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败家子宠夫之路(女尊)(134)

作者: 书空不语 阅读记录

季清夏心思急转。

她想到跟在崔兰枝身边的那位林槐公子也在寻找一位住在季家村的学识深厚的老者,而沈大夫更是直接说出了“陈昭莲”这个名字……这人, 十之八九就是陈笙的养母陈疯子。

事关陈笙, 季清夏很想知道更多的信息,以免将来真有什么灾祸,自己却毫无准备。

于是试探着开口:“抱歉沈大夫, 在下不曾认识什么名为陈昭莲的大儒, 不过学生自小居于县城, 对村中情况了解的并不十分透彻, 若您需要, 学生可以帮您向同村打听一二。只是恕我冒昧……,此人若是大儒,又是沈老旧识, 为何却流落于村户之中?”

沈大夫似乎有些犹豫。

“若您为难……”

“并非为难。”沈大夫叹息:“此事原也不是什么秘密。”

沈大夫遥遥看向窗外明月,似是在思念故人:“陈昭莲……三四十年前, 原本是我大萧国名满天下的少年天才。寒门学子,弱冠之时高中榜眼,被先皇在朝堂之上钦点为太女太傅,后太女登基……自然便成了帝师。”

季清夏想起崔兰枝说起崇文书院时提过的那位“陈太傅”,原来正是陈昭莲……若真是他,那陈疯子宅院中会有几万本藏书也就合理了。

她越发笃信陈疯子就是陈昭莲,毕竟世间哪有如此多巧合之事……

“只是好景不长,女帝登基次年,大皇女出生,宫里却出了大乱子……有人趁君后虚弱调换了那个刚出生的孩子……此事牵连甚广,最后查来查去,这罪名竟落在了我那老友头上。只因她夫郎是君后的弟弟,当天刚好在宫中陪同。”

季清夏倒吸一口冷气。

怎么还牵扯到了天家……

沈大夫说到此处,眼中已有了泪花:“别人不知,我却是清楚的。我那老友和她的夫郎都是淡泊之人,怎会贪慕权贵……只是我人微言轻,无法替她分辩,只能眼睁睁看她含冤入狱,看着她的夫郎孩子被流放,又得知了他们惨死在流放路上的消息……后来三皇女出生,天降紫霞,女帝大赦天下,我那老友才被放了出来……我前去相迎,悔不该说出她夫女惨死之事……第二日她便不辞而别,到如今,已是整整十七个年头。”

沈大夫提及往事落了泪,季清夏也忍不住动容。

名满天下的寒门学子,一生淡泊,却卷入无妄是非,夫女惨死,自己也含冤入狱……

若真是陈疯子,那她会患疯症也不足为奇……

人生于世间,都需要一个活下去的支柱。陈昭莲的支柱已塌……活在世间,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

季清夏犹豫着要不要承认,但思来想去,仍觉得这事至少要跟陈笙商量一下,毕竟陈疯子是他的养母,而若这身份被人知晓,带来的不知是福是祸……

“罢了……这些陈年旧事说出来,倒是心里舒坦多了。”沈大夫收拾好心情,道:“虽然希望渺茫……但清夏你若是知晓了关于我这老友的任何消息,务必要告知于我。人到了这个年纪……临死之前,不知还能不能见我这老友一面……”

“沈老不必太过忧心……您还是要保重身体。”

过了这许久,陈笙终于拿着一张折好的纸走了回来,他走的有些急,额角都挂了细密的汗珠,一进内堂便喘息着道歉:“对不起沈大夫……我回来迟了,害您在这儿守了这么久。”

“无妨。”

本就是沈大夫刻意支开了陈笙,又叫沈歌在书房中拖延一二,她自然不会怪陈笙回来的迟。

起身背起药箱:“明日一早看看清夏的身体状况,若无大碍,换完药后便回家去吧,这医馆平日里人来人往,不是个适合养病的地方。之后每日我会上门诊治。”

“多谢沈大夫。”季清夏连忙开口,陈笙也跟着道谢。

沈大夫摆摆手,离开了内堂。

陈笙坐回床边,轻手轻脚的为季清夏擦拭脸上疼出的冷汗。

“妻主……”

季清夏见他欲言又止,温声道:“小笙想问什么?”

“我……”陈笙有些犹豫。

“嗯?有什么事不能对妻主说?”

陈笙摇头:“我只是想问……沈大夫刚刚刻意把我支走,是有什么事与妻主商议吗?”

“我们家小笙真聪明。”季清夏忍不住夸赞,又有些心疼:“既然知道沈大夫刻意支走你,又走那么快做什么?腿还疼不疼?”

陈笙红着耳朵摇头:“沈小姐刚刚为沈大夫拖延时间,就是将那治腿伤的药膏给了我,还嘱咐我去客房里先用上……这才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不疼了的。”

越是相处,季清夏就越能感觉到陈笙的聪慧。

对于这样的陈笙,季清夏不想有半点隐瞒,于是将沈大夫刚刚所说的一切都慢慢复述给他,还说了自己从崔兰枝和林槐那儿得到的消息,最后低声道:“小笙,我觉得你的养母……大概就是那位陈太傅,陈昭莲。”

陈笙在季清夏说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些恍惚,听到这句更是微微瑟缩了一下,许久才喃喃道:“娘她……怪不得,怪不得会……”

季清夏拉住了陈笙微凉的手指,轻轻捏了捏。

“小笙,会觉得怕吗?”

陈笙茫然摇头,可不知想到了什么,又紧张起来:“妻主,如果……如果真是这样,我娘入狱的事,会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傻子。”

季清夏叹气。

她的夫郎啊……不去担心自己有可能会被牵连,反而来担心她的前程。

“放心,别说此事还无人知晓,就算是……真有被人查出来的那天,她已被赦免,又怎么再去追究从前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