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披着未来男友的马甲种田(31)

作者: 银河变奏 阅读记录

感叹惊奇之余,众人对那传闻中的泡菜自然也生出许多好奇之心来,遇上那些从蓬柳村来的货郎时,都不忘嘱托他们下回捎带买点回来给他们尝尝。

但泡菜腌好总需要一些时日。就这样,一碟不起眼的腌菜竟然也成了抢手货,街头巷尾时不时便能听到人们议论的声音。

这几样泡菜里,最受人欢迎的还是要数腌胡瓜、萝卜干还有泡萝卜三种,谢虞琛最主要做的两种酸菜反倒是反响平平。

吃过的人都说那酸菜的味道过酸过咸,远不如其它的几种爽口香脆。

那些费大力气腌了酸菜的人家都有些后悔,只怪自己当初没能多做点其它种类的泡菜,这样即使吃不完,挑去别的地方还能换不少粮食。

类似的话传到谢虞琛耳朵里时,已经过了许多时日。

他最开始还有些疑惑,只觉得在后世大受欢迎的酸菜怎么在这个时代就突然失去魅力了?

但等他稍微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就有点哭笑不得了。

怪不得众人说吃不惯,那些酸菜分明是让他们拿来做菜用的,哪能空口吃呢?

也怪自己,没有早说清楚。谢虞琛无奈地揉了揉额头。

没办法,刚歇了几天的谢虞琛又开始被迫琢磨起酸菜的各种吃法来。

他最先想到的便是酸菜鱼。

他们蓬柳村所在的这一带水域广阔,人们吃鱼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就拿定徐县最出名的庖厨来说,他最拿手的那两道菜,一道炙鱼,一道鱼脍,凡是吃过的食客,就没有一个不想再吃第二遍的。

还有湾水县的名菜酒蒸鲋鱼,也是远近闻名。

现在又多了一道酸菜鱼,也算是给江安府的美食界又增添了一道亮色。

除了芥菜以外,酸白菜村人们也腌了不少。说起酸白菜,谢虞琛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酸菜炖猪肉。

酸菜炖得烂烂的,只有菜茎还保留了一点爽脆的口感。猪肉也吸饱了白菜的酸香,变得爽口不油腻。

若是再加一把粉条,直是下饭的不二之选。

只可惜他的养猪大业还没有落到实处,毕竟冬天不是猪肉长膘的最好时间,而且饲料什么的也不如夏天繁盛,什么猪草秸秆之类的,夏天的地里多得是。

谢虞琛原本是打算等到开春的时候,再着手把养猪的事情搞起来。

没了肥瘦正好、不腥不臊的猪肉,现在谢虞琛只能暂时搁置这道美味。

好在鸡鸭之类的家禽做替代品,炖出来的菜肴同样美味,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众多食客的欢迎。

没过多久,这两道菜就都成了城中许多食肆酒楼的招牌菜色。

大鱼大肉普通人家自然是吃不起的,但他们同样有一颗渴望美食的心。一些时日过后,竟也琢磨出不少便宜吃法。

把那酸菜切成半寸来长的细丝,和豆腐茄子一类的菜蔬放在一起,加水炖煮四分之一个时辰。

等到炖菜快熟的时候,就往锅边贴几个厚厚的发面饼子。

热腾腾的炖菜酸辣咸香,配着沾满汤汁的烙饼一起下肚,整个人连人带胃都是舒服的,一点不比那酒楼里的酸菜炖肉差。

定做

眼看着泡菜这么受欢迎,那些没赶上趟的人家,心里多少有些着急,一天不知要往放酸菜缸的屋里跑几趟。

要不是还记着谢虞琛的吩咐,让他们没事不要打开酸菜坛子,免得让不干净的东西进去,导致酸菜发霉变质。他们怕不是要天天打开盖子,瞅一眼里面的泡菜是不是发酵好了。

也不是他们耐不住性子,实在是眼巴巴看其他人家靠着卖酸菜又是换粮食,又是赚银钱的,他们家的酸菜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发酵好,心里着急啊!

晚一天发酵好,就少赚一天的钱。

万一等他们的酸菜腌好了,人家又不流行吃这个了,那可怎么办?

但他们再着急也没用,酸菜的发酵总是需要时间的。

酸香会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变得浓郁,最终散发出酸菜独有的香气来。

好不容易等到酸菜腌好,蓬柳村的村人们是一刻都不愿意耽误,挑着担子就往附近的村子里赶。

托了最开始卖酸菜的那批人的福,现在他们蓬柳村酸菜的名声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已经积攒下不少。

人人都知道那酱萝卜下饭吃最好,酸白菜煮豆腐炖菜最香。

蓬柳村的村人们只要挑着担子到村口,说是来卖酸菜的,总不缺人拿着米面出来跟他们换。

若是挑到城里卖给那些食肆酒楼,还能多赚几文钱,就是要多走些路程。

王氏兄弟一家是最先学到腌菜手艺的。他们家几个媳妇做事也麻利,跟着婆婆一起在家里腌了不少酸菜。

王家男郎则负责买盐、去醋坊打醋、搬酸菜缸这些费力气的活儿。

王家本来人口就多,这一忙活起来,人们进进出出的,就显得十分喧闹。

热闹在他们眼里是件好事。

热闹说明有事做。有事做有活干,日子就有盼头。

因此,即使这些天来他们一家老小都少有能闲下来的时候,但大家面上心里都是欢喜的。

天气好时,王家兄弟几人还会把祖母搬到院子里晒晒太阳。

老人家年纪大了,但脑袋却一点都不糊涂,看到这样热闹的情景,心里自然高兴。

日子往好的方向奔着,家中后辈又孝顺,前些日子还专门给她做了什么山楂糕,说是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山楂糕自然是管用的,但儿孙们的孝心也同样重要。

一段时间下来,老人家的身体还真肉眼可见地康健了许多,面色也红润了不少。搞得王家兄弟几个就差把谢虞琛当神仙供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