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29)+番外
石侍郎立刻会意,只安抚那使臣道:“王爷是天潢贵胄,这次又立了大功,说话脾气难免冲了一些,还请大人见谅。”
见有人给了台阶,使臣面色也好看了些,只朝石侍郎陪笑道:“无妨,只方才我所说之事,大人您看如何?”
石侍郎连连摆手:“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圣上把此事全权交给王爷和户部做主,我只是在其间打打杂,说不上话,说不上话。”
西止使臣虽不信石侍郎的话,可终究有几分失望。这位王爷一看就是年轻气盛,瞧方才他发作一通便知晓他是个没有什么城府之人。
可就是这种直来直去的人最让西止使臣头疼。
他这次来是立下了军令状的,若是完不成任务,回西止后仕途便到此为止了。
既然宁王这里碰了钉子,他便转头去找另一位能做主的户部尚书林大人。
令西止使臣崩溃的是,这位户部尚书瞧着世故也好说话的模样,一开口便把每年岁贡之物往上提了三倍,若是西止这边答应了,他就出面劝一劝宁王。
只是劝一劝,连个保证都不曾得到,西止使臣如何能应。直至其他几位使臣都已经敲定好了交纳的岁贡,西止还在与朝廷拉扯。
赵恒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还记挂着祖陵之事,若这一方没有尘埃落定,他也腾不出手。
听闻宁王在早朝上求皇帝让他带兵出征西疆,西止使臣吓得肝胆俱裂,如救命稻草一般想起突破口还得是南安王府。
此时南安王府也不好过。
因听闻西止国求公主下降以换回南安郡王,只宁王不愿,如今还在胶持着。
多过一天,南安郡王就要在西疆多受一天的苦。不就是求公主出降嘛,只要她替朝廷选到一个适合又心甘情愿的人选不就成了。
公主自然不敢肖想,南安太妃便与南安郡王妃一起理一理上京城适合的勋贵之女。
荣国公府的探春自然也被提起过,可她不但有个在宫中为妃的嫡姐,还有一位户部尚书的姑父,偏偏这位姑父还管着此次议和之事。
林海若是赞同公主出降,也不至于局面僵持成这样。
可西止国主的情况也不知被谁宣扬了出去,一时间人人自危。一般的人家也好脸面,不肯让人背后指着骂卖女求荣,纷纷避着南安太妃。
自然也有破落户连脸面都不顾及了的,南安太妃选来选去,才选中一位伯府里庶出的姑娘认作义女后,求见皇后请求向西止出降。
皇后不曾招南安太妃觐见,反而派人训斥了她一番,令她在府中闭门思过,不得诏令不准出门。
没隔两日,西疆那边传来消息,忠骑大将军李邺带着大军攻破西止,不单救出了南安郡王,连西止国主也生擒了。
西止国主万万没想到大齐这一头还在与他们议和,这一头就悄悄派了大军西进,自己反倒成了阶下囚。
这下子不说请上国公主出降,便是自己都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西止国主被俘后,其嫡子第二日就继位,因为大齐大军压境,他不但不再求公主出降,还另派遣使臣带着大批岁贡进京上交求和书。
还在上京的那位使臣得知消息后犹如惊弓之鸟,虽然历来两国之间不斩来使,可西止国主都换了,又另外派遣了使臣来,它可就毫无用处了。
南安太妃在府中听到消息也毁青了肠子,只怪自己当初病急乱投医,上蹿下跳地收了个义女来想送去和亲,却不知圣上早有安排。
西南诸番犯疆之事尘埃落定之后,昭元帝又加封东平郡王为荣恩将军,接掌西疆军务。
一向不显的东平郡王府让上京城的那些旧勋贵们都看到了希望,既然当今能重用东平郡王,为何不会重用他们这些旧勋贵?
一时之间上京城那些镇日里撩鸡逗狗的浪荡子们也被家中长辈们约束着安分了些,上京风气肃清了不少。
东平郡王即刻奔赴西疆,忠骑大将军李邺则带着南安郡王回京复命。
因怀远将军想戴罪立功,呈上折子参南安郡王擅离职守、贪墨军饷、任人唯亲等十四宗罪,朝中顿时哗然,只等着南安郡王回京之后自辨。
兵部尚书苏从雁因多次出面为南安郡王统筹军饷,也为此备受质疑。
这些事赵恒也不怎么关心,他前几日收到外祖父的信,他已派人把赵炘并其同党押送回上京了。
赵炘便是义忠亲王的那位庶子,他年岁已过三十,因一直有上皇的照拂,他在祖陵娶妻纳妾,连儿女都有七八个了。
当年未尝没有宏图壮志,可这些年义忠亲王那些旧部也逐渐走得走,散的散,死的死,不剩下多少了。昭元帝继位之后,赵炘更觉得自己所图无望。
赵恒带人闯入那日,他身边能用的人就已经不多了。
得知他是宁王之子,又带着新皇的谕旨,还满身的煞气,赵炘更是吓破了胆子。当年的事,事无巨细他一股脑都招了。
得到他画押的证供,赵恒才让人把赵炘关起来,等腾出手来时,再把他带到上皇跟前分辨个清楚。
赵恒收到信半月后,赵炘就被押送进京了。
人一进上京城,上皇那边的王内侍就得到消息了,连跑带跌进了上皇的寝宫。
王内侍做了三十年的掌宫内相,上皇还从未见他如此失态,不由得心下一沉。
第78章
“怎么了,有人撵你不成?”上皇按下心中的疑惑,只朝王内侍道:“正好朕也刚煮了茶,这次是用泉水来煮的,伴伴你也尝尝味道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