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宠夫之路(女尊)(172)
季清夏豁然开朗:“这些私军会养在县衙里……董县令大概便是是谁的门客。这下好了,如果知晓了董县令效命于何人,这私军的背后主使便能浮出水面了。”
“清夏。”沈大夫语重心长:“若真能查出来,便交由秦知府继续往下查吧。”
季清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
不由得有几分感动。
能养私军者绝非什么普通人,就连董县令也不过是底端的一枚棋子……她不过一介布衣,就连这“监察使”的名头都是暂时的,对方……绝不是她可以查下去的。
她这些日子一心扑在这上面,竟忘了这最简单的道理。
而沈大夫自京都而来,显然对这些事情更为敏感。
她肯如此提点季清夏,是真心将她当做了自家小辈,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季清夏起身,朝沈大夫恭敬行礼。
“清夏多谢您提点。”
不执拗,不顽固,又能力出众……这样的年轻人实在难得。沈大夫满意的点了点头。
转头看向垂眸坐在她身边的沈歌,不由得叹息。
她的孩子……原也该如此……
只可惜,可惜……
再信你一次
帐帘掀起, 季清夏轻手轻脚的走进了帐篷。
帐中只有崔兰枝和林槐两人。
崔兰枝抬头看过去,听到季清夏压低了声音问她:“怎么样了?”
崔兰枝摇摇头:“一直没醒,倒是没有再发高热。”
她就坐在林槐的床边, 自从两人被送到帐中之后,崔兰枝就一直这样守着林槐,片刻都未曾离开。
季清夏走到崔兰枝身边,温声安慰。
“放心, 林公子的脉象还算平稳, 只要不发高热……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崔兰枝指尖轻颤, 握住了林槐微凉的手。
“清夏……林槐是为了救我才……”
她看起来极度内疚,季清夏知道崔兰枝这会儿需要个人说说话, 于是随手扯了个椅子坐在她身边。
崔兰枝闭了闭眼,似乎又回想起火场里的场景。
“火起的突然,直到暗道里进了烟我们才发现。我使不上力气, 林槐就一路背着我往外逃……那一刀, 原是冲着我来的……林槐是替我挡刀,才躲不开暗算……甚至中刀后还为了护我而同那私军拼命,若不是……若不是你派来的人赶到, 林槐怕是就要……”
崔兰枝垂着头, 季清夏看不清她的表情, 只看到有晶莹的水珠一滴一滴落在林槐的手背上。
季清夏沉声道:“她们是不想有任何人活着离开县衙。”
抬手拍了拍崔兰枝的肩膀, 季清夏有些自责:“你别太过自责, 探查私军一事,我早知其中危险……却还放你带病前去,是我不对, 该多给你派些人手的。”
“别往自己身上揽责。”崔兰枝轻声道:“此事本就是我执意要查,若非林槐突然赶到……仅凭我和林曼, 连县衙都混不进去,更别说你带的那些普通兵士们。此事说到底还是我太过冒进,才会害林槐受此劫难……”
季清夏知道,林槐一秒没有醒来……再怎么劝崔兰枝都没用。她甚至不敢易地而处,不敢去想,若是陈笙为了救她受伤,她会是怎样的心情。
“对了。”崔兰枝抹了一把眼泪,自怀中取出了几封火漆封着的信件交给季清夏:“县衙被烧前,林槐悄悄探过董县令的住处。那董县令在火起之前便已经自缢身亡了,林槐只在她书房里找到了这几封未开封的信件。”
季清夏接过信件想要打开,却被崔兰枝按住了手。
“清夏,这几封信……回到渠州府后,直接交给秦知府吧。”
“你是说……”
崔兰枝点了点头:“私军养在县衙,董县令必是对方的下线,这信件……十有八九关系到那幕后之人。”
“我记下了。”
季清夏慎重的将几封信贴身放好。
“兰枝……我可否问一句实话?”
“你说。”
“你不惜豁出性命也要查清此事,可是……与此事牵连颇深?”
“就知道瞒不过你。”
崔兰枝轻轻呼出一口气。
“先前同你说了,我娘如今是二皇女门客。此次私军一事……二皇女大概是得了什么风声,想要借此栽赃到与她竞争最为激烈的三皇女头上。我急着查清此事,便是不想此事成为帝位之争的开端。”
“怎么说?”
崔兰枝揉了揉眉心:“你身处渠州府,不知朝中情况也是正常。当今陛下共有五个皇女,大皇女不知怎么……据说是一出生就失了圣心,如今已弱冠,仍未封王位。四皇女五皇女年纪尚浅,如今能争这帝位的……便是二皇女和三皇女。”
季清夏突然觉得这故事有些耳熟。
崔兰枝继续道:“这两人平日里便是水火不容针锋相对的,年前朝堂上曾有官员们联名请愿,请陛下定太女之位。陛下虽面色不好,却也应了此事,只说一年之内必然会立下太女稳固朝政,省得朝臣们吵来吵去没个体统。自那之后,太女之争……便更加激烈了。”
“你不看好二皇女?”
崔兰枝点头:“二皇女行事过于狠辣,我娘只看到她如今势力更盛便一心效力。可直到我查出私军之事,便开始担忧……此事非同小可,又在这个节骨眼上。若是栽赃成功也就罢了,万一被人识破……第一个人头落地的,定是‘第一个’发现私军的崔家。”
季清夏倒吸一口冷气,想通了其中关窍。
“所以你才会急着查出真相,为的是免去一场太女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