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把死对头养成了男外室(149)

作者: 丛温 阅读记录

先太子当年能信任的人只有祝聆,毕竟先太子去后,在后来的清算中被灭t满门的只有祝家,他若要将定乾坤从东宫送出,只会找祝聆。

祝聆知晓定乾坤于下一任太子的意义,他会托付给谁呢?

“只是警醒?”沈嘉禾试探问,“他没有交给父王什么东西吗?”

“什么东西?”王氏错愕,“你、你在找什么?”

沈嘉禾忙道:“没有,我就是……就是觉得奇怪,那位祝大人久居郢京,素来同父王没什么交情,他为何突然来警醒父王?”

王氏到底被说服了,她喟叹道:“当时郢京世家们前所未有地拧成一股绳,便是出了郢京,谁又是谁的门生那也说不好。唯有你父王,常年领兵在外,从未结党营私,且先帝忌惮沈家已久,祝大人自然也有耳闻,这才觉得唯有你父王是可信之人,他这才好意来警醒。祝大人一生光明磊落,对你父王也没有所求。”

沈嘉禾微微坐直身躯,无端生出一丝敬佩。

东宫倒台,先帝便开始着手对付慎御司,他并没有打算让自己的亲信接管,而是给慎御司扣上滥杀无辜的罪名彻底拔除。

那一年时间里,砸至慎御司头上的罪名大大小小几千个,罪状罄竹难书。

谁又知晓,那其中的杀令几乎全出自先帝之口。

他曾经觉得慎御司这把刀很好用,可以帮他除去他想杀的人,直到这把刀的刀刃对向了自己。

只是当时连祝聆大约也觉得即便他活不了,在晋州老家的祝家老小大抵也就只是被抄家,他必然想不到最后居然是灭门。

“你父王得知此事后,不忍祝大人后继无人,这才借口派人去易家接你之际,试图救出祝大人一二血脉。”

沈嘉禾下意识撑大眼睛,怪不得那天晚上风雪交加,父王非要她连夜赶路!

她脱口道:“我见过祝大人的嫡子!”

“是。”王氏说到此,脸上难得有了笑意,“多亏你在破庙遇见了他。这件事,你倒是可以让玉妈妈说与你听。”

徐成安脱口道:“我娘?”

王氏点头。

徐成安很快把玉妈妈叫了来。

玉妈妈正好准备了一桌子菜,便让人上了饭菜,她还以为是唠家常,坐了下来才知侯爷是要听成德二十七年祝家灭门那晚上的事。

玉妈妈是得了豫北王的命令去的晋州,身边带的也全是从豫北军中挑出的好手假扮的护院。

只是去了晋州才知,他们晚了一步,郢京来的侍卫已将祝府团团围住。

祝家已然倾覆。

没想到后来他们在城外破庙遇到了祝忱。

“祝小公子年纪小不经事,怎能遇人便说自己叫祝忱?”玉妈妈回想起来就后怕,“这幸亏遇到的是我们,不然可要出大事!”

玉妈妈说事总能把话题偏离三千里,九头牛都拉不回。

沈嘉禾只好打断道:“你是说祝忱没死?”

玉妈妈愣了下:“那自然没有!当初郡主走后,我又带人折回去,小公子病得厉害,早就烧得不省人事了,我便按照老王爷吩咐,让人带着他先行离开。”

沈嘉禾脱口道:“可后来不是说祝忱就在那破庙被抓走的吗?”

玉妈妈便说,她原本是想让两个士兵去附近找找有没有坟地,想着碰碰运气能不能挖个孩子的尸身,结果他们没找多久,就在河边看到了一具孩子尸身,他身上的包袱里还装着几套衣服,玉妈妈猜测应该是和祝忱一起逃出来的随从。

那个孩子没能挨过冬日雪水,被冻死在了河边。

“我们就给他换上了包袱里的华服,抱到了破庙里,把从祝小公子身上摘下来的环佩锦囊全都挂在了他身上。”

原来如此。

沈嘉禾当时年幼,那晚上很多事她都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双乌亮好看的眼睛,还有他的那句话——我不死,郡主。

她从没想过他还活着!

当时是祝忱先进的破庙,她后来进去就见他躺在那里,定乾坤或许就在他身下草堆藏着也不一定,即便不是,祝忱也必然知晓在何处!

“那祝忱后来去哪了?”

玉妈妈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老王爷说得送小公子离郢京远一些,应该是南下了。”

沈嘉禾皱眉:“当时护送他的士兵呢?”

“那士兵从未回来过,可能是老王爷想要守住这个秘密吧,我们回端州后,所有人都被下令不许再提此事。”玉妈妈想了想,“哦,我想起来,先前有次闲聊,我记得带走祝小公子的人姓孙,老家在岭南相州,具体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沈嘉禾和徐成安交换了下眼神。

祝忱在相州。

定乾坤也在相州!

“相州。”沈嘉禾轻声念着,她突然想起,陆敬祯老家也在相州,真是冤家路窄。

第52章 再相逢

外头刚下过一场暴雨, 院子里的青石板被冲洗得发亮。

陆敬祯端坐书案前,低头阅读卷宗。

一场秋雨一场寒,大雨过后, 连吹入内室的风也凉了几分。

东烟特意选了件厚些的披风给陆敬祯披上,又将他手边的凉茶换了杯热的,这才安静随侍一侧。

公子前几年在刑部待过,看卷宗的速度尤其快, 东烟看他时不时执笔记录,字迹隽秀漂亮, 看得人赏心悦目。

昌州府尹便没有东烟这股闲情逸致了, 首辅大人替天子巡查的消息早就传来了,他特意命人将城内大大小小整顿了一番, 连叫花子们也一并拖走赶出城区,生怕被这位大人瞧出丁点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