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门娇媳(135)

“毫无进展。”苏雪摇面前,薛霁倒也没有隐瞒。

或许,从前还在薛家大宅院里过日子时,他会瞒着妻子公务上的事儿。但现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薛霁不会再瞒着了。

从前瞒着,也是觉得尚未摸得清楚她底细和动机,怕她会有所图。

而如今,既知她的真正所图,薛霁自然选择对她百般信任。

但苏雪摇并不会过多去打探他公务上的事,既然他公事不顺,那她就尽量照顾好他饮食起居好了。

总之他们的事儿,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等这桩案子破了,再好好谈一谈,也不迟。

“这个时辰,你肯定还没吃吧?”苏雪摇问。

薛霁摇头:“还没有。”

“面条吃吗?”苏雪摇问他意见,“还是煮点饭,再做几个菜?”

薛霁说:“没什么胃口,就吃点清淡的。”

“好。”那就煮面条。

苏雪摇亲自去厨房,薛霁则一个人静坐堂屋,还在想着案子中的点滴。

而这时候,东升匆匆跑了过来,将一个竹筒递送到了薛霁手上。

是飞鸽传书。

京城里送来的。

薛霁沉着脸迅速将被卷在细竹筒中的薄薄信笺取出,展开看后,大惊失色。

东升看着主子脸色,问道:“可是京里出了事。”

薛霁唇压紧,而后将那信笺置于蜡烛上。迅速的,薄薄的纸张被烧成了黑色的灰烬。

东升见主子不说话,想着必然是不能告诉他的,于是识趣的闭了嘴。

而就在这时候,苏雪摇端了煮好的面送来。

“面煮好了,趁热吃。”踏进门,却瞧见东升也在,“东升什么时候来的?可吃了?”

东升看了主子一眼,立刻说:“小的是吃过了来的。还有事儿,这就走。”说完弓腰抱拳,迅速离开。

第74章

“怎么说走就走。”苏雪摇狐疑。

但毕竟这是他们主仆间的事儿, 想来过来也是找薛霁说要事儿的,苏雪摇自然没有多问。

薛霁坐在桌边,慢条斯理吃起面条了。

因为有心事, 的确没什么胃口。所以,哪怕之前再合自己胃口的面条,此番也只吃了一半。

不再吃得下,便撂下了筷子。

见他始终一副愁云不展的模样, 苏雪摇倒也给了他建议:“若有心事,不妨说出来,或许我可以为你排解排解。若是不好说的事儿,那也别勉强。”

薛霁倒没瞒着苏雪摇, 直接说了:“方才收到了京里传来的飞鸽传书, 说是陛下病了, 这几日休朝。”

“陛下病了?”苏雪摇诧异极了。

她不是没见过那位天子的, 不惑之年,身强体壮, 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年纪。

他的体质看起来, 可比眼前这位还要好,怎会病了呢?

何况,天子身边围绕着的,可是天底下医术最高超的一群人。别说病倒, 就算是圣体稍微有些抱恙, 他们都会十分之小心的。

怎么会允许圣体病到连上朝都上不了的地步呢?

苏雪摇心中的疑惑,薛霁也有。

“父亲给的家书上是这样说的。”薛霁如实说,“此事必然有蹊跷, 只是暂时还不知是何蹊跷。”

天子病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一个搞不好, 很可能会引起天下大乱。

于是,苏雪摇也跟着担忧起来。

从前苏雪摇对那位天子有很深的恨意,因为觉得是他纵容了那些贪官污吏,这才致使自己苏家几十口人被杀。

可渐渐的,随着父亲被翻案,被还了清白。并且在真相大白于天下后,陛下降了罪己诏书,这也令苏雪摇十分震撼。

身为天子,谁不想留名青史?这降己诏书一下,日后永远都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他能如此做,想来当初自己父亲的那场冤案,的确陛下也是蒙在鼓里的。正因他知道错了,才会对自己那样的狠。

所以经过那些事后,如今,苏雪摇心中倒是不恨天子了。

不恨天子,自然希望他长命百岁。因为觉得他其实算是个好的君王,所以害怕他会出什么意外。

他若出意外,天下必然大乱。天下一乱,最先遭殃的,必然是普通老百姓。

“那你要回去吗?”苏雪摇关心则乱,问出的问题,显得幼稚可笑。

薛霁望了她一眼,后道:“我如今是润州知府,京城里的事,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放心,京中有父兄,还有那么多朝臣,必然不会有事。”

听他这样说,苏雪摇也只能尽力稳住自己心绪。

安慰自己,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呢,她这么个小罗罗,照顾好自己就行,那些国家大事,不是她操心得起的。

“嗯。”苏雪摇心中安慰自己一番后,倒也不再提此事。

薛霁最近心中有些烦乱。

本就因案子之事而焦头烂额,如今又多了桩京中的大事,这令他一时间倒也没兴致再管别的。

所以,吃完饭,又在这儿略坐片刻后,就起身道了别。

苏雪摇也不是无理取闹之人,明知道他这些日子诸事缠身,很费精力,也就不会在意别的许多。更不会觉得,他如今对自己态度敷衍,不如最开始来时对自己那般重视,而生气。

大事小事,她拎得清。

她帮不了他许多,只能不去打扰。

薛霁不来找她时,她只认真做自己的事。

这几日苏雪摇很清闲。

本来茶铺的生意也是可做可不做的,她现在有的钱,只要不乱挥霍,足够她们三个人一辈子吃喝不愁。

之前选择开茶铺做生意赚点小钱,也是因为太闲了,总得找些事干。

上一篇: 长央 下一篇: 养个太子当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