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27)+番外
上皇愤怒的不单是昭元帝让赵恒犯险,更是对权力逐渐流失的一种无措。
他已经老了,新君正当壮年,便是往日里效忠自己的臣子,也逐渐偏向新君,这几年尤其明显。
昭元帝在逐渐蚕食他手中的权力,文臣那方还不明显,可如今还对他死忠的勋贵,无一不是逐渐边缘化了,各地的节度使也逐渐换上了新君的人。
此事之后,只怕西疆那块也留不得南安郡王,要另换他人了。
便是赵恒此举,竟也在他眼皮子底下瞒了一二年。发泄了一通怒气之后,上皇又有些索然无味,可今日赵恒还朝之后,他还是一早就垂帘听政来了。
赵恒从善如流坐了下来,只朝昭元帝道:“禀圣上,臣弟幸不辱命,捉拿鞑靼主帅、西南诸番国主、将领数十人,已囚至午门口,待圣上发落。”
”这是定国公并臣弟的折子,以及鞑靼和西南诸番呈上的请罪书,请圣上过目。”
戴权连忙下来接过去送到御前。
昭元帝与定国公早有密函传送,赵恒从西疆启程时还给他送过密信,因此他只是一目十行看过去,就看到王内侍早已弓着腰在一旁候着了。
上皇过目之后十分平静地吩咐王内侍:“也送与周卿他们瞧瞧。”
自首辅到几位尚书便纷纷传阅,只苏从雁开口便问道:“王爷为何不带南安郡王一道回来?”
赵恒转头看苏从雁,又问他身后的林海:“敢问林大人,这位是谁?”
林海仿佛瞧不见苏从雁面上的尴尬之色,面上带笑:“回王爷,此乃兵部尚书苏从雁苏大人。”
“哦,我知道你,苏大人的眼光想来是不行。”赵恒淡淡道,“每年兵部军饷总是先紧着西疆那处,去岁定国公便与本王说你又在为南安郡王讨军饷,只怕如今这些都不够拿去赎他的。”
苏从雁面色难看,他不否认自己与老南安王私交不错,因此对南安王府也格外照顾,却也不至于被一个嘴上无毛的孩子这般挤兑。
况且他说的本也不错,既然宁王能带了鞑靼和西南诸番的俘虏回来,为何还让南安郡王身陷西南的牢笼里。
“每年拨给各地的军饷兵部自有考量的方法,这么多年也从未出过错。”苏从雁沉声道,“此次西南诸番对我们大齐的挑衅,不正说明西疆更需要拨军饷增加军需。”
“苏大人嘴皮子厉害,本王说不过你。”赵恒只觉得与苏从雁拉扯很是没意思,干脆承认道,“只本王能力不够,救不出南安郡王。”
苏从雁本以为还要吵一架,可赵恒都已经以退为进,直接说自己能力不够,他反而不好说什么了。
毕竟若不是宁王带兵破了鞑靼和西南诸番的阴谋,此时西疆还不知是个什么情况。更不用说他带回来的这些俘虏,换一个南安郡王也绰绰有余了。
只说到带兵,苏从雁不禁问道:“宁王为何能调动北地和西疆的军士?”
昭元帝还未开口,坐在帘子后头的上皇便气冲冲道:“宁王手上自然是有虎符才能如此。怎么,你还要挑起他的理来了。”
苏从雁连忙垂下头,连声道“不敢”。
等赵恒交代清楚了始末,便要宣求和的使臣觐见。上皇心疼他数月里没睡一个好觉,只朝昭元帝道:“说清楚了就快退朝吧,等宁王休息好了再说。”
昭元帝也欣然同意。
西疆多年无战乱,不过被鞑靼一怂恿,西南诸番就联合起来犯疆,此次若不严惩,诸邦争相效仿,迟早要出大乱。
不如先从给使臣下马威开始。
打发走了上皇派来的王内侍,赵恒只说要先回宁王府见宁王太妃,稍晚一些再来宫中向上皇和帝后请安。
出了午门,便见有禁卫军来接手带回来的战俘。赵恒多问了一句,被告知这些战俘都要被带进天牢里先关着,赵恒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想来这一次圣上不会为了展现上国的气度而高拿轻放了。
这也是他在西疆没有换回南安郡王的原因。
回了宁王府,赵恒先梳洗了一番,才去求见宁王太妃。
宁王太妃问了赵恒的外祖父和舅舅,又问了他这两年过得如何,只语带欣慰道:“恒儿长大了,我也就放心了。”
赵恒知道宁王太妃并不是不在乎自己,只是过去太沉重,她始终放不下心结。赵恒六岁就去了宫中由上皇教养,十岁才回府,平日里也鲜少留在宁王府内,母子之间难免有些生疏。
正想与宁王太妃稍稍提一些祖陵里的事,好让她有个准备,却听守在门外的丫鬟扣了扣门,紧接着道:“秉太妃、王爷,南安王府的太妃和郡王妃在外头求见。”
宁王太妃久不问外头的事,只奇怪道:“咱们家与她家素来没有交集,这个时候来求见我做什么?”
赵恒明白南安太妃必然是为了南安郡王之事才走的这一趟,便大致与宁王太妃说了一遍。
“既然如此,便不见吧。她自己儿子被掳,凭什么要我儿子救。”宁王太妃一锤定音,只吩咐丫鬟去把人打发走。
南安太妃生了一肚子的闷气,南安郡王没有跟着赵恒一道回来,他的消息也只有赵恒才知晓。得了赵恒回府的消息,南安王府的太妃和王妃才匆匆赶了过来。
可形势比人强,宁王太妃亲自发了话,她们连宁王府都进不了。
南安郡王妃眼睛早已经肿了,只哭道:“母妃,宁王府欺人太甚,我们只是想打听一番罢了,他们竟是一丝颜面也不给。咱们这就进宫求见皇后和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