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披着未来男友的马甲种田(179)

作者: 银河变奏 阅读记录

一棵树有多少树皮?又能摘多少树叶?这个数学题谢虞琛还是算得来的。更何况树叶没了明年还能生。树皮被剥掉,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树木可就不一定会再抽条发芽了。

杜仲树果实的果皮更不用说,都没有核桃仁大的一点果实,能剥出多少果皮来?而且采摘杜仲果也要耗费一大笔人力物力。

就在杜仲树皮基本发酵好的同一天,徐三那边研究的筒车也有了进展。

原本谢虞琛是想着先让徐三做个模型出来,验证过确实可行后,再将其等比例放大,制造成可以投入使用的水车。

没想到徐三拍着胸脯,信心满满地向谢虞琛保证,他做的这个水车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谢虞琛只好让他先做一台试试,验证一下效果。

这个时代的第一台筒车放置的地方选在了河流的中段。谢虞琛考察过这段河流,发现这一处的水流和水量都比较符合要求,应该足够带动筒车运转。

更关键的是这段河道还恰好有一段不到一米的落差,在这里架设水车,水流的推力应该也会更大。

在谢虞琛给他的模型的基础上,徐三不仅将水筒的角度和长宽进行了改进,而且还在水轮上增加了几块挡板,用来承受更多的流水的冲力。

“大人等我一下,我让人把转轮往水里浸得再深些!”还不等谢虞琛回话,徐三就卷起裤脚下到了河道中间。

又摆弄了一阵后,巨大的水轮便开始缓缓地旋转。紧接着,哗哗的流水声便充斥着围观众人的耳朵。

“水来了!水真的过来了!”水车连接的另一端,几个工匠高声呼叫道。

“大人,您看怎么样!”徐三甩了甩胳膊上的水,跑到谢虞琛面前几步远的距离,一脸兴奋地问道。

水车能成功汲起水来,谢虞琛也很是高兴,他点点头道:“不错。这几日辛苦你了。”

若是在淮陵那种一马平川的地势上,水车的价值或许还体现得没那么明显。但在东山州这种多山的地方,若是地里能有一架水车,不知能省下多少工夫。

像是原本那些离水源比较远,灌溉跟不上的坡地,现在也能试着开发起来了。

“关大人今天没过来吗?”谢虞琛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人群,疑惑道。

随行的几个小吏早就被河中的景象给吸引住了。刚才水轮上的竹筒转了几圈,他们的目光就跟着转了几圈。

听见谢虞琛问话,几人才如梦初醒一般回过神来,连忙回道:“回公子的话,关大人今天有公文要处理,应当过一会儿才能赶过来。”

“原来如此。”谢虞琛点了点头,“既然这样,你们就先在这儿等等关大人。”

“徐三郎?”他又喊道。

徐三连忙跑过来道:“小人在的。”

“你跟着他们一起等等关大人。”谢虞琛指了指身后的众人:“若是关大人问起这个水车的原理,你便替我向关大人解释一番吧。”

“这……”徐三有些犹豫,怎么说水车都是谢郎一人研究的,自己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又怎能在刺史大人面前把功劳都揽下来?

“怎么?不愿意?”谢虞琛反问。

徐三赶忙摇头道:“不是,小人只是……”

“让你去你就去吧。”沈元化突然冒出来,插了句嘴道:“你们谢郎不在意这些的。”

徐三迟疑地点了点头,目送着谢虞琛几人离开。

刚离开人群几步远,沈元化就按捺不住地催促道:“谢郎你快和为兄说说,这水车到底是怎么转起来的?”

“沈兄你刚刚不是都看到了吗?”谢虞琛笑着打趣他。

水车原本和沈元化也扯不上什么关系。还是谢虞琛想着,依沈元化的性子应该会对这种事感兴趣,于是走到半路又叫人返回城中,去他住的地方问了一嘴。

果然,一听说有水车这么一个新鲜玩意儿,沈元化饭都顾不上吃了,筷子搁到一旁就叫小厮进来替他更衣。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他沈元化的身影。

“就远远看了那么一会儿。我都没看清楚那水车是怎么架起来的,上面那轮子就哗啦啦地转开了。”

沈元化撇了撇嘴,嘀嘀咕咕抱怨道:“我哪能看明白呢。”

谢虞琛忍俊不禁:“既然如此,我那还有一个水车的模型,等明儿个就让人送到你那儿,你好好研究研究。”

“那可说好了?”沈元化急忙道:“一言为定,谢郎你可不许反悔!”

“这有什么好反悔的。”谢虞琛笑眯眯地说:“你要是不放心,待会儿就随我去我住处拿。”

“算了,也不在这一时半会的。”

沈元化犹豫了几秒,心道:“自己是不是太过猴急了?可别丢了他们淮陵沈氏的脸。”

他叹了口气:“还是明天让小厮去取吧。”

“也行。”谢虞琛随口应道。有了水车,在取水一事上他终于能放心了。

现在就等研究明白杜仲胶的提炼方法,就可以开始大规模地生产。

回到实验室,谢虞琛将发酵好的杜仲碎叶取出一部分倒入水盆中,又让人把它们尽可能用力的再捣一遍。试图让胶质更充分地暴露出来。

锤捣好的杜仲叶再经过反复地冲洗,才能将其中难以溶解的物质都清除出去。过滤之后剩下的液体再经过烘干,便能得到杜仲胶的胶质。

但在几次冲洗的过程中,谢虞琛却发现许多胶丝都随着杜仲叶的腐殖质被冲洗而流失了。

胶质流失严重,而且发酵对于杜仲叶中非胶部分的分解效果也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