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166)+番外

作者: 羽淼 阅读记录

自此以后他对林砚的教导更加亲力亲为,以免出个不肖子孙败坏家中名声。

这自然是后话。

第二日上朝之前,林海便让自己的随从去应天府打听了一番。

这满上京,谁不知道林海是宁王未来的老丈人,应天府的一位同知原是那位程通判的上官,这次案件也是由他来主审。

听下头的人说是尚书府林家派人来打听这件案子,又想起薛蟠先前所说他与贾家的关系,思量了一番,便打发人去告诉了出面的松烟。

贾敏觉得宁王府向顺天府府尹施压,只是赵恒的无意之失,却不知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赵恒原本只是想给薛蟠一个教训,打几板子教训一番就可以了。可从松烟那得知与冯渊有冲突的人,竟然是当年南下时遇到的薛蟠。

想到薛蟠当初看黛玉的眼神,赵恒立刻改了主意,让松烟多折腾薛蟠一番。

如今知道林海从中调停,便知是薛家求到林家头上来了,这才发话让松烟松了口。

薛蟠在狱中虽然没有被严刑逼供,却也吃了不少苦头,他家中富庶,在金陵城也横行惯了,除了幼时父亲打他的时候受过皮肉之苦,还从未吃过这样的苦头,不过几日的功夫身上养的一身膘肉都瘦了下去。

待他被人接回家中,薛姨妈看他用膳都狼吞虎咽,生怕人与他抢一般,自然是抱着他又痛哭了一场。

薛家沉浸在薛蟠回来的喜悦中,只王夫人不大自在。

她让人去打听薛蟠的消息,知道顺天府府尹都亲自过问,便知道此事事态严重。

第二日虽然让贾政去打听了消息,可贾政常年在窝在工部,能打听出什么消息来,便拖着一直不敢向薛家说。

薛家却不声不响的又求到贾敏头上,直到薛蟠被放了回来,王夫人才知晓了这件事情,她自然不大痛快了。

薛姨妈安顿好薛蟠之后,亲自上门谢了王夫人一番,闭口不提留给王夫人活动的银子,王夫人才稍稍好过一些。进了她手里的银子,便如肉包子打狗,从来都是有去无回的。

薛蟠虽没有上大刑,可在狱中看到那些重犯被施刑也吓破了胆。他历来都是看菜下碟子,如今看着普普通通的民女,他只是随口调戏了两句,便惹下如此大祸。

经此一事之后,他也长了教训,再也不敢在外头抖他的花花肠子。

七月之后宫里出了一件大事。

田太妃因犯了上皇的忌讳,上皇下了谕旨,让她搬进冷宫中反省。自此之后她便一病不起,上月的时候已经病得下不来地了。

中元节刚过,宫中便传出她薨逝的消息。

上皇虽贬了她为庶人,却并未对外宣。本来以太妃的身份,她的丧事朝中的诰命都要按爵守制,家中也不能婚嫁和宴请。

可田太妃却死得悄无声息,甚至不曾停灵,草草葬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说上皇刻意隐瞒了已故晋王之事,可那些朝中大臣依旧会打听到一些消息。况且连田太妃的亲儿子、忠顺亲王都不曾出来说话,朝中大臣对如此草率太妃的丧事也保持缄默。

因宁王太妃之故,皇后对田庶人也十分厌恶,冷宫里的一应事情都交给随玉处理,田庶人的丧事也是由她一手办的。

“见过宁王太妃之后就病了,太医过来瞧说是惊惧交加,每日的端给她的药也不敢不吃,并不是刻意寻死。”随玉如实禀报道,“临走前还特意让人给娘娘带话,说是老天爷要收她,让娘娘开恩。”

想来是还惦记着宁王太妃的威胁,怕牵连到忠顺亲王。

“算了,她也算是命好,只熬了几个月就摆脱了。”皇后面上带了些愁容,“我先前还以为姑姑有地方出这一口恶气,再不会像从前那般避在府中不出,可这段时日瞧着还是原先的样子。”

“都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太妃娘娘是豁达之人,该想通的早已经想通了。”随玉开口安慰着,“况且再过不了两年,小王爷就要大婚了,到时候还需要太妃娘娘操持呢。”

“但愿如此吧。”皇后叹了一口气,“这些年姑姑还在宁王府内住着,想来就是担心恒儿,我怕她等恒儿的事毕之后,就要去庄子里青灯古佛相伴了。”

随玉也轻声叹气,只见皇后愁眉不展的样子,便说起赵恒的亲事来分散她的注意。

“说起来,宁王府还是当年老宁王大婚时建的呢,这么多年了也一直没报修缮。奴婢想着若是小王爷大婚,旧了的地方也该翻翻新。”

“你说得正是这个理,前段时日我还与圣上说起过这件事。”皇后果然重视起来,“虽说大婚还有一年多,可这个时候也该准备起来了。”

皇后是个急性子,想到这里便要起身:“走,咱们现在就去找圣上,让工部先画个草图出来给恒儿看看。”

没过几日,黛玉便收到了由胖鸽带来的信。

她先倒了些鸟食在窗边的桌上让它啄食,才打开信筒里卷成长条的纸,打开来却没有字,而是一张图纸,一句多余的解释也没有。

黛玉怕胖鸽飞出去,先关了窗子,才在灯下细细的看那一张图。研究了半日,才发觉这竟是一张园子的草图。

她并没有去过宁王府,但赵恒的心思不难猜,想也知道这便是宁王府的构架图。

图中亭台楼阁、山水林木,虽然简单却让人一目了然。特别是正房的位置,还用红色的笔做了标记,十分醒目。

除了被赵恒画上和标记的位置,图纸上还有大片的空白,黛玉看着看着竟忍不住拿起笔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