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116)

作者: 澍以 阅读记录

*1/*2

最开始天幕出现的时候,我写过几个朝代一起能看见,

所以就出现秦始皇知道远元朝的事情,

后来我在前面第四章 改了文,怕小伙伴觉得这里有歧义,

我说一下,我前面改的是主播生怕太多个朝代,她一下子言语不当,引起其他朝代不利的动荡,

所以在后台把其他朝代的直播窗口关闭了。

每说到一个朝代,就放出那个朝代的直播窗口!

嗯,就是改成这样。

*3:为什么说书简能够封到墙里呢?

因为在那个年代,民间有很多的墙都是泥墙,

然后中间事竹篾条编织的骨架来着,然后再用土夯筑的。

第63章

【虽然说秦始皇“焚书”这件事单单行为上并没有后世所说的什么“将中华文学经典毁于一旦”那么严重,但在一项政策上,他是有问题的,那就是“愚民”政策。

而“焚书”的内核实质也是“愚民”。

“愚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主播先来说一说所谓的“愚民”,在当时的大秦指的是那些不具备读书写字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的人,在大秦这样的人普遍是面朝土地的农民,手工业者还有奴隶等,他们一个国家的人口也是重要的资源,而这些人也是大秦的主要的纳税人和壮丁。

为了掌控这些人和资源,秦始皇嬴政是制定了严苛的措施的,这些人只能在特定的地方活动,不能自由迁徙,不能参加政治活动,也不允许有自己的武器,最重要的是不允许这些人私自学习其他的文化典籍。

违反这一条法律的必受到严峻的惩罚,以此来压迫、控制、剥削平民。】

天幕讲到这里,扶苏便道:“父皇,愚民政策是不行的,天幕……”

赢政眉头一皱,迅速打断他的话,“天幕说的是对未来后世的影响,朕管不到后世了,如今大秦刚刚建立,不安和动荡依旧潜伏在大秦,控制百姓思想、行为,这些人才不会被有心人借上他们的势。”

“正是因为您控制他们的思想,这些人愚昧,更容易被人诓骗。”扶苏据理力争道。

赢政:“只要秦法严苛,这些人必定心生敬畏,被诓骗又如何,只要吓住他们,即便他们有心也没胆。”

“父皇!”

赢政实在懒得和扶苏争吵,他伸手揉了揉眉心,“扶苏,大秦刚刚建立,即便你再不认同朕的治国观念,但这时候大秦禁不起政策上的大变动。”

“朕先压制着这些人,随着时间,六国遗民渐渐融入大秦,到时候一步步过渡政策才是可行的。”

扶苏见父皇眉心的褶皱,突然间心生难受,他恍若“神明”一定比他更爱大秦这个国家,他和父皇只是政策偏向不一样而已,实是不该处处惹父皇生气。

天幕下,正在田地里劳作的百姓们看着天幕,农活繁重,他们压根没有空闲的时间去自由走动,去思考。

他们每天一睁眼就是日复一日的劳作,这阵子天幕来了之后,这些人的眼神才稍微会有一些波动,会跟随着天幕去思考,去喜去悲去怒。

有人叹了一口气,喃喃道:“能活着就不错了,想那么多做什么。”说完这人又埋头开始犁田。

【其实这一项政策在当时的大秦确实是非常有用的,我们知道刚刚建立的大秦是一个表面平静,但暗地里波涛汹涌的朝代。国家经济的发展也非常地薄弱。

赢政的这项政策严格管控了底层老百姓,也保证了当时大秦的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赢政瞥了一眼时时刻刻与自己对着干的扶苏,道:“你听听天幕都这般说了。你的想法固然很好,但终究不适合现在的大秦。”

扶苏叹气:……

【然而,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法子呀,既然赢政生怕这些人被六国的余孽煽动,为什么他不利用知识反过来引导这些百姓呢?】

赢政一愣:??什么意思?

扶苏眼里顿时闪过一瞬间的光芒,好像有奇特的思绪在他的脑海里翻腾的,但好像有一张朦胧的雾气结成的网隔绝了那一抹神思。

【前面我们说过《史记李斯列传》有这么一句话“若有所欲学者,以吏为师”,就是若是有想学律法的人,当以大秦的官吏为老师。

由此可见,大秦也不是没有学习的人,没有说不给其他任何人学习,但说是这么说,首先我们要知道能够有闲钱和空闲的时间去学习的必然是家里有权势的,即便家里没有权势,那也必定是有财富的。

而普通的贫困农民没有这个条件的话,赢政其实可以委派大秦官方的官吏为师去民间宣传他们的思想,去教授他们知识。

普通的老百姓还没有接受过知识洗礼的人其实就像一张空白的书简,那么往上面填补的第一笔必然是最重要、对百姓也是最深刻的。

就像一条即将泛滥成灾难的河,堵不如通。

赢政生怕百姓被有心人煽动,思想上偏向其余已经覆灭的六国,那不如严苛筛选大秦的官吏为百姓传授知识,以及修正他们偏向其余六国的思想。

当然我这里的传授思想可不是说让大秦的官员给百姓洗脑让他们习惯被压迫、被剥削,这样的思想你再传播也是没用的,人过得不好,本能就会有反抗的情绪,即便一开始很有效果,后期必然会有强大的反噬。

所以主播个人的想法是,填补在百姓这张空白的竹简上的第一笔便是统一、太平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的身心、思想去肯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