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名医成长手册(128)

作者: 于星火 阅读记录

“也是,我怀静姐儿那会儿六月里都觉得冷,果然是个姑娘。”张惠云认可道:“娇娘这一胎,我估摸也应该是个哥儿。我给你打包了点馄饨,你一会儿带回家给娘和婶婶吃。我今天订了好多席面要烧,晚上不能和你们一起吃了啊。”

善云咬下铁签上最后一个馄饨,用帕子擦了擦嘴。“好,那我回家去了二姐姐。”

两人下了楼,走到中间柜台处,有个客人正背对着他们和掌柜说话,掌柜正在向他解释,楼上的雅间现在没有空的,只能坐楼下大堂里,后面包间也没了。

张惠云拦住堂倌小金吩咐说:“你去楼上把我们那桌收拾出来,再把三姑娘的馄饨拿来。”说完,她走近柜台对掌柜说:“老杨,我们那桌空着了,让客人去坐我们那桌吧。”

老杨道:“好,东家。”

那客人转身要说多谢,半个谢字含在嘴里,却说不出来了。

张善云吃了一惊,这客人竟然是她的前姐夫,许文彦。

许文彦也愣了,马上又提起略显夸张的亲昵笑容:“惠云,你竟是这里的东家?”

张惠云点了点头,客套笑笑:“是。今日冬至,客人多点几个酒菜,可得好好过个节。”

堂倌过来迎客,笑着说:“客人,楼上请!”

许文彦看了看她,尴尬的称好,然后上楼时还又回头看了一眼。

掌柜老杨问道:“东家,这位客人是您的朋友?可要送些菜式或者给个优惠?”

张惠云不咸不淡道:“不用,该收多少钱就收多少,不用给他优待。”

“好嘞。”老杨说完,低头打算盘去了。

张善云看了她姐姐一眼,心里暗赞一声果决。

小金取了打包的馄饨来,递给守在门口的俊疏。张善云和二姐挥了挥手,出门上了马车。

回到明苑时,却没想到张升照今天回来了,坐在饭厅里。

王巧平正亲自给他拿了水盆来洗手,见张善云回来,大嫂招呼她说:“善娘回来啦?赶紧洗洗手吃饭。”她又吩咐女使:“白露,去叫厨房摆饭。”

女使将食盒里的烤馄饨放上餐桌,张善云坐下来拿帕子擦了擦手:“我从二姐姐那里来,打包了冬至馄饨。”

“好,你大哥就喜欢这一口。”王巧平说完,张升照意思意思点了头,可见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他转头看向善云道:“再过几天,怀德要回来了。”

张善云愣住了。有一点窃喜,但不敢表露出来,只是假装不咸不淡地问:“他回来过年节吗?”

“不,他母亲去世了,他回来三年丁忧。周家今天来人报丧了,这会儿怀德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帮厨们这时端了席面上来,因是冬至,家里换了银质的餐盘,盘子放在桌面上时彼此磕碰,发出闷沉的声响。

这个消息仿佛平地起惊雷一般突兀,善云的心里忽然很乱。“为什么这么突然?怀德哥哥的母亲一直身体很康健啊,而且看着很年轻,怎么说没就没了?”

王巧平给张升照盛了一碗汤,一边舀勺子一边也感慨:“是暴病,来势很凶。大家都觉得太突然了,早不久前她约宋大娘子一块去城外的祥隆寺进香,宋娘子说是身子不爽利没应约,哪想没过多久周大夫人就病逝了,这就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那一顿冬至夜饭张善云吃得味同嚼蜡。

一面是震惊于周怀德母亲忽然离世,她不知晓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劝慰他;另一方面,她盼着见到周怀德,却不想是因为这样的契机才再次见到他。

吃过饭后,张升照在书房里给官家书写元日贺书,书案上放着昂贵的罗纹笺。

王巧平坐在炉火前的小凳上,拿铁钳拨弄着那些银丝炭,好让炭火均匀,烧得更旺些。

官家一手漂亮的飞白体,写得登峰造极,所以底下的官员也纷纷效仿,不论京官还是地方官,都以临摹飞白体为时兴。张升照也不例外,写得一手漂亮的飞白,笔下书写着地方官员对皇帝陛下的恭维,与自身效忠朝廷的决心。

见善云走进来,张升照放下笔,对王巧平说:“巧平,你回房去吧。我和善云说几句。”

王巧平点了头,退出书房去。

张升照站起身,走到外侧的圈椅上坐下,示意张善云坐在他边上。“

张升照问:你有话说?”

善云坐下来,垂头丧气的。“是,大哥哥。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说。”

“你先不要说,我猜猜。”张升照给妹妹到了一盏茶,杯盏放于茶几上,他的视线也没有离开那茶盏。“自打你从东京回来,就对杨家避而不谈,杨家的表姨母要来家里送礼,你也让母亲假借身体不适推脱掉。你不想见杨家人,是因为不想推进你和杨二郎的婚事,对吗?”

张善云扁了扁嘴道:“大哥哥,我是不是太想当然了?”

“人生在世,何尝不能为自己活一回呢?不尝试一次,又怎知道前途是悬崖峭壁,还是大道坦途。”张升照自己拿起茶盏喝了一口,“你尝尝,临江玉津。”

善云端起来饮了一口,“临江玉津,江南西路的名茶?这个时候怎么会有?”接着她又放下杯子:“算了,就算我背熟了茶经,也喝不出茶的好坏来。”

“是你二姐姐拿给我的。洪九茶行里得来的。”张升照拿着茶盏转了一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张善云摇了摇头。

张升照说:“你二姐姐打算给自己一个机会。你呢?”

第75章 他的真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