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恐小学官伴读日常(54)

作者: 赵不鱼 阅读记录

夜里人睡了,王大爷做了一天农活,邓衿不好捣得太用力吵醒他,但又着急,因此捣得处处掣肘,进退两难。

总算捣好时,赶紧榨出汁端进屋。

张伯一会儿要施针,准备拿针去煮,邓衿就接下了擦身子的活,用干巾浸了药汁,擦宋子须的头脸,胸腹后背和四肢。

宋子须没什么力气,任他擦着。

擦完,邓衿给他拢好衣服,把剩下的汁水拿了出去换上新药汁,敷在他额头上。

过了一阵,张伯又施针,邓衿站在一旁看着。

折腾到后半夜,天微亮时,宋子须才退烧,又沉沉睡去。

许勉郑叔干脆给几人做了早饭,在这里吃。

饭桌上,张伯擦了擦汗,正准备吃,忽然发觉邓衿一直没说话。斟酌几番,道:“太子殿下,他身子差,劳你一晚上忙前忙后了。现在他脉稳了,应当不会再反复,一会儿我来守着他,你去村口大院休息一下吧,让小许给你腾间屋子。”

邓衿没说话,过了会儿,他放下筷子,“不用,你收不收徒。”

张伯一愣,“……什么?”

“收徒。”邓衿重复。

张伯沉默,片刻道:“殿下,张某愚钝,医术浅薄。如果要学,应当向一等御医学。”

“我知道,”邓衿看着他,“你最熟悉宋子须,所以找你。我就问一句,收不收?”

张伯为难,“殿下,从医不是说说而已,要明白其中道理,又要外出实修,想学广学精,没三五年学不下来。仔仔他就当这么一两年伴读,以后也是要在宜州当地方官,这样学一半落一半,不如不学,浪费大好时间。”

换邓衿沉默了。

须臾,他道:“你只需答收不收。”

张伯微叹。

过了一会儿,张伯道:“那先看看我的医书吧,看懂了再做决定也不迟,我带了几本,一会儿拿来。”

邓衿点头,又看向许勉,“你是他膳师?”

许勉:“是,但我才出师,不收徒。殿下要是想学,来学便是,如果殿下能去宜州,倒可以去我师傅那学,我师傅做了仔仔十几年的膳师,跟他学比较好。”

事情定下,邓衿回屋写了张盖印的官据,道:“我没带银钱,劳你们把这个给小顺子。按一等讲官一月所得银钱发,还是你们自己定收徒费随你们,一月一取。”

邓衿执意要给,三人推拒不下,暂且收了官据。

接下来几日,宋子须病始终不见好,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因而一直病卧在床。

他换下来的衣服,他以为是许勉他们差聂叔过来取了洗好。

他吃的药膳有一小段时间变了味道,不算好吃,但也不算难吃。但吃着吃着,味道又慢慢接近原来的,直至再也没吃出另一种味道,回归他熟悉的那种。

有时他夜间醒来,能看到邓衿坐在遮光屏风里点灯读书。一看外面的天色,估摸着应当是丑时。

他微微翻身,那边的邓衿察觉,转出屏风。

见他坐起,邓衿走过来,给他披了件厚衣服,“喝水吗?”

宋子须摇了摇头,“躺太久,我起来坐坐。”

“身上酸?”邓衿给他揉了揉后背。

宋子须点点头,忽然而然,发觉邓衿揉背的手法有些熟悉,他道:“殿下,你在看医书吗?”

邓衿微滞,而后继续揉,没瞒他,“嗯。”

宋子须哑了半晌,忽然道:“对不起啊。”

“……想了什么,”邓衿停下来,看他,“为什么道歉。”

宋子须:“我是不是添麻烦了啊,我应该快好了,不用看医书。殿下,休息吧。”

邓衿轻轻揽过他,继续帮他揉后背,“不是因为嫌你什么,别瞎想,想看就看了。”

宋子须不说话了。

第二日,许勉送饭进来,顺便把迭好的衣服给他放进柜子,“仔仔,太子和郑叔在忙,衣服我给你放这了。”

“好,”宋子须拿着筷子,想了想,还是叫道:“许哥。”

“嗯?”许勉看他。

宋子须:“我的衣服是送去给聂叔洗的吗?”

许勉看了他一会儿,道:“你病前聂叔去准备中秋拜礼,现在不在村口,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回来,这段时间的衣服是太子在洗。”

宋子须抿唇,低头看药膳,“那药膳……我有段时间吃出来的味道是新的,也是殿下在做吗?”

“……这我该怎么说,”许勉笑笑,“前段时间你刚病,他认了张伯做师父,要学医;又和我学膳学,所以这段时间,饭是他在做,我在旁看着点两下,他学得快,也不常出错,就让他做了。”

宋子须不说话了。

夜深。

邓衿合了医书,闭目养神片刻,熄灯休息,疲惫之下,抱着宋子须睡得很快。

寂静无声时,宋子须缓缓睁眼。

邓衿呼吸清浅,睡得不深。

宋子须没有太大的动作,睁着眼想事情,很久没睡着。末了,他轻轻回抱邓衿。

第 29 章

秋时过半,宋子须大病初愈。

这天天晴风缓,邓衿安了把躺椅置在院中,铺上软绒被,让宋子须在上面晒太阳。

“仔,”邓衿拿了盘点心来,“试试。”

宋子须接了点心,见邓衿坐去小板凳上,面前放着一盆待洗的衣服,里面有邓衿的也有他的,于是默不作声放下点心走过去,“殿下,我和你一起洗。”

“病刚好,别碰水了。”邓衿捞了件衣服。

宋子须顿了顿,默不作声搬了把小板凳,在邓衿身边坐下,捧着点心,喂了邓衿一块,自己也吃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