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16)

作者: 木枝雪 阅读记录

刘昀与阿妹相处多年,一听就明白了她的言外之意:“你想去那儿作画?”

“正是,难得来颍川一趟,总得带一点‘珍藏’回去。”

“我陪你一起去。只是去之前,要先禀明主家。”

且不说他们过来做客,出门前总得与主家知会一声;就说城外西郊的农田,那是陈家的农庄,并非无主之地,去之前怎么也得通知庄园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与陈家做过沟通后,当家夫人谢氏唤来十几个部曲,让他们护送刘昀兄妹出城。

“虽说许县附近一带尚算平稳,还未发生过乱事,但毕竟离了城郭,还是小心些为妙。”

刘昀领了这番好意,同样点了三十几个从陈国带来的部曲,与谢夫人给的人一起,带着五十多个护送人员,牵马出城。

到达目的地,刘仪展开白帛,铺在草地上,带着小块的墨丸与研石,到一旁磨墨。

刘昀靠坐在一棵树下,一边欣赏秋日美景,一边在脑中啃读文献。

凉风拂面,带来凉爽与闲适的睡意。

正当刘昀读完一,准备提醒刘仪一起休息的时候,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

刘昀警觉地起身,环顾四周,尚未发觉异常,又听见庄园内响起一阵急促的钟声。

他快步走到刘仪身边,缩短保护范围,询问陈家的部曲:

“发生了何事?”

陈家部曲仔细聆听钟声,默数次数,神色骤变:“有贼来袭。”

许县城墙高厚,若要攻城,免不了一番消耗战。而如今临近秋收,城外有大量佃户忙碌,贼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来袭,恐怕看上了城外这一地的粮食。

“来了多少人?”

陈家部曲道:“根据钟声的长短,应有百余人。”

刘仪已经收好物件,此刻站在刘昀身后,忧心地喃喃:“阿兄……”

“莫怕。随我上马。”

刘昀先将妹妹推上马,自己再借力一蹬,骑上另一匹。

陈国带来的马都装了双马镫与软鞍,便于骑乘。平时看不出优劣,一到关键时刻,众人上马的速度不由引来陈家部曲的注视。

所有部曲全部上马。张辽与高顺护卫在刘昀与刘仪的两侧,众人策马往城门的方向赶。

田间农收的佃户早就丢下篓子,抱着农具往城内赶。在郊外巡逻的豪族部曲聚集在主道两侧,汇成一支百人骑军,提着兵器冲往哨声传来的方向。

在离城门还有五里距离的时候,刘昀一众发现前方出现一支陌生的马队,他们身上穿着老旧的官制铠甲,人手一匹骏马,提着不成制式的刀具,各个面露凶光。

陈家部曲面色骤变:“不好,遇上了——这些不是简单的变民,他们是来自弘农的叛军!”

这一队叛军大约七十余人,壮实而勇猛。他们见到刘昀一众,没有绕路,而是迎面向他们冲来。

“杀光。留下马匹。”

领队之人一声令下,竟是要屠戮刘昀这一支队伍,抢走骏马。

刘昀神色一冷,从马鞍边的布囊中取出一物。

“缴械——”

陈家部曲正心中绝望,以为自己这些人要大祸临头。就在这时,他听到陈王世子的一声冷喝。

缴……械?

缴什么械?缴谁的械?

迷茫间,无数银亮的利箭从他的身旁蹿出,以肉眼难辨的速度,飞快地射向叛军。

不到一息的时间,利箭射中半数敌军的手臂,被射中的敌军纷纷发出哀嚎,握不住手中的武器,任其摔落。

陈家部曲目光呆滞地望着眼前这一场景,十几个人都在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众人眼中,陈王世子刘昀举着一柄做工精致的轻弩,以他们无法理解的速度将新的木箭装进弦架。

抬弩,射/箭。

他冷静得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持弩的手极稳,每一个动作都利落迅捷,毫不迟疑。

又一箭射出,正中叛军头目的要害。

“祸首已死,其余作乱者——即刻束手就擒。”

第 9 章

不止陈家部曲心中震撼,高顺和张辽心中亦有几分讶异。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刘昀射弩,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强劲的轻弩与弩队。

寻常轻弩最多只能射到45丈,可刚才他们与叛军的距离,至少有80丈之远。

而且……

张辽与高顺不约而同地瞄了刘昀一眼。

不止整支弩队射的准,刘昀两发弩箭的精度更在他们之上,毫无偏差地射中敌方要害的最中心。

如果说刘昀这边的马队只是惊讶,那么叛军那边的感受就是极致的惊恐。

谁能想到,这支看似平凡,没有携带任何弓箭的队伍,竟然在马褡子里放了三十几把可以远程制敌、一箭封喉的手/弩。

首领被除,又有半数人被射伤手臂,绝大部分人都惊慌失措地勒马,只有少数人仍去势不减地往前冲,不知是被吓懵了头,还是想趁着弩箭放空,新箭还未装上的间隙,将刘昀一群人砍下马。

不用刘昀再出手。他身后的部曲已装好新箭,再次发射手/弩。

“尽量留活口。”

最前方的几人被弩箭射中肩膀,从马上滚落。另有几支木箭射中后方的马蹄,马腿一折,剩余的几人全部被掀倒在地。

一队射完,便开始低头组装箭矢,另外一队待命的则在这时举起手/弩,用寒光凛冽的箭镞对准叛军。

刘昀扬声冷喝:

“若还有人执迷不悟、负隅顽抗,杀无赦。”

剩下的贼兵不敢动弹,没被射到的几个叛军立即丢下武器,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