紧了神经守门。
鳌中堂去安亲王府拜访却和安亲王打起来的事情已经传遍京城,除了八百里加急不得不来通报的事情之外,其他人都不敢赶在这时候上门。
这个其他人不包括可可爱爱的七阿哥。
隆禧
来鳌拜府上不用下人带路,让人去里面告诉鳌中堂他来了,然后慢慢悠悠往里走。
大花园真好看,过几年有了王府,他也修个漂漂亮亮的大花园。
往日里鳌拜知道小阿哥要来都是在院子里陪他玩,这次却不一样,院子里安安静静没有人,只有一个人等在门口带阿哥爷去书房。
隆禧挑挑眉,他来这儿那么多次,还是第一次去书房呢。
淡定淡定,一回生二回熟,多来几次就习惯了。
书房里摆满了文书,有些像是从仓库里扒拉出来的,远远的就闻见一股霉味儿。
小家伙小心翼翼躲开文书走进去,凑到奋笔疾书的鳌拜跟前看他在写什么,“鳌中堂,这些是什么?”
文书堆满了书房,这得什么时候能看完?
这还不到过年,怎么提前开始搞年终总结了?
鳌拜放下笔,活动活动筋骨回道,“奴才在整理顺治年间的圈地令。”
他不抬头还好,一抬头露出脸上没消下去的青紫,直接把隆禧吓的后退了一步,“怎么伤着脸了?安王伯怎么能照脸打?”
鳌拜咧嘴笑笑,“阿哥爷别担心,奴才活了大半辈子,打架斗殴从来没吃过亏。”
隆禧:……
好的,他待会儿就去安亲王府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安亲王:骂骂咧咧jpg
第66章 第 66 章
鳌拜是南征北战的悍将,安亲王也是转战千里的骁勇之辈,两个人光天化日之下打成一团,虽然最后被人拉开,但是打的那几下也够他们疼的。
都是战场上混出来的老油子,最清楚怎么打最疼,他们可没什么不打脸的讲究,揍人自然要照脸揍,怎么疼怎么揍,不疼还叫什么揍人?
鳌中堂没有一点带坏小孩子的自觉,当即开始给小阿哥讲怎么打人。身强体壮有身强体壮的打法,身体没那么强壮有另外的打法,只要想打,总能把对手打趴下。
他平时在家就是这么教孙子的,看达福被他教的多好,胖崽儿结实又强壮,将来肯定和他一样也是巴图鲁。
隆禧:……
他觉得他不太行。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没有的东西不要强求,比起自己当巴图鲁,他现在觉得他长大后找几个巴图鲁到身边当侍卫更现实。
所以,他们还是继续讨论上一个话题吧。
七阿哥随手拿了本文书,翻开之后发现大部分字都不认识又讪讪放下,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绕到另一边问道,“整理的怎么样了?有办法解决问题吗?”
“办法自然是有的,奴才出马,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鳌拜看出小阿哥的窘迫,只当自己没看出来。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儿,发现小家伙认字认不全还宣扬的全天下都知道。
小阿哥当初发现他不认识汉字的时候是年纪小,还有就是他这个年纪,又是朝廷大臣,不认识汉字的的确不多,惊讶之下才那般反应。
现在又不一样,小阿哥才多大一点,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能看懂文书才稀奇。
寻常人家这个年纪的小娃娃还光着屁股到处跑着玩,他们小阿哥满蒙汉三种文字一起学已经很厉害,也就是现在年纪小,等过些年长大了,怕是考状元都使得。
还好他们小阿哥身份尊贵不需要考科举,这才给那些士子们留了个风光的机会。
鳌拜讨厌一个人时,那人进屋先迈左脚都是错的,喜欢一个人时,就是什么都不干都是好的,夸起来不知道什么叫适度。
幸好他是个武将,要是个文化水平高的文臣,只怕朝中又多了个彩虹屁能手。
顺治年间关于圈地的文书很多,鳌拜找来的只是一部分,他也没那个闲工夫亲自看完。
他把事情干完了还要户部作甚,主要的活儿当然留给户部的官儿。
朝廷几次圈地又几次禁止圈地,顺治二年的时候下令,百姓谁家的田产房屋被满人圈占的可以上报朝廷,然后朝廷从其他地方分出土地补给他们。顺治四年时的政令更加详细,圈地之举被永行禁止,同样依旧让被圈占田产土地的百姓上报朝廷,朝廷从其他地方分出来东西补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