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每天都想弄死我/权臣每日发疯一问:夫人想死吗(1236)
当爹的翻了翻那书,道:“你才进学堂几年,这书深奥晦涩,你看得懂吗?”
公子道:“看不懂没关系,我可以请教太傅啊,对,有不懂的就请教太傅。”
当爹的一听,儿子出息了,晓得勤学好问了,内心里是颇感欣慰,就允了儿子带书去学堂请教。
后来些个朝中官员聚在一处吃茶,谈及此事,发现不光自家儿子如此好学,同僚的儿子也是常常带家里的书去学堂,大人们就不免笑趣一番。
一官员感慨道:“我那逆子以往就晓得逗猫遛狗、惹事闯祸的,让他坐在书桌前读书,像要了他小命似的,而今突然跟我说要带着书去学堂请教太傅,我还防不胜防。”
另一官员哈哈道:“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知道要上进努力了。我家那孽子还不是一样,以前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
“如此好,说明太傅教导有方,学堂里的风气正,小子们耳濡目染,总会长进个两分的。”
“不求他有多学识渊博,起码能够断文识字,将来不至于一无所长。”
“就是就是,目前看来一切都是好的,来来来,吃茶吃茶。”
官员们着实放宽了心,偶尔自家公子早上带着书去太学院,晚上却不见带回来,官员见了就随口问一句:“你早上拿出去的书呢?”
公子应道:“哦哦,我、我给忘在学堂里了。”
官员们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可后来一段时间过后,官员们就发现自己书房书架上的书是越来越少。有的家中放置经典藏书的那几栏,直接就空落落的,只斜斜横横地倒着零星两本书。
官员翻开那书一看,哪是他的什么藏书典籍,分明是最基础最浅显的用来给小儿启蒙的书,大概率是被自家逆子摆在这架子上装装样子的。
顿时官员就有些冒火,等儿子回来,就问他:“书架上的那些书呢?”
小公子答道:“都、都拿去学堂了……”
官员道:“拿去学堂怎么不见你拿回来呢?”
小公子道:“忘、忘了……”
官员道:“你怎么没把你自己忘了呢?”
官员深吸一口气,想着毕竟是关于学问上的事,逆子丢三落四虽然可气,但好在他也是为了学习不可过于苛责,于是只好压下火气,又道:“那些书,都是我这几十年来收集的好书,书中论点精妙、奥义深广,还有一些乃是历朝圣贤所著,已经是孤本,市面上再难寻觅。你可以拿去请教太傅,但不可随意丢忘在学堂里,明天你就全部给我带回来!”
第1652章 怎么这么不长记性?
小公子第二天是带回来一堆书,乍看是那么回事,可细细一翻,全是一堆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四书五经,以及一堆乱七八糟的作业本。
这一看就是滥竽充数的。
官员问:“我的书呢!”
小公子缩着脖子吭哧道:“没有了……”
官员顿觉气血上涌,直冲天灵盖,吼道:“什么叫没有了!它是被你吃了吗!”
小公子瑟缩道:“也不是,没有就是没有了……”
这种情况也不是个别,但凡是从家里拿书去学堂的小公子们,都会被家长发现端倪,而后东窗事发。
因为但凡被他们拿出去的书,就不见再拿回来过。
今天不是这家官员对儿咆哮,就是那家官员指儿大骂。
官员们还去太学院找太傅,毕竟那些经史典籍着实珍贵,看看还能不能找得回来,结果一问之下得知,太傅根本就没沾手过那些书籍,也没哪个学生拿那些书来请教过他。
官员们气得拎着自家逆子就回家一顿好打,棍棒之下,小公子们才老实交代,书都是送去给苏家阮阮了。
官员们一听,这下好了,送给了苏家,就跟投食喂兽似的,还能要得回来么?
想以往,家中逆子为了哄那苏家阮阮高兴,净往家里拿贵重宝贝去送人,为此还遭过几顿毒打,怎么就这么不长记性?
只不过那时候逆子多是霍霍妇人家的珠宝首饰,毕竟那些东西一眼就看得出值钱不值钱,谁承想,眼下连书都不放过。
那些官员一气之下,把自家儿子的屁股都打肿了,边打边骂:“逆子,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吃里扒外的东西,你干脆把这宅子捧去送给人家好了!”
官员嘴里骂着,心里恨恨地想,要是这宅子能捧得起来,还怕这逆子送不出去?!
妇人们不清楚那些书的分量,只顾着心疼宝贝孩子,是以家中夫人见状便连连劝阻道:“别打了别打了,你看把他打成什么样了,不就几本书的事吗,用得着这么小题大做的吗?”
官员气得嘴都歪了,道:“上回他偷了你的宝石项链拿去送人,你不是差点打断他一条腿吗?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成了几本书的事了?”
夫人道:“那宝石项链价值上千两,不得让他好好长长记性,可你这几本破旧的书能值多少钱?”
官员道:“我那是孤本!千金难求你懂不懂!”
夫人道:“你跟我急得跳上天都没用,有本事你自己去把书讨回来啊!”
怎奈何,送到相府里的东西哪里还能要回来,而且同窗之间送送书,传出去也不是什么难听事,所以官员最后也只能把逆子再痛揍一顿出出气。
苏胤自己分了个院子,莫看他年纪小,他也有一间自己的书房。
眼下他的书房里,靠墙摆着好几排书架,书架上全都摆满了书籍。
苏胤坐在书桌前,书桌很是宽大,上面还放着不少书,就显得他人格外的小,他坐在座椅上,两腿垂着都还沾不到地上,手里端着本书,看得聚精会神。