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28)+番外
南安太妃目光沉沉:“你以为咱们府上还比得了从前吗?从前别人对我们南安王府另眼相看,不过就因为守中掌着西疆。皇后一直待我们淡淡的就不说了,就说田太妃,她能不能探到消息还在其次,只怕连见我们也不想见了。”
“守中”是南安郡王的字,当年老南安王给他取这个字,是让他继承衣钵守住西疆的门户,许是不会料到还有这一日。
“这可怎么办?”南安郡王妃顿时慌了起来。
南安太妃便呵斥她:“这副样子做什么,还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守中先平安回来了再说。”
若是回不来,这南安王府才算是真的塌了。
赵恒用了膳,前后在宁王府不过待了一个时辰,便进了宫。
众人早就在含章殿里等着他了。
“你对西疆的情况最是了解,以你之见,该和还是该战?”昭元帝径直问道。
内阁里也吵的厉害,主和的有让西南诸番赔偿多少之争,主战的有出兵攻打西南诸番还是鞑靼之争,便是该如何处置南安郡王也有不少纷争。
“西南诸番弹丸之地,又无良田和盐铁,拿来也没甚用处。至于讨伐鞑靼,更不是一时之事,打自然不能打,却也不能轻易放过他们。”赵恒顿了顿,“我途中也问过那几位使臣,只说他们都愿意用银钱赎人。”
“不单是带上京的这数十人,西疆驻军那处还关押着不少战俘,少不得都要拿银钱来赎,没银钱就用马匹来换。”
昭元帝也是这般想,只朝赵恒道:”先晾他们十天半个月再说,那便由你协同户部和礼部两位尚书负责此次议和之事。”
林海连忙上前问道:“不知王爷可有什么打算和章程?”
赵恒想了想:“赎银再好也不过是一锤子买卖,先前为了彰显咱们大齐上国风度也不曾提及,不若从今年开始,西南诸番需每年上贡才是。”
林海也深以为然,只每年上贡之物多少,还需再议。
第77章
此次一共来了四位求和的使臣,鞑靼并没有派人前来,想来是早已放弃了这些战俘了。
四位使臣都愿意交纳岁贡,以赎回自己国家的国主和主帅,只西止国的使臣请求上国出降公主,以结永世之好。
西止国是西南诸番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此次也是西止的将领带人生擒了南安郡王。
且西止地理位置在西南腹地,赵恒并未带军深入。此次西南诸番出兵,西止只派一位主帅带了先锋军过来,因此其国力还算保存了下来。
岁贡多少便是户部来商谈的事了,对于西止的提议,赵恒很是不屑。
那是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瞧着也有五十上下了,态度也十分谦卑:“若是上国公主出降,必然以国母之礼相待。不光是每年本国的岁贡,便是各国每年的岁贡也不敢忘。”
这便是承诺日后会督促西南诸番交纳岁贡。
赵恒隐隐听出这话里有些不对劲,只朝身边的人看了一眼。
陪着赵恒一道过来的是礼部左侍郎石敬堂,他想了一会儿,才附在赵恒耳边道:“西止国的国君四十有六,已有了一位王后。”
顿了顿,这位家中也有女儿的侍郎大人到底不忍心,在赵恒身边拱火:“说西止国主一句子孙满堂也不为过。便是现今那位国主的嫡子,也都有了王子妃。”
见这位年轻的王爷面上果然露出一丝怒意,石侍郎深藏功与名一般袖手站在一旁,也并不再多说了。
其实派公主出降在前朝和本朝并不少见,前朝后面几位皇帝,更是让公主带着大批嫁妆和亲。说白了就是国力弱,震不住番邦诸国,是一种另类的求和。
后来大齐建朝,北边有鞑靼和瓦剌虎视眈眈,为了稳住西南诸番,前期也派公主出降。
出降也只是好听一些的说法罢了。
武宗皇帝之后,国力渐强,也会有西南诸番国主来求亲,以结永世之好。
朝中这时便不会以公主出降了,多半是在勋贵中择一人封了公主送去和亲。
细细数来,已有四五十年朝中没有公主出降番邦了。
在石侍郎看来。若是能靠着出降公主来换回南安郡王以及西止暂时的效忠,是一件十分省力的事。
圣上便是有适龄的公主也不会出降,更何况如今还未出阁的公主中,年岁最大的盛阳公主也未曾及笄,必然是要从勋贵中挑一人。
被选中的也定然是家中不显或失了权势的。
这些番邦多半背信弃义,若是将来两国有了嫌隙,出降之后晚年凄凉,还真没有能为她做主的,况且这西止还不是以王后之位来求。
“岂有此理,哪有既想求公主出降,又不给予王后身份的道理。”赵恒一口便回绝了,“若是你们的诚意只是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王爷三思而后行,南安郡王还在我们西止做客,如今回上京城也要一个多月,在此之间我们都可以好好商量嘛。”
西止国的使臣也是有苦难言。
并不是他们西止不愿意给出王后之位,只如今的王后是权贵之女,若是废了王后西止必定掀起大乱。
就是各位王子妃也是与西南诸番联系颇深,哪一个动了都不好收场。因此西止只能承诺出降的公主以王后之礼待之,却不能允诺王后之位。
“南安郡王的安危与我何干?”赵恒怒气冲冲道,“大不了再带兵深入西南,不说什么南安郡王,说不定连你们国主都能抓来。”
说罢也不看使臣难看的面色,只看了一眼石侍郎,便一甩袖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