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311)

作者: 澍以 阅读记录

而此时,薛延陀听说太宗皇帝在辽东,于是派遣了使者来辽东朝贡。】

太宗冷笑一声,“朝贡一般是往长安去,偏偏在这个时候专门跑来辽东,说是朝贡,其实是想打探战事如何吧。”

李勣闻言,怒目骂道:“看来还是臣打他们打得太轻了,大唐稍稍有事,他们就想趁乱起事。”

太极殿外的群臣纷纷面露不满,他们敬佩宁死不屈的将领、最为瞧不起没有本事,却反复横跳的部落族。

太宗冷笑,“即便大唐正在征战高句丽,却也是不惧薛延陀的。”

【薛延陀简直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绝对不安好心”。

太宗能不知道吗,肯定不能。

于是他直接对薛延陀的使者说,回去告诉你们的真珠可汗,朕远征高丽,你们要是想趁机入侵中原,那就赶紧的,朕过时不候。

真珠可汗被人看透了心思,后背一凉,他意识到自己惹怒了太宗,非常惶恐,不断地派遣使者前去辽东请罪,并希望加入唐协军,为征战高句丽出一份力。

太宗已读不回,唐协军?你也配?

泉盖苏文派人贿赂真珠可汗,想要让他偷袭大唐,真珠可汗心里害怕不敢答应对方,然后他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太宗:……

“朕还没怎么他呢……这就去世了?”太宗只觉得匪夷所思。

尉迟敬德嘲笑道:“想来是实在畏惧陛下您,觉得度日如年吧,这一日日的可不就过了好几年,那真珠可汗年纪也到了,自然该死了,寿命到了嘛!”

太宗:……

群臣:……

你这说话比魏征还毒。

【太宗认为南部的建安城病弱粮少,想要派李勣去帮帮张亮,切断1安市城的后援。

但是李勣认为绕远路去,很容易被敌军捅屁|股,因此不想去。

太宗一想也就作罢了,他让李勣先全力进攻安市城,但是……李勣这个老悍匪在攻城时大放厥词,扬言城破之日就要屠城,导致高句丽居民誓死死守家园。

李勣啊,你能不能学学李靖啊,人家低调内敛,默默打战,次次打胜。

李勣这番骚操作使得安市城久攻不下。】

太宗眼神一凛,看向一旁眼观鼻,口观心般低着头的李勣,他沉声道:“卿这般说辞实在太过莽撞了。”

太宗又道,“卿可知道曹仁在壶关时,是如何劝谏曹操的?”

李勣闻言,羞得满脸通红。

他自然是知晓的,昔日,建安五年时,河北既定,曹仁、曹操等人率领大军围困壶关时,壶关城池坚固,粮草储备充足,守将们拒不投降。

曹操心中气愤,于是下令攻城,并传令军中,“城陷之后,尽坑敌军。”

这消息传到壶关城中,城中将士们无不势死守城。结果便是这壶关城池连攻数月不下,把曹操急得火急火燎。

这时,曹仁劝曹操道,攻城应当给敌人一条活路,这样他们才会投降,您宣告他们必死,他们只会舍命死战。只因战是死,投降也是死,那他们与其投降死不如战死。

况且壶关城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他们顽强死守,也许还真的能够等到援军来,免于一死。所以您这样宣告他们死亡的方式不太妥当。

曹操一听,如梦初醒,立即采纳了曹仁的建议,派人向城中呼喊,明确告诉城中的守军们,如果他们投降,既往不咎,有功者甚至还可以得到嘉奖,如果顽强抵抗到底,大军一定踏平壶关。

城中的守将得知此信,才开门投了降。

李勣沉声道,“陛下恕罪,往后臣一定谨言慎行。”

太宗皇帝长叹了一口气,“如此便好。”

【面对安市城久攻不下的境况,高延寿、高惠真向太宗皇帝献策,他们道,安市城的将士家人都在城内,他们必然是誓死而战,人人请战。

所以建议绕过安市城去攻打空虚的乌骨城,如此一来,首都平壤门户大开。

唐军凭借缴获的粮食物资,必能一举攻破平壤城。

最了解敌人的人必然是敌人自己,所以高延寿、高惠真的计策绝对是诛心之计,句句切中要害。

对于此计,大臣们纷纷说好,因为此时的张亮大军已经拿下了卑沙城,太宗可以将张亮大军召来,与太宗这边的将士们一起合力攻打乌骨城,然后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

太宗皇帝也觉得不错,但长孙无忌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他认为建安城和新城仍然有十万敌军,倘若唐军进攻乌骨城,后方军队恐怕会被高句丽大军捅屁股。而现在还是皇帝亲征,不可以冒这个险。

万全之策是还是“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

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下,太宗皇帝最终还是还是打消了攻打乌骨城,直取平壤的这个念头,选择听从长孙无忌的万全之策。】

太宗皇帝眉头一皱,如此瞻前顾后……

【关于这一计策,有人曾经道,太宗皇帝放弃这一计策的决定,便彻底失去了胜利的果实。

后来,太宗回朝之后,与李靖曾经谈论过此事,他问道,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何也?

李靖道,此道宗所解。

太宗皇帝便又问李道宗,于是李道宗陈述了当时提出的乘虚直取平壤的计划。

太宗听完之后,内心怅然,他说,当时匆匆,吾不记得也……

当时太宗久攻不下,内心也焦虑,他很快就将乘虚直取平壤的计划忘却了。

胡三省曾经说过,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而取,独辽东之役,欲以万全制敌,所以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