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扛八米大刀,让人渣先跑(259)+番外
不过一学期,她的读书笔记已经塞满了柜子,柜子里的衣服则被她塞到床底下。
这里就不得不夸夸北方的天气。
南方什么都要防潮,有时候防不胜防,衣服穿在身上被汗水打湿,再洗了晾起来碰上接连不断的下雨天,裤腰部分胸前后背,容易出汗的地方就长霉点。
冬天碰上下雨,别说被褥,家里的铁锅都恨不得拧出水来。
北方干爽的秋季,让于湛秋发霉的心情都开朗起来。
人的心情一好,潜能就容易超常发挥。
过年的时候,于湛秋准备买车票回家,却接到于伟业的电话。
“最近家里比较乱,能不回来还是不要回来过年了,就在学校老实待着,宿舍过年的时候能接着住吗?”
于湛秋微微沉吟。
“妈妈怎么样?她知道您这个建议,有什么说的吗?”
于伟业知道母女连心。
“她没有一天不惦记你,舍不得是肯定的,不过轻重缓急还是知道的,她能理解,今天本来想跟我一起来,不过早上起来下雪了,怕孩子带出来吹风受凉……”
“没事,不来也好,来了肯定忍不住要哭,那我就不回去了,我买了点首都特产,这几天给你们邮递回去。”
“哎哎,我也给你把明年的生活费打过去。”
“不用了吧,学校吃住上学都不花钱,每月还有补助,您送我来的时候给的钱都没花完,我买了棉衣棉鞋,现在还剩不少呢!”
最后于湛秋直接申请当图书馆留守值班的管理员,一边读书一边兼职。
到了年后第二学期,她已经在跟老师借大二的书读了!
当一个人没有背景的时候,他通过努力就能够到的第一个贵人,必然是大学老师。
大学老师可能仅仅是一位老师最不起眼的副业,他们国立大学就是,外语系老师是高翻院的院长,医学系的老师是整个首都知名的外科大夫,建筑系,文学系,就不用提了,很多学生翻开教材第一页,就是老师的名字。
不是手写代课老师名字,而是教材主编。
这时候收起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心,有什么说什么,是最好最快的捷径。
于湛秋把自己对财会账目体系改造创新想法透露给她的主课老师冯金章教授,冯教授爱惜人才,很快就跟本系其他几位教授一起,参与这个项目。
也有的不愿意大动干戈。
“老冯你搞搞清楚,咱们国家从上到下多少工厂团体单位,多少独立财务,一旦改变记账方式,那得是多大的变革!”
冯金章教授叉着腰。
“现在我们的国家虽然统一了,但是一穷二白,我就这么说,上个月我到长安街开会,现在国家贫弱,地方却难以调动,不说远的东南,就说华南,我泱泱大国那么多的土地愣是种不出养活四万万同胞的粮食,谁信!”
“你也知道国家贫弱,我们经历百年战火,哪里还遭得住大动干戈啊!”
冯金章叉腰。
“就是有你这样畏首畏尾的想法,才有了当年封建残余势力窃取辛亥果实,导致后来军阀割据混战不断,民不聊生。
要是不能保证领导者的绝对话语权,这个乱子早晚得出,还因为贫弱,压制不住!”
冯金章能找到这么多老友,当然还是支持他的声音更多。
“早晚得有人操刀除去沉疴,为何不能是你我?!干吧!”
冯金章满意。
“小于,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于湛秋点头,打开自己的笔记本。
第233章 五零年代改写人生19
“我们现在学的,包括各厂各单位用的记账方法其实就是流水账。
缺点不用我说,内容繁多冗杂,出错容易改错难,坏账假账错账屡禁不止,国家税收依据薄弱,地方权势过大。”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现在民营资本还是主流,我们也没办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类人掌握了国家大部分财富,他就可以不听指挥。
于湛秋把自己设计的折页从笔记本里展开。
“所以我想着首先要把记账方法改造一番,要日结月结季度年度都要结算。”
“这个工作量太大了,而且不一定每天都有业务,但是对财务岗位却会造成极大的缺口。”
于湛秋摇头。
“不会,我认为现在的财务人员架构问题更大。”
不仅是现在,一直到九几年,两千年之前,会计拿钱跑路的新闻都络绎不绝,就算抓到,钱花完了追不回来,损失依旧在。
“要把人账分离,每人负责一小块,对下一个类目的财务人员负责。
下一个类目的财务人员接过上一任账目的时候也要核算清楚,不然同样担责。”
“那么问题又回到刚才,岗位缺口。”
于湛秋把自己设计的类目细分拿出来。
“单位业务往来钱财流动,无非有两大类目,一个是收入,一个是支出。
无论是损耗,耗材,主要材料,工人工资,都是支出……”
于湛秋把更先进的财会做账系统,经过几次推敲改动之后,锻造成现在这个版本。
“这样,账目就能做到日结月结季度年度结,而且一目了然,分类清楚,哪样支出不合理,到那个类目里一找一个准。
另外就是把管钱的跟管账的坚决分开,管钱不管账,不给他做假账的机会,管账不管钱,就算他能做假账,可是他拿不到做进去的现金。”
在场所有教授听的一愣一愣,研究半晌,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支出没有被于湛秋纳入其中,都震惊的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