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37)+番外

作者: 羽淼 阅读记录

贾敏身边的几个大丫鬟除了年岁不满二十的,其他的贾敏都问了意愿,让她们自行回家婚聘,添妆也是一视同仁,就怕留来留去留成仇。

只绯红是在林海外任时采买的小丫鬟,早已不记得家乡和亲人何在了,她又不愿意去外头嫁人,只觉得没什么意思。无奈之下贾敏只能把她留了下来,走一步看一步了。

“对了,你此次回来,还往北地去吗?”贾敏冷不丁问道。

赵恒连连摆头:“不去了。”

见贾敏若有所思,赵恒犹豫了一瞬,才小声道:“上皇年纪大了。”

剩下的话赵恒自然不好多说。

人生七十古来稀,赵恒也不知还能陪上皇多少年。

在他父亲的事上,上皇确实因为心软糊涂了一些,可这些年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对赵恒的教养和纵容也是真心的。

他自幼丧父,母妃又万事不管,可上皇从未让他经历过丧父之苦,赵恒心里也一直把上皇当作父亲看待。

他从江南私自北上,这一次又与圣上私下商议,等于是摆了上皇一道。可上皇也没有因此觉得冒犯而生气,还因为旧事对赵恒更加迁就了,赵恒心中不是不愧疚的。

贾敏了然般点了点头。

砚哥儿倒是想留赵恒一道用午膳,只贾敏和黛玉一个心不在焉,一个沉默不语,赵恒又略坐了一会儿,才告辞离去。

黛玉因每日都需要早起,晌午是必须要歇息的。惊蛰与往常一般给她放下床帐,又在炉子里温了一壶水,就拿了针线绷子在廊下做活。

黛玉不耐烦做针线活,惊蛰是贾敏特意给她选来做针线活的丫鬟,手艺自然是没得挑的。便是封氏也夸她有灵性,让惊蛰寻了空去冯家的成衣铺子里跟着她学。

她如今这副图已经绣了好几日了,正是照着廊下的两只鹦哥儿绣的,今日也就收个尾。

惊蛰想着黛玉起身时定然能收工,岂料没绣两针,就听见屋子里有动静。她抬头一看,却见黛玉衣衫都已经穿好,从屋子里出来了。

这还是从未有过的事。

要知道从惊蛰近身伺候黛玉开始,她每日午觉最少要睡半个时辰。

“姑娘可是有事要吩咐,桌子上还温着水呢,我给姑娘倒去。”丢开绣绷子,惊蛰连忙站起身来。

“不必了。”黛玉拉住她,“我就是有些睡不着,你该做什么便做什么。我在廊下略坐一会儿,吹吹风。”

这还刚到三月呢,迎面吹来的风还带着些凉意。

惊蛰看了一眼略有些奇怪的黛玉,只屈膝应了。

黛玉便坐在廊下逗两只鹦哥儿。

鹦哥儿也认主,这些年一直在黛玉跟前养着,训鸟的两个丫鬟也时常让黛玉给鹦哥儿递吃食。

小翠和小蓝看见黛玉上前,两只鸟不停讨好道:“给姑娘请安,姑娘好。”

除了这两句是黛玉屋子里的丫鬟教的,小翠和小蓝其他学舌的话都是砚哥儿来教的,全是什么“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元及第”之类的吉祥话。

就这么些还费了砚哥儿九牛二虎之力。

两年了,这两只鹦哥儿还只学到“五福临门”,便再也学不会了。

砚哥儿说小翠和小蓝许是到了极限,也没再逼着它们学后,这两只鹦哥儿竟无师自通学会了吹口哨。

见说了一串话黛玉连个食都没喂,小翠就吹起口哨来,小蓝倒是把会说的话都重复了一遍,见黛玉果真没反应,也跟着吹了起来。

黛玉看着这两只鹦哥儿怔了一会儿,突然轻斥道:“呆头鹅。”

“呆头鹅、呆头鹅”小翠和小蓝争先恐后一般朝黛玉叫道,慌得黛玉赶紧挥手驱它们,不让它们再喊。

“呀,这两只鹦哥儿竟会说其他的话了,先前砚哥儿可是教多少遍都不肯说。”惊蛰忍不住走了过来,一脸的惊喜,又鼓励一般送了些鸟食进笼子里。

两只鹦哥儿有了鸟食,也不再学舌,只埋头啄了起来,让黛玉松了一口气。

黛玉早没了睡意,不过就在房中消磨了半个时辰,才磨磨蹭蹭地往正房里去了。

贾敏先前从未正经教过黛玉管家,不过就是让她在一旁看着,若是到了年关忙的时候,也只是让黛玉帮着算一算账目之类的。

可今年开始,贾敏便让黛玉每日来她屋子里一个时辰,亲自教她管家。因黛玉晨起要习武,贾敏早上发了对牌之后,不太紧要的事便留到晌午过后,让黛玉帮着她处理。

黛玉心里也清楚,她已经十四了,家中许是要替她操持亲事了。

满打满算她在家中也留不了几年了,每次想到这里,黛玉心里总有些伤感。

她在南边的好友于薇雨来上京备选,被指给了韩王的嫡次子,去岁就已经成了婚。

于薇雨本家虽在上京,可她至亲都跟着父亲在任上,在上京也没有什么故交好友,也约黛玉出来游玩过一二次。

黛玉瞧着她状态不是很好,只说嫁了人后家便不是家了,很怀念当年在淮扬时的日子。后来她许久没消息,黛玉托贾敏打听,才知晓她是有了身孕在府里养胎,轻易不能出府。

许是这样的事不好与黛玉一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家说,才断了联系的。

因此在黛玉心里,她对成亲这种事,恐惧大于期盼。

“你在想些什么呢,与你说话半日也不应。”贾敏一眼就看出黛玉心不在焉,只不动声色地拍了拍她的手。

“没什么,只是想些事罢了。”黛玉敷衍了一句,又问,“母亲方才说什么,我没大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